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哈尔滨的日子|私聊半小时 干货一箩筐
2014/12/14 生活报

    

    

    


     以前嫉恶如仇 如今淡看恩怨

     聊起同行徒弟 变得心平气和

     闲时看书下面 安静当个宅男

     □见习记者 王雪莹 本报记者 周际娜

     □本报记者 王泽源 摄

    

     一件印满花纹的蓝色T恤,一条宽松休闲的牛仔裤,一双黑面白边的潮鞋,与11日一身黑装亮相的“酷帅”造型不同,12日下午,出现在德云社黑龙江分社开业庆典上的郭德纲,玩起了“民族”与“西洋”的混搭风。看到这位“非著名相声演员”的潮装打扮,记者不禁感慨:人家老郭真不愧是相声界的“时尚达人”呀!

     在演出后台,本报记者与郭德纲聊了将近二十分钟,眼前的郭德纲没传说中那么犀利,时而一脸认真,时而插科打诨,睿智也感性。把德云社引进哈尔滨的牵线人、相声名家于浮生也说,郭德纲变了,“以前是别人打他一拳,他立马还回去。现在呢,就像他自己说的,成熟了,很多事都不计较了。”

    

     作为相声演员:

     “我不是相声界的救世主”

     作为当下中国身价最高的相声演员,郭德纲被誉为“相声界的救世主”,甚至有人夸张地盛赞,“他至少让相声晚灭亡了50年”。说起这些评价,郭德纲比较淡定,“这有点言过其实了,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我只是个普通的民间闲散艺人,靠能耐吃饭,说相声就是我的一个工作,跟剃头、修脚、卖报纸一样,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每天好好上班就行了!”

     侯耀文先生曾评价郭德纲,“他一生坎坷,势必会嫉恶如仇”,虽然眼下红的发紫,但这些年,老郭也遇到过不少坎儿,曾与同行对骂,被一些媒体封杀,几位徒弟也相继出走,让他一度深陷舆论的漩涡。“以前,几百人围着我门口骂,我必须得骂回去。现在我累了,没必要那么犀利了。”如今,聊起那些“过眼烟云”,即将要过42岁生日的郭德纲,已没了昔日那股不依不饶的狠劲儿。他感慨,自己岁数大了越来越懒了,不愿意再去争什么,“我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不像从前整天站在悬崖边上,可能随时有人把我推下去,嘿,现在我发现悬崖边上就剩我自己了,他们哪去了?都在悬崖底下待着呢!”

     即便不是“相声界的救世主”,但郭德纲的确带火了相声行业,很多年轻人十分看好这行的“钱景”,争相投奔相声圈。对此,郭德纲颇有微词,他认为相声不是一个投机的行业,老天是最公平的,而且观众是最聪明的。不是谁辞了工作,在网上背两段词儿就能去说相声了。“不要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看到张三说一场赚好几十万,你也想去说相声,他之前饿三十年你怎么不说呢?”在郭德纲看来,相声这行成材率很低,淘汰率又太高,有人从7岁学到50岁了还不成功,但偏偏有人半路转行却惦记着发大财,他叮嘱年轻人,“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做事,千万别太急功近利。”

    

     作为师父:

     “徒弟的人品比能耐重要”

     郭德纲的身边一位朋友曾说过,“如果郭德纲的心结有10分,徒弟离开是8分”,聊起那些出走的徒弟时,郭德纲脸上没有不悦,“就连亲父子都有反目的时候,都这么多年了,也没啥心结了。”郭德纲自认,作为师父他很成功,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让他给捧红了,“即便是离开德云社之后,他们仍要仰仗德云社的余威去找工作。”

     话虽如此,但郭德纲仍忍不住跟记者吐槽:“现在的相声行业虽然有规矩,但实际上没多少人在遵守。举个例子,比如以前相声界有个不成文的行规,师父一旦把某个徒弟开除了,整个相声界没有任何地方敢接纳他。”但郭德纲发现,现在谁要是听说他这儿开除一个人,恨不得全世界都上去哄抢,“这种情况很不好,但这是人家的事,我也管不了。”

     在说起自己的收徒标准时,郭德纲特别强调了徒弟一定要有好人品,“以前,我明知道有的人人品有问题,可我老想着把这人捧红,以为身份上去了,他的人品就能变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现在觉得人品比能耐重要,否则,只会给这个行业增加祸害。”

     在微博上,郭德纲有6000万粉丝,但他却关闭了评论功能,这让人有点意外。老郭把微博比喻成家,关评论好比关门。“虽然关门,邻居还是邻居、亲戚还是亲戚、朋友还是朋友。唯一感到不方便的是贼。偷东西不方便,骂街不方便。”老郭跟记者解释说,“这天下太大了,好多人活得挺不顺利的,即使是跟你无冤无仇的人,也需要有个可以发泄情绪的地方,比如在微博上留个言,骂个街什么,我没必要跟他们对骂,也没必要听他们骂我,关了评论,让他们没处骂去。”

    

     作为父亲:

     “不做靠儿子文凭露脸的家长”

     “人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念书;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作为郭德纲“名言”中的其中一句,这番话在网上广为流传。

