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常见病的穴敷法,简单实用开思路,推荐收藏
2016/9/9 仁康棠

    

    点击“仁康棠”免费订阅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仁康棠 免费关注。服务网址:www.zhongyi3158.com 中推医学教育网

     仁康棠=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微信:185 1442 5311(王辉)

     投稿和合作QQ:263 864 1667

     穴敷疗法应用广泛,受到历代医家青睐。本篇是从李今庸先生书中精选的50种常见病的穴敷法,简单实用开思路,推荐收藏~

     感冒

     处方:白芥子、薄荷各适量,鸡蛋两个;

     穴位:神阙、大椎、涌泉;

     方法:将白芥子、薄荷研细,取鸡蛋清调药,敷贴神阙、大椎及涌泉穴。此治风寒感冒。

     处方:淡豆豉30g,连翘15g,薄荷9g,葱白适量;

     穴位:风池、大椎;

     方法:将前三味药混合研细过筛,用药20g,加入葱白适量,捣融如膏,敷贴风池、大椎穴,再以冷水滴药膏上,覆以纱布。此治风热感冒。

     咳嗽

     处方:瓜蒌大者1枚,贝母50g,青黛15g,蜂蜜120g;

     穴位:肺俞、大杼、后溪;

     方法:先将贝母、青黛混合碾为细末,再放连籽、皮的瓜蒌捣融,放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入以上三味药,调和如膏状,分别摊贴在肺俞、大杼和后溪穴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此用于干咳、久咳、热咳等证。

     处方:白芥子18g,吴茱萸18g,麻黄6g,白凤仙花全草1株;

     穴位:肺俞、膻中、涌泉;

     方法:前三味药研细末,凤仙花捣融,用酒共调匀,敷贴在肺俞、膻中、涌泉穴处,外用纱布扎紧及胶布固定。此用于寒咳。

     哮喘

     处方:老姜9g,麻黄4.5g;

     穴位:膏肓、大杼;

     方法:二味煎取浓汁,再用浓汁熬膏,将药膏摊在狗皮膏上,敷贴背部膏肓、大杼穴。

     处方:白矾30g,面粉、醋各适量;

     穴位:足心;

     方法:将上三味和匀做成小饼状,敷贴患者两足心,布包一昼夜。

     处方:白芥子45g,半夏9g,轻粉6g;

     穴位:天突、肺俞;

     方法:三味药共研细末,取少量,用蜂蜜调敷天突、肺俞穴。

     中暑

     处方:鹅不食草适量;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晒干,研为细末,装入磁瓶内,用蜡封口备用。每用时,取药末约0.5g,放入鼻孔中。此治感冒暑湿证。

     处方:田螺3枚,青盐1g;

     穴位:脐下;

     方法:田螺捣烂,入青盐,摊成膏,敷于脐下1寸处。此治暑证二便不通。

     呕吐

     处方:白矾、面粉各适量;

     穴位:涌泉;

     方法:白矾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敷贴于涌泉穴。此治热性呕吐。

     处方:吴茱萸(炒)30g,生姜1块,香葱10余根;

     穴位:脐腹;

     方法:上三味,共捣成饼,蒸热敷贴在脐腹处。此治寒性呕吐。

     呃逆

     处方:皂角末1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用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鼻孔中,得嚏即止。此治突呃不止证。

     处方:姜汁、蜂蜜各等量,丁香10g;

     穴位:中脘、阴都;

     方法:上三味,共捣如膏,取之敷于中脘、阴都穴。1日换药1次。此治久呃不止证。

     泄泻

     处方:丁香2g,肉桂1g;

     穴位:神阙;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以水调和,做成黄豆大药丸,放在肚脐神阙穴上,外贴普通膏药固定。

     便秘

     处方:大黄末10g,芒硝40g;

     穴位:脐部;

     方法:上二味,用适量黄酒调和,涂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熨10分钟左右。

     处方:白矾末20g;

     穴位:脐部周围;

     方法:上一味,先做一纸捻,围在脐周,将白矾末放于其中,用冷水慢慢淋湿白矾末。

     处方:葱白(连须)10g,生姜10g,淡豆豉10g,食盐5g;

     穴位:脐部;

     方法:上四味,共捣烂如泥,制成饼状,烤热,趁热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眩晕

     处方:嫩茶叶6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研为极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鼻孔中。1日数次。

