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晓雅进舱了,要待100天【加油】
2014/12/20 生活报

    

     导语

     本报一直持续关注的白血病患儿晓雅,在大家齐心帮助下,短短40天时间内获得了43万余元捐款,凑够了进舱需要的费用。19日13时,记者来到病房看望晓雅,她和妈妈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进舱,“我怕在舱里治疗打药,吃什么都得消毒,妈妈,我想吃炸鸡。”晓雅嘟着小脸卖萌,吃上了炸鸡后心满意足地拍拍小肚子。15时48分,经过锁骨插管、拍片、消毒药浴,晓雅终于进入了无菌舱。

    

     ●14时10分进舱前锁骨插管

     晓雅疼得直哭

     “孩子,咬着我手指,爸爸和你一起疼”

     为了方便今后输药治疗,晓雅需要在锁骨或大腿上埋针管。收拾好行李,晓雅紧紧拽着武英的手,来到了位于14层的隔离舱进行无菌插管。所谓锁骨插管,就是在锁骨与肺部之间的空隙中穿过,直接把输液管插入血管中。虽然先在皮肤上注射了麻药,可不能深达血管和底层,晓雅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啊!妈妈,我疼!”病房里回荡着晓雅的哭声,插管几次中断。

     武英捂着脸跑出了病房,张玉林一把握住晓雅的手,哽咽着说:“晓雅,要是疼了就咬爸爸的手,你就当是替爸爸治病,爸爸和你一起疼!只有忍受疼痛才能活下去!”哭闹的晓雅听了爸爸的话,坚定地点点头,完成了整个插管过程,再没叫喊一次。

     ●14时46分 拍X光片 全身药浴消毒

     “希望赶快进舱,快快治好我的病!”

     虽然完成了插管,伤口仍疼痛的晓雅趴在爸爸肩膀上,吧嗒吧嗒地流着眼泪。张玉林抱着晓雅从14层赶往一楼,排队等待给晓雅拍片,然后再返回14楼进入无菌舱。早上已为晓雅抽取300cc血液的张玉林,此时脸色煞白,冒出虚汗。为了给晓雅提供足够的外周血,张玉林除了捐献骨髓外,还需每隔6天抽一次血,他的血液流淌在女儿身上,为女儿重生做“养料”。

     随后,晓雅与母亲已通过全身药浴消毒,带着晓雅的宝贝图书、笔记本电脑入舱。记者从安全门外看到,10平方米的密闭病房里室温可调,里面有电视,也可以带进去电话与外界联络。今后送进去的任何食物和物品都要进行全面消毒,晓雅要在舱内接受化疗和移植,大约需要100天左右的时间。

     ●15时48分 晓雅正式进舱

     “爸爸,我要待很多天,让我再亲亲你。”

     入舱前,晓雅死死地搂着爸爸,在爸爸脸上亲了又亲,“爸爸,我害怕万一感染了,就看不见你了,让我再亲亲你吧。”张玉林摸摸晓雅的小脸安慰道,“乖,我每天都来送饭,你都能看见爸爸,只要你康复了,我们就能回家了!”

     隔着玻璃窗,张玉林与晓雅挥手,大手与小手隔着玻璃重合,父女间爱的力量在传递。“以前没钱的时候盼着能凑齐钱进舱,可如今晓雅已经进舱了,我又怕她万一感染复发了怎么办?”张玉林表示,在18日晚,主治医师已和他们谈过,入舱并不是百分之百治愈,有可能出现感染和复发,都是非常危险的。“这么多好心人都在帮晓雅,她这么幸运,一定能度过难关的!”张玉林安慰着记者,更像是给自己安慰和鼓励。

     医生解析舱内治疗

     治愈率达70%左右

     为了进一步了解治疗情况,记者找到晓雅的主治医师,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李丽敏,她表示晓雅目前的情况已经适于入舱了,他们已对晓雅全身可能发生感染或异常的部位进行了一系列治疗,包括牙、肛周、肺部等地。入舱移植前,晓雅需要进行一次化疗,通俗地说,骨髓移植时,需要把晓雅身上所有的指标变成零,然后,将父亲的骨髓植入。张玉林的骨髓像幼苗一样,慢慢地在晓雅身体里成长,这个过程,晓雅需要承受排斥反应,也可能面临感染威胁。“一般情况下,晓雅这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移植后,治愈率达70%左右,我们都希望晓雅挺过去,以后健健康康的。”

     晓雅是凝聚冰城人乃至全国人爱心的女孩,让我们一起为晓雅祝福,希望她早日健康出舱。

     (记者张雪地文/摄)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