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闻:明天就要发布新一代Miata啦
2016/5/6 雅斯顿
本文来自撰稿人Jenwayz,一个老跳票的知乎大咖。
今天,任性的雅斯顿想把时间调回到2014年9月3日。
这一天是Mazda Miata的新品发布会。
以下文章我们转载自跳票老油条,知乎大咖Jenwayz。请各位读者也跟我们一起穿越到2年前,回到Miata的25周年纪念。

Mazda Miata是Mazda在1989年2月的芝加哥车展上发布的一款小型双座软顶敞篷跑车,在2000年就以531,890辆的成绩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Best-selling two-seat sports car in history」,而时间到了2011年,这一成绩又被刷新至900,000辆。
这是一款全世界最畅销的双座运动型跑车,它的新品发布会怎能不期待?

Mazda Miata所属的市场级别是所谓的「敞篷小跑」——Roadster,一般有两座,配有软顶/硬顶敞篷,一般会注重强调下操控性能/驾驶乐趣,这一细分市场的在战后由英国与意大利的一些厂牌推动下开始逐渐崛起、并在战后婴儿潮到了买车年纪的时候开始达到一个顶峰,但这都是1970年代以及之前的事情,在1989年的2月发布于芝加哥车展的Miata显然不属于那个年代,是那个年代已经被终结么?那为何Mazda还能凭借这辆小车拿下所谓的「最畅销双座运动型跑车」呢?用老套的4P营销理论分析的话,两个理由,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价格。
好吧,开始之前,多嘴一句,Miata就是MX-5,MX-5就是Miata,Miata是MX-5在北美市场的名字……

Miata 25周年庆典之大合照……哦对今年还是Miata的25周年纪念
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年代
Mazda Miata是如何获得如此成功的呢?那得从它诞生的年月说起。
当时Miata出来的那个时间点——1989年,就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年代。
战后最喜欢出敞篷小跑的英国厂牌没落得差不多了,造过TR4、TR6的「凯旋」Triumph早在1984年就不再造车了;

Triumph TR4 (1961–1965) - Photo by René Staud

1969款 Triumph TR6 Photo by Andrew Stoy
出品过Austin-Healey 100、3000和Sprite的Austin-Healey在1972年Austin和Healey分家之后就木有了(之后Austin在British Leyland手里吃了20年翔之后倒卖给宝马然后又被倒卖给了南汽,然后又被上汽收了……);

1954款的Austin-Healey 100

Austin Healey 3000 Mk3, (1964-1967) - Photo BY René Staud
传说在大英百科全书里面被用在Roadster词条里面举例的MGB在漫长的18年产品周期之后在1980年停产了;

MX-5之前的敞篷小跑全球销量纪录保持者——MGB,英国人曾经自豪地将型号中的B释义为Best-seller

在看见MX-5开售之后红火场景而眼红的英国人在1993年又把1962年就诞生的MGB拉了出来,修修补补,塞了一台Rover V8发动机进去,当成新车卖——MG RV8
一手带大Lotus的Colin Chapman在1980年试图用和丰田交换知识产权来阻止Lotus已经面临崩溃的销量(从70年代的1200台左右每年缩水至1980年的383台),然后在1982年因心脏病突遭不测,而Lotus也在之后的十几年中遇到了种种资金链与投资失败的问题并几经转手;

Miata的精神导师,诞生于1962年的Lotus Elan
欧洲大陆的厂牌在这个市场里也漫不经心,BMW出了个像试验品一般的Z1,Alfa Romeo还在用六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105系列Spider小修小补;

1989年至1991年间售卖8000辆的试验品——BMW Z1

产品周期从1966年延伸至1993年的Alfa Romeo Spider
日本厂牌则是在疯狂地下仔,产出面向年轻人的运动型双门coupe;

1990款的丰田 Supra
北美市场的厂牌就别提了,敞篷小跑本就不是他们的主业,而自己的主业那时候也做得相当糟糕,好不容易熬过石油危机之后出品的不论Pony car还是Muscle car都一股奇奇怪怪的感觉。