     失眠健忘

     处方:吴茱萸9g,米醋适量;

     穴位:涌泉;

     方法:吴茱萸捣烂,用米醋调成糊状,敷贴双足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处方:酸枣仁适量;

     穴位:耳穴神门、皮质下、心、肾、脑点;

     方法:用开水将酸枣仁浸泡去外皮,分成两半,以酸枣平面贴在直径约10mm的圆形胶布中心备用。选耳穴,每次1-2个,将药贴压于穴上,并按揉1-2分钟,每日数次按揉。3-5日换药一次,4次为1疗程。

     汗证

     处方:何首乌适量;

     穴位:神阙;

     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水调成膏状,贴敷神阙穴,用纱布固定。此用于自汗证。

     处方:五倍子(蜜炙)、枯矾各等份,乳汁适量;

     穴位:肾俞;

     方法:上二味药混合研细末,过筛,加入乳汁调和成膏,取10-15g药膏,敷于肾俞穴,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此用于盗汗证。

     吐衄

     处方:大蒜2个;

     穴位:足心;

     方法:大蒜2个,捣为泥,敷贴双足心,4小时敷1次,连续敷贴。此治吐血。

     处方:白及15g;

     穴位:印堂;

     方法:上一味,研为细末,用冷水调和,涂敷两眉之间印堂穴,以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此治鼻衄证。注意:治疗期间忌喝酒。

     水肿

     处方:针砂、猪苓、生地龙各9g,甘遂10g;

     穴位:脐部;

     方法:上四味,先将针砂加食醋煮数沸,取出炒干,再同猪苓、地龙共研为细末,用葱汁调和,做成饼状,贴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1日换药2次。

     癃闭

     处方:独头大蒜1个,山栀子6g,食盐60g;

     穴位:脐部、阴囊;

     方法:共捣为末,加清水调和,敷于脐部,若小便不通,再加敷阴囊部位。

     遗精

     处方:硫黄、丁香、胡椒、杏仁各10g,麝香少许,红枣肉20g;

     穴位:脐中;

     方法:上六味,共捣研如泥,做成黄豆大药丸若干粒。每用时,取一丸放在脐中,外用纱布固定。

     处方:五倍子(炙)15g,煅龙骨15g;

     穴位:脐中;

     方法:共研末,唾液调糊为丸,如龙眼核大。用时纳入脐中,外以布扎。3日1换,久用有效。

     面瘫

     处方:皂角(去皮)1500g;

     穴位:地仓、颊车;

     方法:上药研末,用陈醋调成膏状,敷贴面部穴位地仓、颊车,左侧病患贴右边穴,右侧病患贴左边穴。药干燥后换掉再敷。

     头痛

     处方:葱白、薄荷各等份;

     穴位:太阳、眉心;

     处方:用开水泡上药,后贴于双侧太阳穴及眉心处。此用于风热感冒头痛。

     处方:川芎、芒硝各1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患者鼻孔中。此治偏、正头痛。

     胸痹

     处方:丹参、川芎各适量;

     穴位:A组:心俞、巨阙、内关、上巨虚;B组:厥阴俞、中脘、间使、足三里;

     配穴:偏于气滞者加肺俞、气海,偏于血瘀者加膻中、膈俞,偏于寒凝者加关元、命门、中极,偏于痰浊壅盛者加太白、丰隆;

     方法:将中药丹参、川芎各适量,制成粟粒大小的药丸2粒,贴在7mm×7mm的二氧化锌橡皮膏上。每用时,将膏药贴于所选穴位上,隔日贴药1次。

     腹痛

     处方:葱白(连须)7个,胡椒适量,枯矾6g;

     穴位:脐部;

     方法:上三味,共捣烂,用乳汁调和,做成饼状,敷在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此治寒积腹痛。

     处方:老生姜60g,豆豉15g,葱头(连须)3根;

     穴位:脐中;

     方法:上三味,共杵成药饼,烤微热,贴脐中,布扎12小时。此用于便秘腹痛者。

     处方:川楝肉30g;

     穴位:肛门;

     方法:上一味,用酒浸泡1小时左右,取出,用干净纱布包裹,塞入肛门内。此治虫积腹痛。

     痹证

     处方:吴茱萸16g,大蒜1头;

     穴位:足心;

