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的长寿“开关”,90%的人不知道!
2016/9/4 仁康棠

    

    点击“仁康棠”免费订阅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仁康棠 免费关注。服务网址:www.zhongyi3158.com 中推医学教育网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微信:185 1442 5311(王辉)

     投稿和合作QQ:263 864 1667

     编者按

     《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肉”。说明灸的效果超过食用鲜美的山珍海味,能够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灸法之所以能保健,主要是因为它能温补助阳,温益脾肾,并且艾灸优点是疗效快,每次施灸时间短,适合在家里自我保健。

     今天汤立新老师就来介绍肚子上有哪些穴位有治疗和保健作用~~

     《素问》云:“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中医认为,常灸肚脐下的关元和气海穴,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近代研究也表明,艾灸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保健强身作用。

     “治未病”思想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而保健灸就是中医防病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我们应该灸哪些穴位来进行养生保健呢?关于保健穴,我国古代很早就有记载,总结起来就是常灸关元、神阙和气海,虽不能保长生不老,但也能让您益寿延年。

     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我们首先来讲讲神阙穴。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的肚脐眼,从文字上来看,“神阙”就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因为在中国只有最重要的才会封之为“神”。

     艾灸神阙穴可以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五淋、妇女不孕等疾病。如需治疗疾病,可以每天灸一次神阙穴,每次20~30分钟,十天以后休息三到五天,然后再做下一轮艾灸。如果只是单纯保健,一个月只灸一次就可以了。

     灸神阙的方法有很多,如温和灸,就是平躺在床上,用艾条直接熏烤神阙穴,艾灸时艾条燃烧端要离皮肤约三厘米左右,这样既可以让热力传到皮肤深层,又不会烫伤皮肤。

     有人觉得老拿着艾条手臂会很累,您也可以用艾灸盒来做艾灸。使用艾灸盒时,首先要选好部位,系好松紧带,用松紧带固定灸盒两边的底袢,将艾条点燃后插入顶管中(内有不锈钢弹簧片挟持),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合的温度。

     多孔灸盒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火头或按相应的孔穴插入艾条。调节温度时,应将盒体倾斜,调节后,再将盒体放正,以避免细小火星直接透过金属网。

     除了艾条灸,还可以使用艾炷灸法。神阙穴的艾炷灸只能选择隔物灸,最常做的就是隔盐灸。首先把盐填在肚脐里,把艾炷点燃后放在盐上面进行艾灸。

     要注意的是盐铺面要大一点,艾炷不能做的太大。因为盐遇到热会熔化,所以要注意经常换新盐。如果怕烫伤,也可以在盐上搁一片姜片,再在姜片上放艾炷,这样就更安全了。

     延年益寿之气海和关元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地方(图1)

     取穴时可以用横指同身寸取穴(一定用本人的手),首先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横纹为标准,这四指的宽度为3寸。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气海穴了。

     气海的位置是脐下一寸半(图2)

    

     (图1)

    

     (图2)

     气海穴,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穴是全身的气聚集的地方,所以气海是个补气特别好的穴位。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都可以艾灸气海。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气虚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上楼就喘,上两层楼就走不动了,就说明这个人是气不足,也就是气虚。气虚的人可以灸气海穴,不但可以补气,还有行气调气的作用。

     灸气海不光可以治疗气虚,还可以治疗气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乱,比如有些人老打嗝(呃逆),就是气乱的表现。为什麽会出现呃逆呢?

     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现气机逆乱,主要表现有烦燥、易怒,这也属于气机不畅,这种情况也可以灸气海穴。

     气海穴再往下一点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的作用和神阙穴有点像,都是温中补阳的穴位。但神阙穴温中的作用更强,适合治疗胃肠疾患,而关元穴补肾阳的作用更强。肾阳虚的病人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肾阳虚的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腿痛,或者腰酸、没劲;男性肾阳不足的话,性功能可能就会有问题。很多年轻女性有月经不调的烦恼,也可以通过灸关元穴来调理。

     有些人会觉得找这两个穴位还是很困难,那怎么办呢?可以在肚脐所在的人体腹部正中这条线上进行艾灸,这样三个穴位就都可以灸到了。在灸的过程中哪个位置感觉最热,就可以在这个穴位上多灸一会。

     中医讲穴位的使用时,有一个原则,叫离穴不离经。就是说,在用针刺治病时,找穴位要很准确;但是做灸疗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在穴位所在的那个点上,只要在穴位所在的那条线上面施灸就行了。