1990款福特野马敞篷版
二、一个成功指手画脚的汽车杂志编辑
但是你也不能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因为这货真不是竖子,如果重翻Miata的身世,你会发现,这是一款由一位汽车爱好者对着车厂老总指手画脚而诞生的汽车,一款为汽车爱好者而生的汽车。
时为Motor Trend杂志编辑的Bob Hall是一名传统英式敞篷小跑的忠实拥趸,他的父亲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志愿加入皇家空军并驾驶喷火战斗机(Spitfire)参加过不列颠空战的二战美国老兵,并在退伍回到加州之后,先后买过Morris Minor convertible、MG TD、Triumph TR2与两辆Austin-Healey,可能是因为这段缘由,Bob Hall一直坚信敞篷跑车就必须像传统的英式小跑一样——简单直接、前置后驱,没有多余的花哨配置并且充满驾驶乐趣。然而这些充满乐趣的敞篷小跑早早开裂的皮质座椅、经常短路的内部电路和糟糕的质量又与小Hall开到过的日本车形成了强烈反差,青少年时的Hall就有了一个念头,为什么这些车不能既有传统英国车的驾驶乐趣又有日本车的可靠性呢?
这位杂志编辑在1979年的春天遇到了Mazda的研发部门主管Kenichi Yamamoto与Gai Arai,在讨论中,两位日本先生向这位汽车杂志编辑询问道他希望刚刚推出过RX-7的Mazda下一步应该生产什么样的汽车,Hall向两位日本先生建议Mazda应该生产这样一款敞篷小跑,他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用来形容他梦想中的车型的词句是,
「How the simple, bugs-in-the-teeth, wind-in-the-hair, classically-British sports car doesn’t exist any more? Somebody should build one… inexpensive roadster」
Mazda 方面居然对于一位汽车杂志编辑的建议甚为重视,并在1981年直接给了Hall一个Mazda北美(MANA——Mazda North America, Lrvine, California)的产品策划部门的职位。
这位Hall其实与Mazda也有一段结缘,他在日本上过高中,当时他在日本的寄宿家庭就有一辆Mazda,一辆配备转子发动机的Luce Rotary Coupe,这款车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而之后的七十年代,他又拥有过一辆旅行版的RX-3。

Bob Hall,时任Motor Trend汽车杂志编辑,兼MX-5车型概念之父
Yamamoto在1984年被选为公司主席,这位从转子发动机研发部(RE (Rotary Engine) Research Department)走出来的工程师一手带大了Mazda的转子发动机技术,他对于汽车工程技术与运动汽车有着深刻的热爱,而一辆被进口到广岛Mazda总部的Triumph Spitfire让Yamamoto彻底理解了Hall的执念,在一次前往箱根的旅行中,Yamamoto被这辆车征服了,于是乎这一项目正式立项(这十一个字我瞎说的……要是汽车产品研发立项那么简单倒好了……)。

Kenichi Yamamoto,一手带大Mazda转子发动机研发部门,并最终成为Mazda公司主席

凭借RX-7,Mazda在欧美市场大获成功,公司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三、内部设计提案——要便宜还是要稳定还是要性能
RX-7的成功促使了Mazda尝试制造一款更小更轻的运动轿车,于是一个RX-7更低一个级别的小型运动轿车项目成功获得立项。立项之后,就进入了Mazda内部研发体系的内部竞标,位于California的Mazda北美自然在老美传统加上杂志编辑Bob Hall的瞎掺和下提出来一个前置后驱的敞篷FR方案,而东京方面则提出了一个中置后驱的硬顶MR方案和前置前驱的硬顶FF方案。
东京方面的FF方案自然是为了节约成本,以使得最终的售价尽可能低廉,东京的工程师甚至想要让这款车与当时即将推出的廉价家用轿车323共用底盘与部分零部件;而中置后驱的MR方案又引起了Mazda高层对于激进的发动机布置方案不利于压低成本的担忧;夹带着加州阳光前来的敞篷FR方案看起来又便宜又有性能,于是东京的两个方案顺利成为陪标方案(这十七个字我瞎说的……内部方案竞标这么简单倒好了……)。

