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针法详细资料,必须珍藏
2016/9/1 仁康棠

    

    点击“仁康棠”免费订阅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仁康棠 免费关注。服务网址:www.zhongyi3158.com 中推医学教育网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微信:185 1442 5311(王辉)

     投稿和合作QQ:263 864 1667

     同位点针刺法

     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有“髎刺法”的记载,用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对称针刺法,即“病在左,针之右”,这就是我们现在将谈到的同位点针刺法的前身及其理论渊源。

     依据“髎刺法”我们可以进行下述推理,就是:

     病在左,针之右;病在右,针之左;

     病在上,针之下;病在下,针之上;

     病在前,针之后;病在后,针之前;

     我们进一步推理,就是:

     病在左上,针之右下;病在右上,针之左下;

     病在左下,针之右上;病在右下,针之左上;

     病在左前,针之右后;病在右前,针之左后;

     病在左后,针之右前;病在右后,针之左前。

     我们现在将上述关系用数学中的坐标图来界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就是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在人体上,我们的手与足,就有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同样,四肢的各个对应部位及躯干都有这样的关系。同位点问题在针灸临床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1、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穴位之间有同位点的关系,其功能相同或相似;

     2、体表的穴位与人的脏腑之间有相应的关系,刺激这些部位对内脏疾病和生理失调有调节作用;

     3、局部的穴位群与整体的各部分有相对应的关系,局部刺激对整体有调节作用。

     实际在临床上,我们应用同位点取穴法的例子比较多见,如我们常用大陵穴治疗足跟痛,这是一个典型的同位点取穴法中的上病下取的例证。大陵穴位于掌根,我们是在用掌根的穴位治疗足跟的病。我们治疗胃病常用足三里穴,按照同位点取穴的原则,手三里与足三里有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我们单纯用手三里治疗胃病,也有肯定的疗效。另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下的胆囊穴是治疗胆囊炎的有效穴位,那么,我们在前臂的同位点上选取一点针刺配合应用,临床证实有肯定的效果。有趣的是,我们考虑到胰腺与胆囊受同一节段的脊神经的支配,因此,将治疗胆囊炎的配穴用于胰腺炎的治疗有同样的效果。上述的三个配穴例子,有在同名经上的,有在异名经上的,有的是穴位,有的不是穴位,可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遵循了同位点规则。

     根据上述所论,我们例举一些临床常见的同位点针刺法:

     1、左病右取法:依古人“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立法。如网球肘在左则取右侧对应点,又如踝关节扭伤在右,则取左侧对应点。

     2、上病下取法:是前法的延伸,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膝关节痛,取肘关节对应点,又如足跟痛取手掌跟的大陵穴。

     3、前病后取法:是躯干段的配穴法,如乳腺病区背部的对应点治疗。

     4、穴位同位点配穴法:是指上下对应部位的穴位同时相配的取穴法,如取足三里穴治疗胃病,用手三里穴相配。如需内关穴治疗,就配三阴交穴治疗。

     5、微针体系的同位点配穴法:这包括多种微针体系里的取穴法,如在头伏象的肩点针灸可以治疗肩周炎。

     6、综合应用同位点配穴法:是指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

     我们之所以在针灸临床众多的针法中提出同位点针刺法,是为了在复杂烦琐的针灸配穴理论中寻求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与规律,同位点针刺法无疑具备这样的特点,我们在针灸的原理的研究中曾提出:人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机制的复杂生命体,针灸正是通过有规律的刺激调动这一自我康复机制的有效方法,而同位点针刺法正是在治疗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数学黃金分割法与针灸

     黄金分割法在数学、建筑、生物、音乐等诸多的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为宇宙神秘的黄金数,人作为生物界的领主,更是与黄金分割密切相关,我们从针灸的角度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了人体的穴位与黄金分割的密切关系,及其在针灸理论与临床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1、数学中的黄金分割问题

     在已知线段上求作一个点,使该点所分线段的其中一部份是全线段与另一部份的比例中项,这就是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问题。

     用几何学语言来说,“黄金分割”就是:一条线被分割为不相等的两段并形成短:长=长:(短+长)这样的比例,比值约为0.618。这种分法为“黄金分割”,这个分割点称为“黄金分割点”,这个数0.618称为“黄金数”。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书》的修訂本中提出「兔子问题」,导致斐波那契数列:1,1 ,2,3,5,8,13,21,34,……,它的每一项与后一项比值的极限就是黃金分割数,即黃金分割形成的线段与全线段的比值。