     方法:上二味,共捣烂,取药包患侧足心。1日1次。

     坐骨神经痛

     处方:马钱子、乳香、没药、麻黄各250g;

     穴位:阿是穴;

     方法:上四味,共研为细末,加蜂蜜调成膏状。每用时,取膏药适量敷于痛点阿是穴,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三叉神经痛

     处方:马钱子、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等份;

     穴位:太阳、下关、颊车或阿是穴;

     方法:上五味,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用时,取药末适量,以黄酒或醋调成膏状,敷贴在穴位上,外用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痛经

     处方:食盐(研末)300g,生姜120g,葱头1握;

     穴位:阿是穴;

     方法:上三味,先将姜、葱洗净,后共炒热,温熨腹部痛处阿是穴。

     经闭

     处方:红花50g、食醋200ml;

     穴位:鼻孔;

     方法:上二味,一同煎煮,趁热熏蒸患者鼻孔。

     崩漏

     处方:蓖麻叶1张;

     穴位:头顶;

     方法:上药捣烂,包在患者头顶上。1日换药1次,可止血。

     处方:艾叶适量;

     穴位:隐白;

     方法:上药捣烂,加热,敷贴隐白穴。1日换药1次。左右穴同时使用,也可交替使用。

     胎位不正

     处方:鲜生姜适量;

     穴位:至阴;

     方法:上一味,捣成泥状,用生姜泥分别敷贴双侧至阴穴,外用塑料薄膜包裹。每日贴1次,可连续用2-3日。

     乳痈

     处方:生半夏1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研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药末少许,放入患者鼻孔中。

     处方:生南星1粒;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捣烂,用细纱布包裹成花生米大小的药栓,塞入一侧鼻孔中,当鼻内有热辣感即取出,塞入另一侧鼻孔中。

     乳缺

     处方:麦芽、芒硝各等份;

     穴位:乳房;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备用。每用时,将药袋贴敷乳房上,湿则另换1药袋,交替使用。

     小儿惊风

     处方:天南星1个,全蝎1条;

     穴位:囟门;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用唾液调和成膏状,敷涂于患儿囟门上。抽搐止则停用。若抽搐未止,则继续敷涂。此用于小儿急惊风。

     处方:胡椒、栀子各7粒,葱白7根;

     穴位:心窝;

     方法:上三味,共捣研烂,加细面,以鸡蛋清调和成泥状,摊在布上,贴于心窝处。此治小儿慢惊风。

     小儿泄泻

     处方:五倍子、吴茱萸、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份,冰片或麝香少许;

     穴位: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

     配穴:吐乳加内关,发热加大椎,久泻加脾俞、肾俞、大肠俞;

     方法:前五味,共研极细末,加冰片或麝香少许,用油膏调成黄豆大药丸。取药丸贴敷穴位,盖以伤湿膏。1日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小儿积滞

     处方:胡椒、公丁香;

     穴位:肚脐;

     方法:上二味,研细末,以水调和成饼,贴敷肚脐,24小时更换1次。

     小儿顿咳

     处方:阿魏6g,膏药1张;

     穴位:天突;

     方法:将阿魏放膏药上,敷贴天突穴。

     小儿发热

     处方:铅粉30g,酿酒小曲10枚;

     穴位:胃口及手心、足心;

     方法:以鸡蛋清调水粉,略稀,涂小儿胃口及两手心。复以酒曲研烂,用热酒和做二饼,贴两足心,用布扎之。

     小儿夜啼

     处方:陈茶叶适量;

     穴位:脐上;

     方法:将茶叶嚼烂后,捏成小饼状,敷贴在患儿脐上,外用棉花盖上扎好,10分钟后即可停止。

     小儿尿床

     处方:五倍子30g;

     穴位:脐部;

     方法:上味药,研为细末,用唾液调和,分做成6块药饼。临睡前取药饼一块置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丹毒

     处方:硝石、白面各10g;

     穴位:足心;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用井水调和成糊状。临睡时涂于足心,外以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

     湿疹

     处方:白芷、白及、白枯矾、黄柏、硫黄各25g;

     穴位:阿是穴;

     方法:上五味,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若湿疹未流水或未溃烂,取药末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部阿是穴处;若湿疹已流水或溃烂,取药末直接撒于患部阿是穴处。每日换药1次,病甚者可每日换药2次。

     扭伤

     处方:大黄粉、生姜汁各适量;

