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停止!!别再迷信“饭后百步走”了,别被这些养生误区折了寿!!
2016/9/18 天天本草堂
别再迷信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名言”是说饭后多活动有助于消化。然而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却存在不少误区。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也许并没有多大的不良影响,还能促进胃肠蠕动、胃肠消化液分泌和食物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血管硬化、严重的冠脉狭窄的老年人等,心脑血液供应本就不足,此时散步会使一部分血液向下肢肌肉输送,不仅胃肠供血明显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脑缺血情况,可能引发心绞痛、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病。 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的血压一般在饭后有下降的趋势,百步走会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肢体麻木的情况,加重心衰或心梗发病的几率和发病的严重程度。 因此,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人晚餐不宜过饱,以八成饱为宜,饭后坐着至少休息1小时后再散步。
一定不要饱餐后洗澡
饱餐后立即洗澡,会让血液大量流向体表,造成心脑缺血,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诱发急性心梗的发生。
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也会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饥饿时洗澡也不好
人在饥饿的情况,血糖水平最低,无法保证洗澡时所需要的热量消耗,所以,饥饿时洗澡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症状。
洗澡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比如体质虚的老人可以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洗澡,这样能达到互补的效果,不易生病。 不爱动的人,运动量要慢慢增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不得已超负荷运转,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偶尔的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明言,于是乎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就算是运动了,身体就健康了。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可能更大。
名导谢晋、相声演员马季、侯跃文,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古月,北京同仁堂总经理张生渝等许多名人,都死于心源性猝死。令人扼腕!这些人平时长期工作紧张,身体超负荷运转,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势待发,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确的做法是,每周保持2~3次活动,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主要指力量训练,如举重、角斗等)。 那么运动强度多大算合适呢?判定运动的强度的公式如下:最大心率=(220-年龄)×0.85
最低心率=(220-年龄)×0.7
如果运动后测得心率介于最大与最低心率之间,那么此次运动强度适当。例如:一位60岁的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应在(220-60)×0.7到(220-60)×0.85之间,即112次~136次/分。运动后心跳低于112下则表示运动强度太低,达不到运动效果,心跳超过136下则表示运动强度太高,可能会导致各种意外。
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微流汗,仍可讲话而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时,说明运动量过大了。 热水烫脚,心脏受不了

寒冷的冬天,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高水温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加大了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泡脚时温度以40℃左右为宜,防止过热烫伤皮肤,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超过30分钟。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小心晨练要了命

低气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七成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和五成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清晨天气异常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加强,造成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且,气温过低还会造成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痉挛,导致冠心病和中风。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冬季清晨锻炼是相当危险的,为了您的健康,最好把时间调整到一天之中温度较高的下午。 养生也要按时吃药
很多慢性病患者,如冠心病、三高等疾病,发病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药如果经常吃,以后可能就没效了,其实不然,比如心绞痛急救用药最常用的硝酸甘油,每天吃1次,甚至一天吃上3、4次也不会形成耐药性,以后吃药也不会不管用;另一方面,疾病发作时,可以尽快缓解症状,减轻由于发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甚至可以降低由于急症猝死的可能性。
所以,要听医生的话,而不是卖保健品的,市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并不具备治疗的效果,是不能够代替药物的,不信你可以看一下他们的说明,一定是“辅助……”,更糟糕的是有些不良商家为求达到某些效果甚至非法添加一些违禁成分,可以说“保健品猛于虎”了,养生很好,但也不能随意擅自停药。 紧身衣服不利于血液循环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呢?衣服是为了防寒保暖,阻挡外界异物,保护皮肤而制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侧重于保暖功能的衣服,逐渐变成强调装饰的时尚了。而且还出现了各种新的布料,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装扮我们外表的衣服,正危害着我们的健康。维持保暖的衣服,可以形容为,“披、盖、裹”。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衣服开始“勒紧”我们的身体了。具有代表性的是,男人的“领带”和女性的“胸衣”。象征着白领阶层的领带,压迫脖子的颈动脉和淋巴循环,诱发青光眼和脑中风。衬衣和领带成为社会礼仪的服饰,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本来就拘谨的场合,还要穿着正装,戴着领带。所以,男人们会感到更不自在,更憋闷。
女性也一样。胸衣也成了社会礼仪服饰了。她们去家附近的超市或扔垃圾的时候,还要特意穿上胸衣。能把身体勒出印的胸衣,会阻碍腋下的淋巴循环,引发乳腺癌的概率很高。淋巴循环对血液循环、免疫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阻碍淋巴循环,就会得遗传性皮肤过敏。所以,至少在家里不要穿胸衣。
有下肢静脉瘤家族疾病或怀疑有这种疾病的女性,绝对不能穿塑身内衣或勒紧腰带。通过动脉流到腿部的血液,经静脉返回心脏的时候,受到勒紧的腰带的阻挠,静脉就会膨胀,腿部出现浮肿,从而会出现下肢静脉瘤。
勒紧的塑身内衣对肠道健康是致命的。塑身内衣阻碍肠道内细菌丛的活动,抑制人体的正常排便和免疫活动。特别是患有严重便秘的人,更不应该穿塑身内衣。
今后,我们不要再用衣服勒紧身体,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吧。如果想要苗条的身材,不要用衣服伪装,应该通过运动和饮食调节身体。除了必须穿戴领带或胸衣的社交场合以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是脱掉这些吧。那样的话,血管得到舒展,心情变舒畅,头脑也会清晰的。



女人比男人长寿竟是因为拥有它!比脸蛋还重要,一定要好好保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天天本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