     在宽长之比为0.618的黄金矩形内靠着三边做一正方形,则剩下的那部分又是一个黄金矩形,可依次再做正方形。把这些正方形中心按顺序联结,可得一条“黄金螺线”。

     2、与人有关的黄金分割问题

     实际上黄金分割法在建筑、美术、摄影、音乐、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我们之所以引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黄金分割现象,是想以此提示人们,物种的延续,生物的进化无不与黄金分割密切相关。作为生物界的领主人类来说,更脱离不了黄金分割的干系,如:有人研究出人体最感舒服的温度约23度(气温),是正常体温37度的黄金点(23=37x0.618),还发现,精神愉快时,人脑电波频率下限(8赫兹)与上限(12.9赫兹)之比,恰为黄金数。其实,人体的结构也遵循黄金分割的比例。

     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 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 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 0.618)。

     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实际上它还是下肢长(大腿、小腿与脚长之和)的分割点;

     (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的分割点;

     (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2)颏唇沟正中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

     (14)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

     黄金矩形:

     (1)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

     (2)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

     (3)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

     (4)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

     (5)、(6)手部轮廓: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

     (7)、(8)、(9)、(10)、(11)、(12)上颌切牙、侧切牙、尖牙(左右各三个)轮廓:最大的近远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

     黄金指数:

     (1)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2)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4、黄金分割与人体穴位的密切关系

     我们从针灸学的角度来研究会发现,位于人体脐部的黄金分割点就是神阕穴,在后面则对应着第四腰椎(椎两旁的1、5寸是大肠腧,在人的黄金分割横线上)。对整体而言是这样,对局部而言则因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有关人体的黄金分割概念:

     1、黄金分割点--以人的脐高与身高之比为常数R,人体某相对独立部分之长与R之积所确定的点为黄金分割点。

     2、黄金分割线--指通过黄金分割点上的纵线或横线。

     3、黄金分割区--指同一段上黄金分割正向点与负向点之间的区域。

     4、黄金分割正向点--指与人的头向相同而确立的黄金分割点,如身高的脐点。

     5、黄金分割负向点--指同一段上与正向点方向相反的点。

     (注:通常我们说的点与例举的穴位有的为正向点,有的为负向点。)

     现在再来看人体结构中的 “黄金点”和穴位的关系:(1)肚脐:神阕穴,其横线上有天枢、大横、带脉、大肠俞、腰阳关穴;(2)咽喉:其横线上有人迎、扶突穴; (3)、(4)膝关节:有犊鼻、委中、委阳、阴谷穴,(5)、(6)肘关节:有曲池、尺泽、曲泽、小海、少海、天井穴,(7)、(8)乳头:乳中穴,(9)眉间点:印堂穴;(10)鼻下点:人中穴,(11)唇珠点:兑端穴,(12)颏唇沟正中点:承浆穴,(13)、(14)左右口角点:地仓穴。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划分:

     脊柱—躯干段的黄金分割点在第七锥下横线上,有至阳、膈俞、膈关穴;

     胸腹部—黄金分割点在剑突上,有鸠尾穴;

     肘部至远端 —黄金分割点在腕横纹上,有太渊、大陵、神门、阳谷、阳池、阳溪穴等;

     膝部至远端—黄金分割点在踝横纹上,有解溪、申脉、昆仑、太溪、照海、商丘、中封穴等;

     四肢—四肢长的黄金分割点在肘膝关节横线上。

     (注:大腿+小腿+足长其黄金分割点也在膝关节横线上,因此提示上下肢有对应关系)

     另外,单一的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如上臂、前臂,大腿、小腿,手、足等;躯干及头还可以作纵向的划分,如以前或后正中线为周长起止点做划分。针灸医生不难发现,许多黄金分割点(线)上纷纷对应着我们熟知的穴位,且多数是我们常用的又很重要的穴位。我们知道,黄金分割法之所以被称作“黄金”,它们不仅仅是在美学、力学及生物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就人体而言,“脐疗”之所以在民间盛行,这与它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和显著的疗效是分不开的,从另一角度看,也反映出了人体黄金分割穴位治疗作用的“最佳”,这不容我们忽视,我们有必要就此研究、开发和利用这一规律,从而揭示黄金分割点(线)与人体穴位之间的关系。