当时三个方案的原型车,从左至右分别为FF方案、MR方案与FR方案
在1984年的两轮内部竞标之后,MANA的FR方案顺利过关,被MANA的老美们自称Duo 101「Duo 101」的FR方案顺利进入原型车制作阶段。

动力布置方案确定后,第一款全尺寸模型诞生。

MANA设计部门提交的其中一个设计稿

融入总部修改意见后的Duo 101,此时已出现NA一代Miata的风范
四、要的就是那个味儿
接下来的原型车制作阶段,为了尽可能地模仿出传统英式敞篷小跑的感觉,MANA找来了来自不列颠的IAD设计公司(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Design),IAD给MANA做的代号为「V705」的原型车用了一台1.4L的Mazda Familia的发动机以及RX-7的传动机构与部分底盘,并用玻璃纤维制作了车身。
1985年8月,这辆原型车顺利完工,被MANA带到California的Santa Barbara测试公众反应,不过Mazda方面对于这辆原型车的制作并不满意,因为使用RX-7的传动机构与部分底盘,使得整辆车看起来太大了,而内饰也被制作得相当糟糕,看起来就像是一辆英式小跑。
驾驶感觉要的是那个味儿,内饰质量可不能是那个味儿,Mazda日本总部接管了这个项目,并且委派了Toshihiko Hirai,大获成功的Mazda 323项目的负责工程师,负责「Duo 101」方案的继续研发。

Toshihiko Hirai在MX-5车厢内的资料照片
Hirai与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将这一方案中的英式驾驶乐趣与日式质量完美结合,不但操控感觉全面模仿Lotus Elan,甚至连换挡手柄的行程都全面复刻。

Mazda方面公开的MX-5驾驶原型车的资料照片
在一群严谨的日本工程师手里,一个英国敞篷小跑的美国忠实拥趸的想法成为了现实。在这样一台敞篷小跑上,前置后驱的动力排布形式、50:50的前后轴重量比、标配DSC与TCS、选配LSD你都可以找到,而Mazda的市场部门还给Miata的设计语言起了个名字——「人馬一体」,来概括Mazda在这辆小车上追求驾驶乐趣的执着。
MX-5获得了无尽的对于它驾驶乐趣的赞誉,其中就有Topgear那个尖酸刻薄的Jeremy Clarkson的在The Sunday Times上写的评论,
「The fact is if you want a sportscar the MX-5 is perfect. Nothing o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better value. Nothing will give you so much fun. The only reason I am giving it five stars is because I can’t give it 14! 」
五、好产品加上好价格就能大卖的好时代
让我们略过我大段大段的闲扯,回到文首的原因,「产品」与「价格」是初代Mazda MX-5获得成功的原因,「产品」也就是前文中解释的日式质量加上消逝已久的英式驾驶乐趣,而「价格」自然就是Reasonably-priced了。
Mazda在MX-5推出前做了一些市场调查,大部分参与调查的消费者都认为这样一款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敞篷小跑的价格大概在20000美刀左右,而Mazda内部得到的可以使得这一车型收支平衡的价格则是在8800美刀,而最终1989年MX-5上市时的定价则是13800美刀(折合到2014年是26700美刀也就是164000软妹币的样子),相同定位的竞争对手稀少,价格定位又合理,自然就成功啦。
Mazda MX-5的最终发布是在1989年的芝加哥车展,而同一次车展上还有另一家日本车厂要发布重量级产品,Honda带来了它的Acura NSX,不过前文提到过的Bob Hall后来回忆说,Mazda方面清楚地知道NSX「was going to get the press, but we [Mazda] were going to get the sales.」。虽然NSX在这次车展上抢足了风头,但是作为一款曲高和寡的超级跑车,NSX的销量自然是不高的,而定位准确又定价准确的MX-5开启了属于它的时代。