     脾胃不好灸中脘

     中脘穴的位置在上腹部,此穴在脐上四寸的位置。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然后找到胸骨柄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即为此穴。

     胸骨柄下端到肚脐这一段是八寸,中点也就是脐上四寸就是中脘穴了(图3)。

    

     (图3)

     艾灸中脘穴有什么功效呢?艾灸中脘穴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中脘穴的位置和胃离的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治疗一些脾胃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等。此外对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

     艾灸肚子的注意事项

     艾灸时,首先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做艾条灸时要隔一段时间就抖一下燃烧端的灰烬;做艾炷灸时要及时更换艾炷。另外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定要护住刚灸完的位置。因为刚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热,毛孔就打开了,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寒气就很容易进入到体里,这样反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了。

     关于举办“张文义六四脉诀临床应用及胃肠病特色疗法、

     中药炮制、蜜丸制作、膏药配制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一、六四脉诀介绍:

     六四脉诀是指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两手共六部脉。每部脉按浮、沉、迟、数四种脉象进行阐述,全用歌诀形式表达,便于临床使用。并结合五行生克关系,恰当的选方遣药。融脉、证、方、药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脉、证、方、药全具的诊脉法。切脉知病,方药即出。易诵易记,得心应手。是张文义教授50年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用之无不灵验。也是对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内科、外科、妇科等书籍精华的临床浓缩。一诀在手,妙行天下。

     二、授课内容:

     1、什么叫做六四脉诀?

     2、六四脉诀与其他脉诀的区别

     3、六四脉诀的优点

     4、六四脉诀的特征

     5、六四脉诀的诊病要点

     6、六四脉诀的注意事项

     7、心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8、心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9、心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0、心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1、肝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2、肝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3、肝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4、肝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5、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6、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7、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8、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19、肺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0、肺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1、肺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2、肺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3、脾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4、脾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5、脾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6、脾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7、命门脉浮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8、命门脉沉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29、命门脉迟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0、命门脉数的脉象特点、主病及方药

     31、常用中药的简易炮制方法

     32、各种蜜丸的手工自制技术

     33、各种常用软膏的配制妙法

     34、胃肠病的针刺疗法

     35、胃肠病的拔罐疗法

     36、胃肠病的放血疗法

     37、胃肠病的膏药贴敷疗法

     38、胃肠病背部俞穴注射疗法

     39、胃肠病的按摩疗法

     40、胃肠病的刮痧疗法

     41、胃肠病的饮食疗法

     42、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43、养胃合剂的制作技术

     44、结肠炎口服液的制作技术

     三、专家介绍:

     张文义: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客座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执业医师,国家一级针灸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著名胃肠病、疼痛病、偏瘫康复专家,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发明人。曾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卫联康复医学研究院、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华佗培训学校教授,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名誉院长、业务院长,河南省鲁山县博爱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鲁山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现任世届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技术顾问。

     同时,早在1969年-1973年,20多岁的张文义教授就在河南省裴城医院埋线科,专业从事穿线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哮喘等病,患者遍及各地,震动全国。又是直肠点滴疗法、平行针埋线疗法、肛门注药疗法、八字针法、六四脉诀的创始人。

     公开出版医学专著17部。主编《中西医结合论治疑难病》、《直肠点滴疗法与平行针药线植入技术》、《无防腐剂口服液与张文义八字针法》、《中医临床荟萃》、《疼痛病临床指南》、《内病外治临床指南》、《八字针法临床指南》、《中医诊法大成》、《胃肠病临床指南》9部。主审《中医论治奇难杂症》、《中医临床精要》、《养生秘诀》3部。作为副主编参编5部,均由国家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获得地级中医二等科技成果奖两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8篇,均为第一名。以上成绩,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鲁山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对其成就作了特别报道。主要业绩载入《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中国民间名医大全》、《鲁山年鉴》等多部书中。2003年《中国红十字报》以“中华名医”称号向全国报道。18年来,在北京共培训在职医务人员28000余人,学员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瑞士、韩国、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四、招生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张文义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此疗法。

     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六、时间:2016年9月06日—9月11日(06日报到) 北京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3800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以下为中推9月份课程安排表,新老学员请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放大观看,如有疑问请咨询:185 1442 5311(电话/微信)

    

     前去参加中推学习班的新老学员们,请打电话与我确认报道日期及地址,以免有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编微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仁康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