【常见症状及杂病】艾灸治便秘
2015/8/12 颐艾尚科技艾灸

    

     便秘是指多种疾病导致的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艰涩难解。 主穴:

     天枢、支沟、上巨虚

     1、热结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红身热,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取穴:

     大肠俞、内庭、大横、曲池

     2、气滞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秘结,欲便不能,便质正常;胁腹胀满,甚则腹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取穴:

     太冲、阳陵泉

     3、气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乏;面色晃白,倦怠懒言;舌淡或淡嫩,苔薄,脉虚。

     取穴:

     肺俞、脾俞、足三里

     4、血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秘结而干;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舌质淡嫩,脉细涩或细弱。

     取穴:

     脾俞、足三里、膈俞

     5、阴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燥结,解出困难,状如羊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取穴:

     大溪、照海

     6、阳虚便秘:

     诊断要点: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夜尿频,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畏寒肢冷,面色晃白;舌淡苔白或润,脉沉迟。

     取穴:

     肾俞、命门、大横、(灸)神阙

     预防: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颐艾尚科技艾灸微信号:yiaishang1314 (←长按复制)

    

     艾灸疗法、艾灸手法、艾灸宜忌

     全力打造健康行业科技艾灸第一品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