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a 你真的懂“她”? | yami食材篇
2016/6/21 yami订阅号

     【导读】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最近意大利政府的一项游客调查结果令人颇为意外,因为答案既不是比萨斜塔,也不是水城威尼斯,而是意大利面条——一根面条可以长800米

    

    

     前段时间,中国跟意大利为了谁是面条的祖宗颇打了几天文字仗,意大利人坚持说,早在古罗马时代,他们的祖先就会做面条,罗马帝国留下的文书中,有一位老人把一桶意大利面作为遗产留给儿子的记载;中国人则搬出“4000年前面条”的出土新发现;被“逼急了”的意大利人甚至连神话传说都翻了出来: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有一个机器,可以制造长长的、像意大利面的细线状面食。

    

     这段争论的结果暂且不说,要说意大利人做面条的能耐的确了得。当年,罗马帝国为了解决人口多、粮食不易保存的难题,想出了把面粉揉成团、擀成薄饼再切条晒干的妙计,从而发明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美食——PASTA(意大利面)。

    

     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这样揉了切、切了晒,吃的时候和肉类、蔬菜一起放在焗炉里做,因此当年意大利半岛上许多城市的街道、广场,随处可见抻面条、晾面条的人。据说最长的面条竟有800米。不过由于意大利面最初是应付粮荒的产物,所以青睐者多是穷人,但其美味很快就让所有阶层无法抵挡。

    

     意大利面吃起来连汁带水,颇不方便。早期的人们都是用手指去抓,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地把蘸着汁水的十指舔净。中世纪时,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样吃相不雅,绞尽脑汁发明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面功不可没。

    

     新大陆的发现开拓了人们的想象力,也给意大利面带来更多变化:两种从美洲舶来的植物——辣椒和西红柿被引入酱料。到19世纪末,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酱料体系:番茄底、鲜奶油底和橄榄油底完全形成,配以各种海鲜、蔬菜、水果、香料,形成复杂多变的酱料口味。

    

     面条本身也变化纷呈,有细长、扁平、螺旋、蝴蝶等多种形状,并通过添加南瓜、菠菜、葡萄等制成五颜六色的种类。据统计,意大利面的品种竟有563种之多。可是谁会想到意大利面条最早是用脚揉面的?因为面团太大,用手实在揉不动。直到18世纪,讲卫生的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多二世才请来巧匠,发明了揉面机。1740年,第一座面条工厂建成,广场晒面的大场面从此成为历史。

    

     意大利人对面条的喜爱似乎与生俱来,许多人把做面的独门秘方束之高阁,不肯轻易示人,甚至把意大利面郑重写进遗嘱。中世纪许多歌剧、小说里都提到面条。近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曾用面条犒赏三军,甚至拿破仑在波河大进军中也拿“吃面”激励士气。

    

     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古人喜爱的很多食品今天早已风光不再,但意大利面却越来越有生命力:如今全球意大利面条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面条。

    

     在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甚至还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面条博物馆,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这个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面条产品以及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切面机、面条生产线等等。众多实物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面条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如今意大利面条已成为世界的宠儿。今年的世界面条大会,参加国多达27个。美国纽约著名的“7月4日大胃王”比赛中,意大利面条大赛已成为保留节目,今年的比赛中9名参赛者在短短8分钟里吞掉16.2公斤面条,平均每人吃掉1.8公斤;今天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都可以找到意大利面的踪影,甚至在地球之外也能闻到它的香气——国际空间站的食谱里,意大利面条赫然在列。

     视觉与味觉双重体验

     扫下方二维码

     美食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未完待续

     yami致力打造

     中国最大的高端餐饮交易平台,用yami体系标准联结全球最高端厨师,美食资源和高品质消者。目前提供北京、上海、杭州200位顶级厨师的私人定制服务,中国大陆地区名厨单品定制,以及全球美食精品。

     yami以全球名厨为核心的高端美食平台

     唯一覆盖全国的名家(名厨,名店,美食精品)定制网络。

     开拓用户饮食的新模式,从单纯饮食消费品质到最终饮食消费精神提升。

     以定制为核心的消费,以个人餐饮体验为核心的消费,分享精致生活体验。

    

    


    

    


    

     更多精彩美食,点击“阅读原文”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yami订阅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