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颜面望诊(只需收藏这一份)
2016/9/3 仁康棠

    

    点击“仁康棠”免费订阅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仁康棠 免费关注。服务网址:www.zhongyi3158.com 中推医学教育网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微信:185 1442 5311(王辉)

     投稿和合作QQ:263 864 1667

    

     颜面望诊颜面望诊是几千年来中医理论精华的一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之一,健康的人脸上应该是干干净净,色泽红润有光泽。刚出生的婴儿脸上通常都是干干净净的;随着岁月的增长以及空气、水、食物添加剂、环境污染、基因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健康受到伤害,面部就会逐步产生症状。颜面望诊的版本非常的多,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哪个版本是正确的,通过大量的资料整理,为大家推送一份最权威、最正确的版本,您不再需要东翻西找,收藏这一份就足够了。

    通过面部颜色诊断1.黄色:脾胃,消化系统可能不好;2.白色:肺,呼吸系统可能不好;3.红色:心脑血管系统可能不好;4.青色:肝胆,免疫系统可能不好;5.黑色:肾脏、膀胱系统可能不好。

    通过观察舌头诊断健康人的舌头是粉红色的。如果不健康的人从舌头上可以看出来:1.他的舌苔很厚,那是他的脾胃不好;2.舌根发青,他的肾不好;3.舌两侧有牙印,是肝不好;4.舌头发白,是心不好,那是心肌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好,有贫血的症状;5.舌尖发暗紫色,是心火过旺,是血绸,血粘;6.舌尖长了许多小点点、红点点,可能有心肌炎;7.舌尖不尖,中间有深沟可能有糖尿病。

    

     面诊主要分为八大部分“心、肺、肝、肾、脾、小肠、大肠、生殖”

    

    心反射区域(一):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圈)1.此处出现青春痘,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2.此处有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3.此处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反射区域(二):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4.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5.若出现的横纹很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6.心脏不好的人脸上布满红血丝,象爬满了许多小虫子似的,这样的人血液循环系统不好。

    

    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1.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说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2.此处发红发亮者,一般都有高血压。

    

    肺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就是印堂这个位置。1.如果印堂这块发红,是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2.印堂发暗,黑色的那种暗,这样的人可能有病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3.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4.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5.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6.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肝反射区域:眉毛中间1/2处往外到眉尾这三角区是肝区,还有鼻梁中段也是肝区。1.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2.若这两个部位有青春痘,此人肝火旺。3.若太阳穴处有斑,此人肝功能衰弱。4.若鼻梁中段有斑,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或更年期。5.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很难看,人比较清瘦,此人有肝炎或肝硬化。6. 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7. 指甲软薄,无光泽,有竖纹,易脆裂,表示肝功能差。8. 满脸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胆反射区域:在鼻梁中段外两侧部位。1.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2.若有斑,有暗影,可能有胆囊炎;3.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4.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5.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6.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7.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肾反射区域: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1.在这个位置上长疙瘩或有一条子发黑,不是没洗干净,也不是太阳晒的,说明肾功能不好;2.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怠懒,腰背及腿部酸疼;3.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耳朵上近期长了黑痣或疙瘩,那他可能有肾结石;4.若此部位有痣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5.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是肾功能衰退;6.下巴是肾的酸痛区。如果这个位置长红点、疙瘩,就会有腰酸,腰痛的感觉,一般为肾炎。

    

    脾胃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胃反射区域:在鼻翼,二侧凹处为十二指肠区。1.嘴唇发白,没血色,嘴唇很干,爱爆皮,裂口子,脾胃功能不好;2.红鼻头,酒渣鼻,鼻子头有红血丝,黑斑,长疙瘩等,这样的人都是脾胃不好;3.鼻头发白,没有血色,特别白,这样的人是脾虚,会贫血。鼻头发黄,也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倦怠、不嗜食等;4.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这样的人胃功能不好;5.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6.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7.脾区出现斑或痣,有脾肿大的可能,胃区出现斑和痣,可能会有溃疡和其他病变。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

    

    

    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会大便塘稀。

    