1991款的日本法拉利——Acura NSX
六、Miata的前世今生
扯这么多有的没的,最后简单交代一下MX-5一共有几代。
1989年发布的是NA,也就是第一代,从1989年到1997年一共买了超过400,000台,一身圆圆的设计元素并有着那个年代标志性的跳灯设计的MX-5还是很好认的,动力配置从一开始的1.6L NA配五速手动与不太受欢迎的四速自动,到1994年换装的1.8L NA;

NA,一代(代有那个时代标志性的跳灯)

NA点个灯……后面是NB
1997年10月在东京车展上二代MX-5,也就是NB发布,外形上由于新的行人安全法规取消了跳灯设计的MX-5从三代RX-7那里借来了许多设计语言,动力配置上在日本与欧洲市场保留了1.6L NA的选项,而1.8L NA则获得了一些改进,而在这一代MX-5中,Mazdaspeed分部终于出手,带来了Mazdaspeed MX-5,第一款官方版的涡轮增压MX-5;

NB,二代(由于行人安全法规取消跳灯,并融入部分RX-7设计元素)
2005年第三代MX-5发布,也就是NC,动力配置上引入2.0L NA,与NA升上NB的小修小改不同的是,NC几乎与NB没有任何的共用零部件,而2006年Mazda则又推出了一款折叠硬顶的MX-5,在2008年的小改款中,Mazda又将其新的设计语言轻微融合进了MX-5的造型中。

NC,三代

2008年Facelift之后的MX-5
在2012年年中的时候,Fiat集团与Mazda共同宣布将一起开发下一代敞篷小跑,也就是ND一代MX-5将会与Alfa Romeo的新一代Spider共用底盘。
有的没的扯到最后,上一张谍照都算不上的流出照……

据AMS(Auto Motor und Sport)所说会是新一代MX-5的流出照……
引用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zda_MX-5
http://www.edmunds.com/mazda/mx-5-miata/history.html
http://www.roadandtrack.com/features/web-originals/history-of-the-mazda-miata
http://www.autos.ca/car-history-and-auto-shows/feature-mazdas-little-miata-finds-its-place-in-history/
http://www.miata.net/misc/bobhall.html
http://autoweek.com/article/car-news/mazda-celebrates-miatas-20th-birthday
http://www.auto123.com/en/news/25-years-of-miata-exploring-three-generations-of-mx-5?artid=167061
http://www.boston.com/cars/news-and-reviews/2014/04/12/the-misunderstood-mazda-miata/Eah7u8G3HwNPSYfxqAu3KK/story.html
http://www.automobilemag.com/reviews/convertibles/0503_ikigai_man/convertible.html
http://www.automobilemag.com/features/collectible_classic/0902_1990_1997_mazda_mx_5_miata/
http://driving.ca/mazda/mx-5-miata/auto-news/news/miata-at-25-how-roadster-became-a-sportscar-success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globe-drive/reviews/classics/the-magic-of-miata-fun-sports-car-celebrates-its-25th-anniversary/article18988611/
(此行以下无正文)
附注一:图片无特别注明则版权归版权所有者;
附注二:文字部分作者and/or译者为sunflowerzzz,文字部分内容版权归sunflowerzzz's VAIO Pro 13,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CC BY-NC-ND 3.0 CN ;
附注三:本公众号「jenwayz」中,微信搜jenwayz即可找到,啦啦啦,打广告啦啦啦,这个号经常跳票,发文频率在三四天到几个月不等,内容包括汽车文化、汽车品牌、汽车市场、找电影放盗版链接等……
附注四:本文同时发于知乎上的一个回答,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帮我点赞……
附注五:你看我写那么长,配那么多图,你不分享到朋友圈一下你好意思么……
Don't Panic, just make every day count.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雅斯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