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自驾路是这样炼成的
2014/12/16 生活报

    

     导语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制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请示。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会同两省区和有关专家开展了《规划》的编制工作。2013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规划》,8月国家发

     展改革委印发《规划》,标志着我省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合作对象和开放通道分布,统筹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带布局,形成牡绥、三江、兴安和呼满组团式开放格局。《规划》中多次提到我省绥芬河、黑河、同江、抚远等地应开展特色旅游、跨国旅游,并应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及休闲度假胜地。

    

     刘飞(右)

     □本报记者王晓丁

     截至目前,已经有两批近百名中国人,提前体验了从哈尔滨开车一路北上,穿越我国界江黑龙江,直至俄罗斯腹地的自驾之旅。如若中俄自驾今后成为常态,他们的名字将载入黑龙江旅游的史册。

     2013年9月,一个名为“中国·黑龙江——俄罗斯·贝加尔湖汽车自

     驾游集结赛”的比赛,在国内旅游圈和户外圈引起了热议。虽然是个非常规的国际体育赛事,但召集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还涉及到车辆入关、边检、与俄方沟通等诸多问题,大赛组委会觉得,还是应该找一家专业的服务机构来负责全程的服务工作,于是,2013年初,他们找到了刘飞,那是他刚任黑龙江招商国际旅游公司总经理的第一年。

     踩线之路:

     9天跑完7000多公里

     最多一连开了

     40多个小时

     1996年,刘飞从俄罗斯贝加尔外语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回国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3年后,一口纯正的俄语和丰富的对俄贸易经验,成了刘飞跳槽的资本,当时国内出国旅游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刘飞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项朝阳产业。

     2013年初,当黑龙江省会议展览旅游联合总会的领导说明来意后,已经做了多年会展会议旅游的刘飞也有些发怵,因为至少在黑龙江还没人组织安排过这样大型的跨国自驾活动。“跟哪个部门联系?需要什么手续?如何安排行程?”刚接下任务的几天里,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刘飞的脑子里飞来飞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思考,刘飞给总会提出建议:先去踩点,边走边摸索。就这样,刘飞带领着黑龙江省会议展览旅游联合总会几个负责人,在2013年冰雪尚未消融的4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天一早,7个人开车直奔黑河,出境后,7人一起挤进由阿穆尔州汽车摩托车协会提供的一辆老式海狮面包车内,开启了9天,7000多公里的艰辛采风之旅。在这9天中,他们看遍了集结赛沿途所有的酒店,考察了所有能容纳60人以上的餐厅。每到一地,拍照、沟通、签协议,都是刘飞的事儿,因为,7人中只有他精通俄语。

     “最艰难的是在车上,为了节省踩点时间,我们日夜兼程,最多一

     次连开40多个小时没停车。”刘飞回忆起这段经历,不禁拍了拍那时坐麻的大腿。他告诉记者,这次踩点很细致、很辛苦,但收获颇丰,因为在他心中,这次活动不光是比赛,更像是为开启常态化的中俄自驾游之路做铺垫。

     通关之路:

     没有任何参考数十道手续全靠自己跑

     在采风的路上,全程陪同的阿穆尔州汽车摩托车协会副主席米沙伊尔告诉他,自己接待过很多中国游客,也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自驾出行,对于富有俄罗斯情结的老年人来说,开车到贝加尔湖畔尽情驰骋,将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虽然脑中已经看到中俄自驾前景的美好,但那时刘飞看到的更多是数十道繁杂的通关手续。“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参考,只能自己去跑,碰了壁回来,换条路继续跑。”刘飞告诉记者,因为2013年,10几辆中国牌照的车辆统一过关进入俄罗斯的情况很少见,需要提前很久分别和中俄两国的海关、边检、公证、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协调,每一次沟通协调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清关最麻烦,首先需要交换两国各部门的正式文件,之后要报备相关部门,再进行翻译公证,前后将近1个月的时间。”刘飞说,如果不是中俄双方的政府及各部门大力支持这次自驾活动,仅靠旅行社去分项沟通,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感恩之路:

     各方鼎力支持通往贝加尔湖一路绿灯

     有人曾说,当一个人真正想做一件事儿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他。刘飞慢慢发现,虽然为各种手续东奔西跑,但很多以往没法解决的问题,这次也都迎刃而解,国家政策的支持成了他完成任务最强大的推手。

     “从中俄两国政府,到黑龙江省政府、黑河市政府,再到省旅游局

     、黑河市旅游局等多部门都对活动进行了大力支持,黑河市领导还专门在队伍出发前开了一次协调会,做了多套应急预案。黑河市公安局还调集200余名警力,圆满完成了开幕式各项安保任务。”刘飞说,越到最后,手续办理得越顺利,那时他仿佛看到通往贝加尔湖的路上,一路闪耀着绿灯。

     复杂的手续结束后,接下来的工作顺理成章:筹备通讯设备、全国招募车手、整装待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招募,首届“中国·黑龙江——俄罗斯·贝加尔湖汽车自驾游集结赛”共集结中方赛车11辆,来自中俄两国的3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原本定在7月开启的比赛虽然因黑龙江突发的洪水延期至9月,但完全没有影响报名选手的心情。

     当看着自己的座驾第一次被塔吊吊上货轮时,当自己的车辆第一次接触到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当一辆辆挂着中国牌照的宝马、奔驰、沃尔沃列长队环绕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畔时,选手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而此时没人会留意,在前导车里,那个瘦弱的身影正在为大家沟通下一个目的地。

     对于此次比赛,来自山东的杨大爷老两口给出了自己人生旅途中最高的评价:“旅程虽然辛苦,但是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会开着自己的车,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尽情驰骋,我们做到了,一生难忘。”

     未来之路:

     各部门积极与俄方沟通赴俄自驾有望成常态

     2014年7月,又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缓缓由船上驶下,进入黑河。这支由12台车组成的集结赛车队,自7月9日从黑河出境,经过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历经15天,往返近8000公里,顺利返回祖国。这次的承办方之一依然是黑龙江招商国际旅游公司。第二次在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做中俄自驾集结赛,刘飞已经可以驾轻就熟地完成各种对接、组织工作了。

     “今年,由省体育局出面跟伊尔库斯克州政府联系,操作流程简单

     了很多。”刘飞告诉记者,在今年比赛结束后,他通过黑龙江省会议展览旅游联合总会给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关于两国再次联合举办自驾活动的,与以往比赛不同,他们尝试着以纯旅游的方式进行申请。

     12月15日上午,刘飞再次拨通了滨海边疆区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了解到,这封信已经被送往莫斯科。当日下午,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关于开展中俄自驾游一事,省交通厅正在积极向国家交通运输部报批手续,和俄方积极协调联系,省旅游局也将积极配合和参与。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