    大肠、直肠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从眼珠到外眼角往下至嘴角一齐1.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2.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

     3.大肠区发暗红,不平整,考虑结肠炎。

     直肠反射区域: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膀胱反射区域: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1.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2.膀胱区有皱纹,考虑有肾萎缩,红痘痘为炎症,后长黑痦子,考虑要有病变。

    

    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1.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说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2.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3.女性人中有痞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4.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5.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有竖纹,是男性性功能障碍。

    

    

    胸乳反射区域:两眼间的鼻梁斜坡处乳区长痦子和斑,考虑乳腺增生及肿瘤。

     关于举办“张文义六四脉诀临床应用及胃肠病特色疗法、

     中药炮制、蜜丸制作、膏药配制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一、六四脉诀介绍:

     六四脉诀是指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两手共六部脉。每部脉按浮、沉、迟、数四种脉象进行阐述,全用歌诀形式表达,便于临床使用。并结合五行生克关系,恰当的选方遣药。融脉、证、方、药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脉、证、方、药全具的诊脉法。切脉知病,方药即出。易诵易记,得心应手。是张文义教授50年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用之无不灵验。也是对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内科、外科、妇科等书籍精华的临床浓缩。一诀在手,妙行天下。

     二、授课内容:

     1、什么叫做六四脉诀?

     2、六四脉诀与其他脉诀的区别

     3、六四脉诀的优点

     4、六四脉诀的特征

     5、六四脉诀的诊病要点

     6、六四脉诀的注意事项

     7、心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8、心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9、心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0、心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1、肝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2、肝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3、肝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4、肝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5、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6、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7、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8、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9、肺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0、肺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1、肺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2、肺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3、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4、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5、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6、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7、命门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8、命门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9、命门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0、命门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1、常用中药的简易炮制方法

     32、各种蜜丸的手工自制技术

     33、各种常用软膏的配制妙法

     34、胃肠病的针刺疗法

     35、胃肠病的拔罐疗法

     36、胃肠病的放血疗法

     37、胃肠病的膏药贴敷疗法

     38、胃肠病背部俞穴注射疗法

     39、胃肠病的按摩疗法

     40、胃肠病的刮痧疗法

     41、胃肠病的饮食疗法

     42、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43、养胃合剂的制作技术

     44、结肠炎口服液的制作技术

     三、专家介绍:

     张文义: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客座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执业医师,国家一级针灸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著名胃肠病、疼痛病、偏瘫康复专家,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发明人。曾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卫联康复医学研究院、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华佗培训学校教授,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名誉院长、业务院长,河南省鲁山县博爱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鲁山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现任世届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技术顾问。

     同时,早在1969年-1973年,20多岁的张文义教授就在河南省裴城医院埋线科,专业从事穿线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哮喘等病,患者遍及各地,震动全国。又是直肠点滴疗法、平行针埋线疗法、肛门注药疗法、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创始人。

     公开出版医学专著17部。主编《中西医结合论治疑难病》、《直肠点滴疗法与平行针药线植入技术》、《无防腐剂口服液与张文义八字针法》、《中医临床荟萃》、《疼痛病临床指南》、《内病外治临床指南》、《八字针法临床指南》、《中医诊法大成》、《胃肠病临床指南》9部。主审《中医论治奇难杂症》、《中医临床精要》、《养生秘诀》3部。作为副主编参编5部,均由国家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获得地级中医二等科技成果奖两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8篇,均为第一名。以上成绩,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鲁山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对其成就作了特别报道。主要业绩载入《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中国民间名医大全》、《鲁山年鉴》等多部书中。2003年《中国红十字报》以“中华名医”称号向全国报道。18年来,在北京共培训在职医务人员28000余人,学员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瑞士、韩国、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四、招生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张文义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此疗法。

     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六、时间:2016年9月06日—9月11日(06日报到) 北京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3800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以下为中推9月份课程安排表,新老学员请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放大观看,如有疑问请咨询:185 1442 5311(电话/微信)

    

     前去参加中推学习班的新老学员们,请打电话与我确认报道日期及地址,以免有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编微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仁康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