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疾病】艾灸呵护宝宝远离小儿惊风!
2015/9/27 颐艾尚科技艾灸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病证,古代医家亦有称之为“惊风”、“惊厥”、“发搐”等,有“惊风即痉”、“痉即惊风”之说。此症为儿科常见急症,属儿科痧、痘、惊、疳四大症之一。

     【病理阐述】

     由于此病发病有缓有急,证候有虚有实,故有急惊风和慢惊风之分。病起急暴,实象毕具者为急惊风,病起缓慢,虚象明显者为慢惊风。

     急惊风主要病机是热、痰、风、惊,且相互影响。热邪伤心,扰及神明,三焦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痰浊内生,痰热互结,蒙蔽心窍,遂神智昏愦。风象可见直视、口噤、项强、手足抽搐。慢惊风则是由于吐泄日久,攻伐太过,脾胃损伤,土衰木乘,或因素禀土虚,中气匮乏,气血生化无权,或因热病伤阴,肾水既伤,肝木失养,木失水涵,虚风内作,亦可因急惊风失治转变而成者。

     【灸疗辨证】

     1.急惊风

     (1)症状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神昏,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痰涎壅盛,颈项强直,四肢抽搐,面色青紫,甚则二便失禁,指纹青紫,脉数。

     (2)灸疗原则:清热豁痰,开窍息风。主要取手足阳明、督脉穴。

     (3)灸疗处方:曲池、大椎、丰隆。

    

     (4)随症加穴:

     ①牙关紧闭者,加颊车、下关;

     ②角弓反张加风池、身柱;

     ③痰多者,加丰隆;

     ④口噤者,加合谷。

     (5)灸疗方法:

     颐艾尚科技艾灸仪灸:每穴灸10~20分钟。隔一两日灸一次。

     2.慢惊风

     (1)症状表现:

     发病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精神萎靡,形神疲惫,嗜睡露睛,面色萎黄,纳呆便溏,甚至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甚至厥冷,手足震颤,口鼻息冷,唇青舌淡,指纹隐而谈红,脉象沉细微弱。

     (2)灸疗原则:

     调理阴阳、镇惊止痉。主要取足太阳、任脉、督脉穴。

     (3)灸疗处方:

     百会、关元、水沟、神阙、脾俞、肾俞。

    

     (4)随症加穴:

     ①泄泻者,加天枢;②体弱者,加足三里;③四肢不温者,加命门。

     (5)灸疗方法:

     每次灸10-20分钟,中午11时灸效果最佳,隔日或每3日灸1次。

     【补充说明】

     1.当患儿抽搐之时,切勿强制牵拉,扭伤筋骨,导致瘫痪或强直等后遗症。

     2.惊风伴高热者应采取多种方法降温。

     3.昏迷抽搐痰多的患儿,应使其向侧偏卧,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促使呼吸通畅,痰涎流出,以免咬伤舌头,或发生窒息。

     4.抽搐停止后,往往患儿会非常疲乏,嗜睡懒言,应给予足够休息,避免一切噪音,不要呼叫,使正气得到恢复。

     5.抽搐缓解之后脾胃亦会受到一定损伤。因此,要注意调理小儿脾胃。先予以流食或半流食、富于营养又易消化的食品,然后过渡到正常饮食。但应注意避免给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之品来补。

    

     颐艾尚科技艾灸微信号:yiaishang1314 (←长按复制)

    

     艾灸疗法、艾灸手法、艾灸宜忌

     全力打造健康行业科技艾灸第一品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