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丑闻笼罩下的北京车展
2016/4/29 雅斯顿

     本文是雅斯顿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 晓林。

     4月20日,一则新闻率先引爆了汽车圈:三菱汽车公开承认,有四款微型汽车(三菱品牌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三菱同日产合作开发的DayZ和DayZ Roox)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存在作弊行为,涉事车辆达62.5万。

    

     事件爆出后,三菱汽车的股价应声大跌,市值蒸发了66亿美元。目前,三菱已经宣布上述四款车型停止生产和销售,美国也要求三菱对该市场车辆进行重新测试。三菱无法估算事件对于自身的影响,高盛银行则预计每辆车的赔偿修复成本为200,000日元,所有车辆总计11.2亿美元。

    

     油耗测试造假其实早有先例,最为著名的是韩国现代集团五年前在美涉及对120万辆汽车进行油耗造假,最终该集团支付给了EPA高达1亿美元的民事罚款。

     “造假”真正成为汽车圈最敏感的词汇,则主要缘起去年的大众“排放门”事件。事件进展半年多之后,日前有多家外媒报道,大众汽车与美国政府、私人律师达成协议,将在美国回购最多50万辆安装了作弊软件的柴油汽车,同时花费逾10亿美元赔偿美国消费者。

    

     在北京车展前夕,戴姆勒的CEO蔡澈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车企要做到足够的透明,接接受们的监督,但凡有不足的地方,就要改掉它才能继续发展下去。”这话说得倒是堂皇,但奔驰是否一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清白呢?

     今年2月18日,美国哈根斯-伯曼律师事务所提出指控,称奔驰的BlueTEC柴油车在10摄氏度以下运行时,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超出EPA规定标准的65倍,明显与实验结果不符。对此,戴姆勒则回应指控没有任何依据,尾气处理装置在低温下降低效率,是为了保护发动机不受冷凝及其它损害。

    

     这也就是说,奔驰标榜的最清洁的BlueTEC柴油发动机,其实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并不清洁。不仅仅是奔驰,包括大众、保时捷、雷诺、现代等16家车企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而这一点符合法律规定,奔驰丝毫不用担心作弊的罪名,顶多就是广告有点不实,没有将低温的情况告知用户。

    

     面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各大车企被逼得用尽百般法宝,有大众这样开外挂软件的,有三菱这样篡改数据的,也有很多像奔驰那样手段高明的,采用尾气系统冷关闭这类合法的技术。但我们惋惜的是,像奔驰这样的百年品牌都打法律的擦边球,又有多少车企为了逐利而暗藏手段呢。

     不到一年时间的两次车企造假事件,促使各国加大了监管力度。去年九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雷厉风行地查办大众之后,很多人曾吐槽国内的监管机构缺失,很多事情都是媒体爆料之后,才有相关部门跟进。但跨国车企的老总们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北京车展开幕之前,福特CEO马克·菲尔德向媒体表示:“健康和环境压力将推进监管力度,我们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的监管将是最严格的。目前福特支持欧洲的排放实际路测(Real Driving Emissiontest,RDE测试),中国有望紧跟其后。”

     不约而同的,沃尔沃的CEO汉肯·塞缪尔森也感叹道:“中国市场越来越难混,日后的排放标准绝对是世界前几的。”

    

     丰田汽车中国业务主管大西弘致也表示,认证过程与消费者使用的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他们正在研究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寻找更加环保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符合中国的法规,丰田将推出大量的小型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不过,这些声音依然淹在了北京车展。

    

     媒体日当天,北京现代的E4馆因为明星站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三菱品牌全新劲炫ASX刚刚完成了亚洲首秀,而大众品牌在北京车展上带来了新迈腾、辉昂和T-PRIME GTE概念车,W4依然是北京车展最热展馆之一。

     那些因造假而在国外被开了天价罚单的车企,在北京车展上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关注。消费者们似乎不在意「作恶」。只要不影响切身利益,很少人会去思考企业的诚信以及产品的版权问题。

    

     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作恶」纵容,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抄近道的车企,他们通过抄袭走出了一条致富之道。这对那些兢兢业业投巨资研发技术的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无休止的纵容、无底线的接纳,最终是一场自食苦果的游戏。正向研发企业无法壮大,中国的汽车产业根本不会得到实质性提高。

     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还能想起当年Microsoft纵容人们使用盗版Office软件,逆势瓦解了WPS的市占率。作为中国软件的代表,金山WPS死在了不尊重版权的国人手里。

     今天,汽车企业们通过不断的抄袭,合资企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抄袭的企业在销量和利润上获得了丰收,挤压着中国正向企业们的生存空间。这是合资企业最愿意看到的,当中国的逆向企业挤死那些心存理想的正向企业时,掌握大把资源和专利的合资企业,能轻松抹平他们。中国的希望,会再一次破灭。

     最后只能说,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只能享受什么样的产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雅斯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