     穴位:阿是穴;

     方法:上二味,混合调匀成膏状,备用。每用时,将药膏平摊在扭伤处阿是穴,覆盖油纸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润,再用纱布、胶布等固定。敷12-24小时,若未愈者,再敷之。

     目赤肿痛

     处方:决明子适量;

     穴位:太阳;

     方法:上一味,炒,研细末,以茶调敷太阳穴,干则易之。

     鼻渊

     处方:独头大蒜2粒;

     穴位:足心;

     方法:上一味,去皮,切成薄片,贴于两足心,外用纱布固定。

     处方:黄木香花50g;

     穴位:头顶百会;

     方法:上一味,铺于头顶百会处,外用纱布固定。

     咽喉肿痛

     处方:绿豆粉30g;

     穴位:颈项;

     方法:用鸡蛋清调绿豆粉成膏糊状,敷贴在双侧颈项处。每日用药1次。

     牙痛

     处方:苍盐(炒)12g,青黛1.5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牙痛一侧的鼻孔中。

     处方:全蝎21个,五倍子15g,蝼蛄6个;

     穴位:太阳;

     方法:上三味,共研为细末,用葱汁调和成膏,摊在纸上,贴敷在牙痛一侧的太阳穴上。

     鸡眼

     处方:鸦胆子仁10粒;

     穴位:阿是穴;

     方法:将鸦胆子仁捣烂如泥,备用。用药时,先用温热水泡脚,后剪去鸡眼上的硬皮,涂少许药泥于胶布上,贴敷在患部阿是穴上,外固定之。5-7日换药1次。

     冻伤

     处方:萝卜1个,麻油适量;

     穴位:阿是穴;

     方法:在萝卜中间挖一个圆洞,将麻油倒入洞孔中,再将萝卜烧热,待麻油开滚后,即倒出备用。用治时,用无菌棉球蘸萝卜油涂敷患处阿是穴。每日2-3次。

     烧烫伤

     处方:大黄、地榆、黄柏各等份;

     穴位:患处;

     方法:先将地榆、黄柏加油熬煮,后加入大黄,待药熬成焦黄色,去渣待冷将纱布浸泡其中。用药时,取浸泡药油之纱布,包敷患处。

     面部色斑

     处方:白及、白芷各6g,白蔹4.5g,白附子6g,白丁香4.5g,密陀僧3g;

     穴位:患部;

     方法:上六味,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用时,先净患部,再取药末少许,以鸡蛋清或白蜜调成膏状,涂敷患部,次晨洗去。

     痤疮

     处方:黄芩、黄柏、红花、硫黄各等份;

     穴位:患处;

     方法:上四味,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药时,取药末适量,以清水调为糊状,涂敷患处。

     狐臭

     处方:佩兰叶9g,滑石12g,枯矾6g;

     穴位:腋窝;

     方法:上三味,共研末。用药时,将药末敷于腋窝中,用绷带包扎之。3日换药1次。

     脱发

     处方:芫花、红花、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川椒各3g;

     穴位:阿是穴;

     方法:上六味,共研为细末,放入适量75%乙醇溶液或白酒中,浸泡一周左右,过滤取汁,备用。每用时,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部阿是穴处,擦至头皮发红为度。每日1-2次,1个月为1疗程。

     烟瘾

     处方:丁香、肉桂、谷氨酸钠各等份;

     穴位:甜味穴;

     方法:上三味,共研末,装瓶备用。每用时,取药末0.5-1g,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加少许白酒做成药饼,贴敷于手腕甜味穴,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

     瘦腿|姚君弘均衡整膜疗法视频|均衡整膜疗法培训

     上眼睑下垂|姚君弘均衡整膜疗法视频|均衡整膜培训

     面部矫正|姚君弘均衡整膜疗法视频|均衡整膜疗法培训

     姚君弘-均衡整膜疗法视频集锦

     均衡整膜疗法班9月14北京开班

     报名即送内部讲义

     特别提醒均衡整膜疗法班9月北京开班,加微信:18514425311领取姚君弘老师均衡整膜疗法相关视频!最新培训信息下期均衡整膜-徒手整形班将于9月在北京中推开班,预交500学费即可领取内部讲义!,预约:18514425311(微信也是此号),如需加入微信群的朋友,可加微信后留言。本班重点讲授面部微整、局部塑型、部分疼痛及内科疾病的治疗和调理等,内容丰富!预交500元即可报名领取内部讲义提前预习,可免费试听半天,满意后再交费,期待您的参与!温馨提示每次免费试听名额仅限10人,名额有限,预约从速,预约热线:18514425311(微信同号)

     均衡整膜疗法--是建立在体态、体姿的文化内涵之上,以如何辨识失衡,如何形成符合手法治疗机制的整体均衡的美容观,如何达到既调整体内的平衡,又达到了美容的目的,由内而外调整人体平衡!