     “我不是抨击教育制度,只是看到很多人,上学之后,确实没有变得有文化。你看,我曾经去过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演讲,那里面全是精英啊,可是到了那儿,我没觉得自己没文化啊。”郭德纲告诉记者,“我儿子初三之后,本来我想安排他去国外上学。但孩子不想去,想跟我说相声。当时我就和他说,‘咱家没有别的玩具,书房里有的是书,你先去看看《二十四史》吧。’这不挺好吗?虽然我儿子没有文凭,但我觉得他挺有文化。”

     郭德纲坦言,自己可不是靠儿子有文凭露脸的那种家长,“我是希望郭麒麟能有一门手艺,哪怕是会剃头、会修脚也行,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他也能养活好自己。现在好多家长都太自私,认为孩子有文凭就行,一点也不考虑他们幸福不幸福。我觉得,文凭就好比是一趟旅行,有坐飞机来的,有坐火车来的,有坐客车来的,可是到站之后,老板不管你是怎么来的,关键看你有没有真本事!”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家长,郭德纲的教育方式是属于“粗放式”的,但他对儿子在品德方面的期待颇为传统,“我希望他懂事、懂礼貌,心数正。不要欺负人,但也不要被人欺负。”

    

     作为厨子:

     “我做的炸酱面超级好吃”

     别看舞台上的郭德纲抖“包袱”堪称一绝,但生活中的他却自曝乏味的很,“平时不工作,我就在书房里坐着,写字、画画、玩扇子。”说起书房,那可是郭德纲最钟爱的地儿,他指着十五六平方米的采访间,跟记者炫耀,“我的书房得比这屋大30倍吧。”郭德纲说,他最爱读《清史稿》、《二十四史》这类书,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并饶有兴致地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我发现,上下五千年很多故事都是反复的,只不过演员的名字不一样”。

     古奇、LV、纪梵希……对于这些自己不离身的大牌服装,郭德纲却贼拉认真地说,“我穿的这些衣服,没一件能叫出来是啥牌子的。北京所有大牌店,都知道我衣服尺寸,只要一上新,立马给我打电话。”然而,作为这些时尚店VIP中的VIP,郭德纲也不是啥衣服都能免费穿的,“我也花钱,哈哈。有时候我一出门,人家都说,‘哎呀,你这衣服全世界就一件。’‘我天啊,你这裤子限量版的。’我听了也迷糊,我哪知道这些啊,反正就是人家给我留啥我就穿啥。衣贵洁不贵华。”

     记得郭氏“名言”中还有一句,叫做“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可这个“司机”生活中还真就是一个“好厨子”。“听说您挺爱做饭的,炸酱面做的特别好?”聊到吃,郭德纲一点也不谦虚,“我炸酱面做的不是特别好,是超级好!我做饭也很有一套,当初开郭家菜的时候,厨子都是我给培训的!”既然对自己厨艺这么自信,那在荧屏上和他“一唱一和”的孟非如何呢?“他新开的重庆小面味道挺好 ,那的厨师和原料都是从重庆来的。”说完,郭德纲还狡黠一笑,“我把他都带坏喽,你看他现在主持节目时,风格还挺像我的,原来他挺老实的。”

     如今,作为相声界名副其实的大咖,郭德纲坦言,自己其实也有遗憾的事儿。偶尔,他会怀念起那些坐在街边安静吃饭的日子。“这回来哈尔滨,我在道外看到街边有好多小吃店,我就想啊,这晚上要是能坐下来吃点什么,那得多开心啊!”郭德纲叹了口气,神情落寞地补充道:“我要是真去街边吃,就得给别人添麻烦,到哪都好些人跟着,还得弄个帽子和眼镜啥的,太不方便……”

     前一阵子,网上盛传郭德纲又要当爹了,对此,老郭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神秘一笑,说了6个字:天机不可泄露。

    

     12日下午,郭德纲接受媒体采访时,于谦悄悄退到另外一间休息室,自顾自地燃起一支烟,若有所思地躲在角落里想事儿。“于老师,能跟您聊聊吗?”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于谦乐了,爽快地答应:“行啊,快进来!”

     “作为郭德纲‘背后的男人’,您一直都是这么低调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于谦爽朗地笑起来,“你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但我其实不是低调,是由性格决定的,我只有跟特别好的朋友在一起,才会有说有笑的,平时一般都是寡言少语,不太愿意说话。”

     记者发现,这个不太爱吱声的“捧哏”,身上有股沉静的力量,他的心态看上去也相当平和,既随心所欲,又很善于自娱自乐。记者注意到,于谦的黑色皮夹克里套了一件印有迷宫图案的毛衣,其实他心里早已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活得既简单又明白。“嗐,我这人挺没心没肺的,别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坐边上,想点儿能让自己高兴的事儿,比如想想我的那些动物……”于谦接过话茬儿,自我调侃道。

     提到动物,那可是于谦的挚爱,他从四五岁起就对动物情有独钟。别看是在玩,但于谦老师玩得兢兢业业,他向记者透露,自己在京郊开垦了57亩地,开了间私人动物园,专门用来养他的心头好——绿孔雀、藏獒、猴子、小矮马……

     “我喜欢和动物在一起,互相都很简单。”于谦微微一笑,跟记者摆了摆手,离开了休息区……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