     5、有关黄金分割线(或点)上的穴位作用的探讨

     临床上腰痛患者我们除了在腰部取穴外,还常取膝部的委中穴,由此我们想到,腰部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委中穴是下肢部的黄金分割点,这是巧合吗?虽然它的出发点是基于经络理论——膀胱经通过腰部,然而,这是否是黄金分割点的穴位之间具有相似作用的结果呢?为此,我们对腰痛患者采用了其它黄金分割点配穴法,如单取肘部曲池穴等配穴针刺,果然跟我们推测的一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以“肘上四穴治疗腰痛58例”为题在《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99、2期上进行了报道,同时也搜集到了原始经验的依据,如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的尺泽治“腰脊强痛”,尺泽、委中、人中治“挫闪腰胁痛”《针灸大成》,“腰痛引少腹、四肢不举、小海主之”《皇帝甲乙经》,“挫闪腰胁痛取尺泽、曲池《神应经》”等等,这也说明了我们先人在古代的医疗活动中无形的遵循着黄金律。

     为此我们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发现黄金分割配穴法的确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神奇的疗效。如我们发现,小节段上的黄金分割点,其治疗范围较广,但针对性较差,而大节段上的黄金分割点,其治疗范围较窄,但它的针对性较强。也就是说,人体大段上划分的黄金分割点治疗范围较窄,而相对独立的小段上划分的黄金分割点治疗范围较广。从另一角度讲,也就是人整体划分的黄金分割点与局部划分的黄金分割点之间有大小之分。我们还发现,每一黄金分割点既对局部区域有调整作用,又对对称、对应部位及整体有调整作用。再者黄金分割点之间级差相同或相近的,调整作用也相近,反之则调整作用有较大区别。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有些人体穴位的分部还符合菲氏数列,如腹部神阙穴是5与8之比,脐下关元穴是2与3之比,前后发际正中线上的百会穴是5与7之比,亦接近数列,而头针的平刺难免穿过该点。这些发现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从辨证、辨经、辨阴阳、辨虚实等多方面运用黄金分割配穴法去深入地研究它们的规律性。

     6、黄金分割法在针灸配穴中的应用

     我们看到,黄金分割法在针灸领域的应用,从理论上讲,它打破了传统的经络理论;从配穴上讲,它扩大了配穴思路;从穴位功能上讲,它增加了主治作用;因而可以说它是针灸理论与临床的补充和发展。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

     常见的黄金分割点上的穴位(略)

     这样的穴位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另外,有些部位虽然可以确定黄金分割点而没有穴位在其上,但取之仍有很好的治病作用,这也是我们发现新穴位的好方法。

     配穴法:

     A、同级黄金分割配穴法。(包括对称、对应配穴法。)

     B、临近级黄金分割配穴法。

     C、本经黄金分割配穴法。

     D、异经黄金分割配穴法。E、本、异多经黄金分割配穴法。

     这样的配穴法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3、应用举例:A、有资料报到,采用接经取穴法治疗坐股神经痛有效率98%,而采用的穴位是支沟与腕骨两穴,它们分别是肘远端段的两个黄金点,一正向(支沟穴)一负向(腕骨穴)。①

     B、止血方的组成为大陵与郗门,一为肘至远端段的黄金点,一为前臂的黄金点。②

     C、百会提肛方的组成为百会、鸠尾两穴,一为前后发际的黄金点,一为胸腹部的黄金点。③

     D、我们临床常用的单穴治病有很多是黄金点上的穴位,如孔最治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咯血,印堂治胃炎,曲池治高血压等等。④

     有些针灸配方中要用许多穴位,可我们总能看到黄金点的影子,这恰好说明是我们在实践中无形的遵循了这一规律,只是我们没有认识而已,这里的例子来源于已出版的资料以示真实。它在治疗中究竟还有何规律,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

     我们知道,针灸的经络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而针灸的快速发展已无法再用传统的理论去阐述它了,如微针体系的出现、新穴的报道、奇穴的应用、新的配穴法等,而黄金分割法的引用从新的角度阐述了针灸的作用机理,它说明了人体上的黄金分割点之间是不同部位的同位点,具有相似的作用,它既是针灸配穴的最佳点,又是发挥治疗作用的最佳点,还有可能是疾病形成初期的最早的反应点,因此,在配经选穴中它有定位、定向及治疗作用最佳等重要意义。而它的正负点又道出了人的阴阳两种属性,符合中医的阴阳理论。这无疑给针灸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给针灸配穴拓宽了思路,从而给带有局限性的针灸疗法带来了新的突破。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运用黄金分割配穴法至临床中,其灵活性和广泛性及独道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以下为中推9月份课程安排表,新老学员请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放大观看,如有疑问请咨询:185 1442 5311(电话/微信)

    

     前去参加中推学习班的新老学员们,请打电话与我确认报道日期及地址,以免有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编微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仁康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