     ▲探求徒手美容技法背后的文化内涵;

     ▲思考徒手美容技法的发展愿景;

     ▲发掘徒手美容技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尽其精微,乃至广大,重视细节!

     各位同仁,您在临床治疗中或为客户调理时会经常或者偶尔遇到“反弹”现象吗?比如鼻子歪了,为什么正回来了,过几天又再回去?皱纹去掉了,为什么又回来了?病痛解除了,为什么很快又犯了?为什么???

     因为您可能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表面现象”,实际上,体表的偏歪或病态不是孤立的,解决表象的问题,关键在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当我们外部表象出现问题时,实际上是我们内部系统在“求救”!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把外部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只会造成内部系统的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建议您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由内而外解决方案---姚君弘.均衡整膜疗法!

     美容已成为目前手法界所关注的一个时尚话题,均衡美容是建立在体态、体姿的文化内涵之上的,是以如何辨识失衡,如何形成符合手法治疗机制的整体均衡的美容观,如何达到既调整体内的平衡,又达到了美容的目的,是当今世界美容界思考的研究的课题!

     01首先让我们了解下外臓和内臓:

     外臓:人体颜面、四肢、躯体、关节

     内臓:五脏六腑

     外臓与内臓的关联:外臓硬,内臓硬;外臓歪,内臓歪。

     连接外臓与内臓的核心是脊柱关节,骨盆、四肢关节和伸展肌群。

     外臓的复柔平衡可以松缓内臓的褶皱和偏歪,可以缓解内臓的病症,消除外臓形态学的病因。

     重点提示:综上所述,我们在关注外表偏歪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内脏的不平衡,所以,调整时应该首先纠正内脏的不平衡!均衡整膜疗法首先解决的就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

     02自我检查:颜面、全身,可通过镜子自查。

     1、自行观察,如耳朵的左右水平,左右的乳头水平,鼻筋是否笔直,两肩的水平两足、两腕的长短……。身体的左右水平直线。

     2、闭上眼睛,做原地踏步60 ~70次,当人体向右偏歪时,往往是右肩低于左肩,性格内向、郁闷,食欲一般;左侧偏歪者,则左肩低于右肩,食欲旺盛,性格开朗。骨骼偏歪会对间脑带来负面影响,骨骼恢复平衡后,间脑(丘脑)的机能也能得到恢复。

     03分析疾病的起因:

     手法医学主要研究的是因平衡性缺失(形态偏歪,重心偏歪),因可动性缺失(活动范围受限)因强弱性缺失(肌肉的形态、肌力)和因上述原因引起的内臓的机能性失调相关的病证的机理。

     1、平衡性缺失的病机大多与颈椎的轴向性失稳,导致椎动脉的功能下降和肋骨的移位有关。

     2、可动性缺失多与机体的慢性(过度)疲劳,导致颈、腰椎关节失稳有关。

     3、强弱性缺失多与胸锁关节(胸锁乳突肌),C7,T8(腹直肌)、L3(腓肠肌)、颅骨(竖脊肌)等部位肌力的弱化、肌肉的僵硬、短缩有关。

     4、机能性失调多与精神压力、紧张、各种慢性病、慢性疲劳等各种病因,引起的间脑机能失调、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引发人体平衡的失调有关。

     04均衡整膜疗法观察的主要项目

     1、颜面:枕骨一侧低陷的颜面也会出现相应的偏歪。鼻子的偏歪与骨盆向同侧的外展有关。长短脸即两侧(颧骨下线至下颌骨中线进行对比,短的一侧易见面颊虚肿、面部软绵绵的感觉,主要与牙齿咬合不良有关,还与下耻骨有关连。

