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知识】老年人艾灸的重要的4个穴位——长寿百年
2015/10/2 颐艾尚科技艾灸

    

    


     北宋名医窦材倡导老人常灸关元穴、气海穴、命关穴、中脘穴四穴,得以长寿百年。

     今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认为常灸关元穴、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四穴,更适合老人。

     关元穴

     关,是关闭、封藏的意思;元则是元气。

    

     所以关元穴是“元阴元阳交关之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此穴是体内阳气所在之地,更是精气化生之所。

     而且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任脉,三经一脉在此交会相通,从古至今,人们都将此穴置于起死回生的重要穴位。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说每年的春秋之交,艾炷灸关元穴,每次3~5壮,则能够保持体内温煦而不畏严寒;人到30,坚持每3年艾炷灸脐下300壮,人到50坚持每2年灸脐下300壮,人到60每1年灸脐下 300壮,可保人长生不老。

     肾俞穴

     肾 为人的先天之本,主要负责人体的繁衍、生长、发育。

    

     其生功能更是涵盖了当今泌尿、生殖、运动、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人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与肾气息息相关。

     人到老年,容易气息不畅、肾气不足,每天散步的时候,若能够双手握拳,边走边轻轻敲打肾俞穴30~50次,则能降低血压,强健体魄,改善肾功能。

     每天睡觉之前,舌头抵住上腭,眼睛看向头顶,两手摩擦双肾旁俞穴,每次10~15分钟,一样可以达到相当好的效果。

     家庭艾灸时,温和灸此穴20~30分钟,每天1次,效果更佳。

     足三里穴

     唐 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足三里穴称为“长寿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属足阳明胃经。

     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艾灸足三里穴最直观的功效则是调养脾胃、滋补气血,并且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还能消除疲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怪不得在古典中足三里穴的记载最多。

     艾灸时可采用回旋灸或者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每天1次,坚持一段时间后,即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三阴交穴

     三 阴交穴,顾名思义,是指三条阴经运行的气血交汇于此。

    

     这三条阴经是指:脾经,提供湿热之气;肝经,提供水湿风气;肾经,提供寒冷之气。

     这个穴位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养生保健之穴。

     除了每天温和灸此穴15分钟之外,还可以辅助按摩,用拇指按压三阴交穴1分钟,之后以手掌心反复搓擦足底中央部位,以足心发热为佳,以达到健脾益气、柔肝养血、益肾固本的功效。

    

     颐艾尚科技艾灸微信号:yiaishang1314 (←长按复制)

    

     艾灸疗法、艾灸手法、艾灸宜忌

     全力打造健康行业科技艾灸第一品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