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厚1公分,人显老3岁!养背等于养命~你还不重视吗?
2016/8/30 仁康棠

    

    点击“仁康棠”免费订阅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仁康棠 免费关注。服务网址:www.zhongyi3158.com 中推医学教育网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微信:185 1442 5311(王辉)

     投稿和合作QQ:263 864 1667

     背厚1公分,人显老3岁!背厚薄如纸才是最健康的状态!

    

     脊椎是人体年轻的第二道生命线,也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因为五脏六腑的神经和血管都连在脊椎上。脊椎弯曲变形容易压迫五脏六腑,还容易形成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80% 的慢性疾病都是因为脊椎弯曲变形所导致。

    

     人体气血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排毒的通路,那么做好这条经络的保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膀胱经在人体的背部,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背部健康与否,往往赢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

    

     背部保养,贵在坚持!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关注背部,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背薄一寸,命长十年!背部经络畅通,百病消退!所以,保养背部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

     背部养生区的保健方法

    

     01 晒背取暖

     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

     02 衣服护背

     平时穿衣服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

     03 搓背、捶背、撞背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04 慎避风寒

     背为五脏俞穴所会,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

     中医认为背部区为五脏之附,背部常暖,肝脏才会健康,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做好背部的保健养生。背部受寒容易诱发风湿,心血管病等,尤其老年人更要做好背部的养生工作。

     05 背部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背部艾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在背腰部,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可以强身健体、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06 背部捏脊

     「捏脊」是儿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其实,不仅是小儿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保健。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腧穴,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 若打心底里喜欢,不妨把我分享给更多人!

     关于举办 脉诊速成!六四脉诀、化繁为简,切脉知病、方药即出 研修班的通知

     诊《内 经》162篇里讨论脉象的就有30篇。《难经》里的81难,前30难说的都是脉诊。足以说明脉诊的学习难度!

    

     难中医脉诊习之者寡,非不愿也,实授者之过,授者亦非愿,欲授而不知,奈何!易

     六四脉诀完美的解决了脉诊难学!难用的弊端!

    

     六四脉诀是指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两手共六部脉。每部脉按浮、沉、迟、数四种脉象进行阐述!

     肝经沉脉歌诀

     左关沉肝经实,郁而不伸。胸胁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伤肝不荣筋,久则崩淋。每食后,吞酸味,如醋浸心。数般病,逍遥散加入左金。

     六四脉决的脉象均由歌诀表示,化繁为简,便于记忆。能让学习者在短短的五天之内掌握脉诊并恰当的选方遣药,并能应用于临床!得心应手。真可谓一决在手,妙行天下!

    

     本套脉决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委员,现任世届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技术顾问张文义老师在50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临床用之无不灵验。也是对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内科、外科、妇科等书籍精华的临床浓缩。

     六脉

     心脉、肝脉、肾脉、肺脉、脾脉、命门脉、而每种脉又可分为四种脉象,每一种脉象特点都对应一种主病,以及施治的方药。

     浮脉歌诀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寒风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沉脉歌诀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心经浮脉歌诀

     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六四脉决不仅仅是诊断,标题还说诊脉知病,方药即出!

     所以还要学习:中药炮制、蜜丸制作、软膏配置!要在五天的学习中真正的做到诊脉知病,方药即出!

     脉诊是“上工”的起步,无论健康人还是患者,其脉象总是相当准确地反映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的实际状况的,因此,中医脉学和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是万万不能弃置不学、不理、不用的。

     有志学习脉诊的广大从医者可参加中推举办的六四脉决培训!五天做到诊脉知病,方药即出

     时间:2016年9月6日—9月11日(6日报到)北京

     费用:3800元(9月专享活动价3200元,机会不容错过)

     报名电话:185 1442 5311(微信) 王辉

     学习内容时间安排

     1、什么叫做六四脉诀?

     2、六四脉诀与其他脉诀的区别

     3、六四脉诀的优点

     4、六四脉诀的特征

     5、六四脉诀的诊病要点

     6、六四脉诀的注意事项

     7、心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8、心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9、心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0、心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1、肝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2、肝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3、肝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4、肝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5、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6、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7、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8、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9、肺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0、肺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1、肺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2、肺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3、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4、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5、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6、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7、命门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8、命门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9、命门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0、命门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1、常用中药的简易炮制方法

     32、各种蜜丸的手工自制技术

     33、各种常用软膏的配制妙法

     34、胃肠病的针刺疗法

     35、胃肠病的拔罐疗法

     36、胃肠病的放血疗法

     37、胃肠病的膏药贴敷疗法

     38、胃肠病背部俞穴注射疗法

     39、胃肠病的按摩疗法

     40、胃肠病的刮痧疗法

     41、胃肠病的饮食疗法

     42、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43、养胃合剂的制作技术

     44、结肠炎口服液的制作技术

     授课专家

     张文义: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客座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执业医师,国家一级针灸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著 名胃肠病、疼痛病、偏瘫康复专家,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发明人。曾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卫联康复医学研究院、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 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华佗培训学校教授,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名誉院长、业务院长,河南省鲁山 县博爱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鲁山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现任世届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技术顾问。

     同时,早在1969年-1973年,20多岁的张文义教授就在河南省裴城医院埋线科,专业从事穿线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哮喘等病,患者遍及各地,震动全国。又是直肠点滴疗法、平行针埋线疗法、肛门注药疗法、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创始人。

     公 开出版医学专著17部。主编《中西医结合论治疑难病》、《直肠点滴疗法与平行针药线植入技术》、《无防腐剂口服液与张文义八字针法》、《中医临床荟萃》、 《疼痛病临床指南》、《内病外治临床指南》、《八字针法临床指南》、《中医诊法大成》、《胃肠病临床指南》9部。主审《中医论治奇难杂症》、《中医临床精 要》、《养生秘诀》3部。作为副主编参编5部,均由国家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获得地级中医二等科技成果奖两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8篇, 均为第一名。以上成绩,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鲁山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对其成就作了特别报道。主要业绩载入《当代中国人 才库(名医卷)》、《中国民间名医大全》、《鲁山年鉴》等多部书中。2003年《中国红十字报》以“中华名医”称号向全国报道。18年来,在北京共培训在 职医务人员28000余人,学员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瑞士、韩国、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四、招生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以下为中推9月份课程安排表,新老学员请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放大观看,如有疑问请咨询:185 1442 5311(电话/微信)

    

     前去参加中推学习班的新老学员们,请打电话与我确认报道日期及地址,以免有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编微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仁康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