     2、上肢:仰卧,凡肩部向前回旋,大多会出现拇指侧小臂屈曲肌紧张,向体侧屈曲幅度变小。将双手中指指甲相触,拉向头顶部患侧的手腕弯曲时,挠侧(肺经)线上会有紧张感。上肢伸展检查:仰卧双手与肩同宽抬至头顶侧,凡肘伸直出现偏歪,疼痛、抵抗,长短不一者为异常。

     3、站姿观察:两脚并齐闭目,全身放松,观察患者身体晃动的情况。

     4、坐姿观察:检查天柱穴右侧有压痛、凹陷等异常。左右上天柱听诊器检查,右侧有“洒洒”的杂音。皮肤温度计检查,右侧天柱穴温度高于对侧0.3度,手指叩击右天柱穴呈现钝、低声音。低头颈椎前屈,颈椎、上胸椎触诊,C7向右侧变位。

     5、跪趴观察:跪趴在诊床上容易观察到椎骨侧弯的基本情况。

     05均衡整膜疗法的主干:体态与体姿

     1、体态:体态是手法临床诊断和调整治疗的切入点和依据。

     体:是指有正常思维和活动能力人体的骨骼、关节、肌肉和皮肤等体表的组织器官;

     态:是即动态,分为整体的动态与局部的动态两个部分。

     整体动态:如左右两侧的肢体关节活动范围不一致等。

     局部动态:如两侧腹直肌、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张力是否一致,皮肤的颜色,形态、感觉知觉和弹性是否正常等。

     2、体姿:是指人体的习惯姿态,包括了坐姿、站姿、卧姿和动姿等。直接反映出体内的状态和状况。

     3、体姿、体态的12个种类:F1、F2头脑型;F3、F4消化器型;F5、F6泌尿器型;F7、F8呼吸器型;F9、F10生殖器型;F11、F12循环器型。

     如需可加微信:18514425311,加入时注明:深入了解均衡整膜疗法

     0612种体姿的内容

     1、概念:

     部位:脊柱、骨盆和肋骨。

     形态:与体态失衡相关的脊柱关节的变位,主要有向左、向右变位,以及 向前、向后变位。骨盆的变位,主要表现在骨盆的向左侧倾斜、向右侧倾 斜或向前、向后倾斜;肋骨的形态,则主要表现在肋骨的膨起(桶装胸) ,肋骨的收缩(扁平胸)等。

     分类:12种体态按内臓病证可分为六类分别是:头脑型:F1、F2。消化器型:F3、F4。泌尿器型:F5、F6。呼吸器型:F7、F8。生殖器型:F9、F10。循环器型:F11、F12。

     2、12种体姿、体态的重心偏歪的特点:

     F1的脊柱向前变位,骨盆前移;

     F2的脊柱向后变位,骨盆后移。

     F3的脊柱向左偏歪,骨盆向左侧倾斜;

     F4的脊柱向右偏歪,骨盆向右侧倾斜。

     F5的骨盆出现左前而右后的回旋;

     F6的骨盆出现右前而左后的回旋。

     F7的肋骨呈现的伸展,胸廓呈桶装,骨盆后移,臀部凸起;

     F8的肋骨的缩小,胸廓扁平小,骨盆前倾。

     F9的骨盆出现了内旋;

     F10的骨盆则呈现外旋。

     F11的骨盆会呈现外转(骨盆前倾);

     F12的骨盆会呈现内转(骨盆后倾)。

     3、12种体态关联的脊柱

     F1多见L1或L5的向前变位(头脑系统),

     F2多见L1或L5的向后变位。

     F3多见L2向左偏歪,(消化系统)

     F4多见L2向右偏歪。

     F5多见L3左侧横突向前变位和位移,(泌尿系统)

     F6多见L3左侧横突向后变位和位移。

     F7多见L1或L5变位 (呼吸系统)

     F8多见L1或L5变位。

     F9多见L4旋转变位。(生殖系统)

     F10多见L4旋转变位。

     F11多见L3和L4椎的变位(循环系统)

     F12多见L3和L4椎的变位。

     区别主要根据所属的系统不同。

     07均衡整膜疗法常用的调整“十法”

     1、按压法 (平衡的缺失) 用无痛感觉的力度对关节进行按压,按压时重心会向按压一侧移动。按压法并非改善运动系统的机能,而是通过对血管、心臓的作用,达到对自主神经的调整、激发肌肉、内臓的机能,进而达到调整失衡治疗疼痛或美容的目的(头部囟门调整法、四肢经穴调整法)。

