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惊蛰(2016年3月5日)
2016/3/4 颐艾尚科技艾灸
惊蛰:排毒祛邪,警惕肝病侵扰
惊蛰在每年公历3月5~7日,这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冷空气尽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百病易发,两者交替作用,易诱发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此这时要补充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后,才可将人体中邪气一并带出体外。此时艾灸以下穴位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的顺应及应变能力,有助于防病和保健。
农事与天气变化: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立春”以后天转暖、春雷初响、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
饮食起居:
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适应疏通的经络:
肝经,此时人体的气机会在立春及雨水之后进一步升发,此时的灸疗,要更加重视肝气的调达与情志的舒畅,以肝经腧穴为调治重点。顺时养阳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背痛脚凉者顺时养阳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
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在项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可以触摸到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功效: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外关穴
位置: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的中点向上2寸(3横指宽)处,与内关穴相对,左右臂各有一穴。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
功效: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灸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可以触摸到第7胸椎,向下数到第9胸椎下的凹陷处,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就是肝俞穴。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灸神厥穴
位置:神厥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灸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取穴时,将一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缘,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也可以自然半握拳,在第2掌骨中点处取穴,轻压有微痛感。
功效:镇静安神,通活气血。
灸风门穴
位置:风门穴位于第2胸椎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从大椎穴向下数到第2个凹洼,再左右各旁开2横指宽处就是风门穴。
功效:祛风通络,通阳除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