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2015/9/26 颐艾尚科技艾灸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为非器质性疾病,一般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大类。

     无排卵型多见,占功血的80%~90%,常发生在青春期及绝经期。有排卵功血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出血有周期性,有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或萎缩过程延长,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血量多或经前后淋漓出血,常发生在产后、流产后,与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

     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本病病变涉及到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证候有虚有实。

     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

     这几个穴位分布在上腹部和下腹部。

     中脘穴: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神阙穴:任脉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子宫穴:经外穴名,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归来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灸八髎穴

     八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各一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

    

     灸血海穴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一。

    

     灸隐白穴

     隐白穴,于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开0.1寸,赤白肉际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颐艾尚科技艾灸微信号:yiaishang1314 (←长按复制)

    

     艾灸疗法、艾灸手法、艾灸宜忌

     全力打造健康行业科技艾灸第一品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