     2、屈曲法 (强弱性缺失)对关节进行最大活动范围内的屈曲调整,但不可用力过度。可使运动系统活动机能紧张状态得以舒缓,使原本弱化的肌群通过屈曲、对抗力学与运动力学,已促使人体肢体恢复到如柳枝般柔和的正常状态。

     3、伸展法(可动性缺失)促使肢体可动性机能恢复正常。重点是对足踝关节的伸展,对足跟腱的伸展,可以通过足部向上传导,达到柔化僵硬肌肉的作用。伸展关节可以对脑神经、脊髓神经、自主神经、骨盆神经等神经系统有安定的作用,可使颅骨恢复到正常状态,对脑中枢有安定作用,可调整内臓的机能。

     4、叩击法 (恢复骨骼的平衡)轻柔、轻度地对一侧进行叩击,可恢复叩击侧的骨骼平衡。叩击法有两类需根据病症予以选择使用,一是迅速、力度较强地进行叩击,可使血管收缩而内臓扩张;二是轻柔、轻度地叩击,可使血管扩张,使内臓收缩,叩击可激活肌肉、内臓、血管和淋巴等组织器官的机能。

     5、运动法(安定骨骼、肌肉系统)对发生局部异常的部位,进行运动调整具有对异常部位进行反射性刺激,具有矫正与安定的效果,可对其运动神经进行调整,通过运动力学和抵抗力学的运动,可增进细胞的活化性。适用于对屈曲尚可而伸展不能,或伸展尚可而屈曲不能的关节的调整,主要通过对手腕、踝关节轻度地振动操作,促使机能恢复。或轻度牵拉足拇趾进行回旋,可改善腰2、肝臓、脾臓等组织器官的机能异常。

     6、擦过法(提高脑系统感觉的兴奋性)擦过法是用指尖部轻轻擦过需治疗的部位。擦过法并非要达到该部位的肌肉部位,而是针对皮肤和皮下组织部位。擦过法对脊髓中枢和脑中枢有调整的效果,具有促使硬直的部分复柔,以及镇静的作用。

     7、痛法(觉醒神经系统)当人体神经系统机能低下时,调整时合理地使用疼痛法,可以唤醒神经,而采用远端疼痛刺激法,具有对疼痛治疗的即效性

     8、搔痒法(镇静化兴奋)技法属于擦过法,但要告诉受术者,要采用“搔痒法”对局部进行刺激了,可使兴奋的中枢神经镇静下来。具有即效性,如对胸4椎使用搔痒法,对健忘症有一定的效果,对骶4椎使用搔痒法,可使肌肉轻度紧张,具有调整颅骨形态的作用,对足心轻擦法可以调整枕骨。

     9、体位呼吸腰椎调整法(稳定腰椎、腰肌和骶神经)游标尺测量内外踝宽度,采用适当的体位和呼吸法。具有调整颅骨、脊柱的作用。

     10、体姿重力学调整法

     以上十法需要复合使用。此外,还可以从骶椎对与脊髓神经反射相关的异常状况进行调整

     08均衡整膜疗法特点:

     手法轻柔,没有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操作简单,很多时候不需要施术者动手,仅需患者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动作,配合呼吸即可,适用范围广,不仅可以创造美丽和治疗各类常见疾病,同时可以提升人体自愈机质!

     09均衡整膜疗法适用范围:

     美容、养生、调理、治疗,由内而外调整人体平衡!目前主推两大体系:

     1、美容养生:包括颜面美容、局部塑形、体姿体态调整与恢复、常见病调理等。

     2、疼痛康复:包括各类常见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与治疗。

     均衡整膜疗法--美容养生班(徒手整形班)将于9月14-19日北京中推开班,小班教学,手把手指导,学费12800元,会员立减3000,,,王老师报名热线:18514425311(微信也是此号)。

     ---------------------------------

     徒手整形课程培训班

     学费:12800元(会员立减3000元)9800元

     主讲人:姚君弘

     时间:

     9月14号报到、15号—19号全天上课、练习手法

     (微信报名优惠多多,微信号18514425311

     以下为中推9月份课程安排表,新老学员请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放大观看,如有疑问请咨询:185 1442 5311(电话/微信)

    

     前去参加中推学习班的新老学员们,请打电话与我确认报道日期及地址,以免有误。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编微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仁康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