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必备】踩踏 烧烫伤...发生意外如何自救?
2015/1/3 生活报

    

    


     2015年已经到来,本该洋溢着喜气的节日,却因“跨年夜”发生在外滩陈毅广场的拥挤踩踏事件,格外让人痛心、揪心。

     欢度佳节,安全第一;防范意外伤害,必须警钟长鸣!爸爸妈妈一定要仔细阅读“踩踏、火灾、烧烫伤、跌落等意外伤害的防范细则,及如何在这些意外事件中自救的方法”认真掌握,尽全力避免这些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使自己具备第一时间正确处置这些意外事件的能力,从而远离危险、保护自己、保护孩子。

     【踩踏】

    

     史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伤害

     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在于拥挤的人群重力或推力叠加。如果有十来个人推挤或压倒在一个人身上,其产生的压力可能达到 1000 公斤以上。造成伤害的原因正是这种无法承受的压力,死亡也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在人的胸腔被挤压到难以或无法扩张,就会发生挤压性窒息。这种挤压往往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解除,于是受压力超过极限的人员会发生死亡事故。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人多,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所以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在学校,由于学生喜欢打闹并且缺乏安全意识,也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因很多。常见情况是人群情绪因兴奋、愤怒、过于激动,从而发生骚乱;有时候发生爆炸、砍杀或枪声等恐怖事件,人群急于逃生而致局面失控;有也一些人好奇心重,哪里人多往哪里挤,凑看热闹而致发生。

     图解:六招逃离踩踏

     群体踩踏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安全的一种潜在隐患。当意识到危险时,出于奔跑和逃生的人类本能,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那么在发生踩踏事件时,我们该如何自防自救呢?请看六大安全自护妙招——

    

    

    

    

    

    

     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

    

     【火灾】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总结以往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火灾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提高人们火场疏散与逃生的能力。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万一在家中被火围困

     当家中失火或楼层邻近家起火,被浓烟和高温围困在家中时,上策是尽一切可能逃到屋外,远离火场、保全自己。为此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用手背先碰是因金属门把传热比门框快,手背一感到热就会马上缩开。

     2、若门把不烫手,则可打开一道缝以观察可否出去。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如门外起火,开门会鼓起阵风,助长火势,打开门窗则形同用扇扇火,应尽可能把全部门窗关上。

     3、弯腰前行,浓烟从上往下扩散,在近地面0.9米左右,浓烟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

     4、如果出口堵塞了,则要试着打开窗或走到阳台上,走出阳台时随手关好阳台门。

     5、如果居住在楼上,而该楼层离地不太高,落点又不是硬地,可抓住窗沿悬身窗外伸直双臂以缩短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做虽然可能造成肢体的扭伤和骨折,但这毕竟是主动求生。在跳下前,先松开一只手,用这只手及双脚撑一撑离开墙面跳下。在确实无其他办法时,才可从高处下跳。

     6、如果要破窗逃生,可用顺手抓到的东西(较硬之物)砸碎玻璃,把窗口碎玻璃片弄干净,然后顺窗口逃生。如无计可施则关上房门,打开窗户,大声呼救。如果在阳台求救,应先关好后面的门窗。

     7、如没有阳台,则一面等候援救,一面设法阻止火势蔓延。用湿布堵住门窗缝隙,以阻止浓烟和火焰进入房间,以免被活活烧死。

     8、向木质家具及门窗泼水防止火势蔓延。邻室起火,不要开门,应从窗户、阳台转移出去。如冒然开门,热气浓烟可乘虚而入,使人窒息。睡眠中突然发现起火,不要惊慌,应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因靠近地面处会有残留的新鲜空气,不要大口喘气,呼吸要细小。

     9、失火时,如携婴儿撤离,可用湿布蒙住婴儿的脸,用手挟着,快跑或爬行而出。

     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法则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的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的逃生自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利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2、根据火场广播逃生。高层建筑一般装有火场广播系统、当某一楼层或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蔓延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注意听火场广播和救援人员的疏导信号,从而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和方法。

     3、自救、互救逃生。利用各楼层存放的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充分运用身边物品自救逃生(如床单、窗帘等)。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共同逃生。

     逛商场时遭遇火灾怎么办

     商场(集贸市场)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人员密度大,火灾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要想从商场(集贸市场)火灾中成功地逃生,就必须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1、熟悉所处环境。走进商场等不熟悉的环境,应留心看一看太平门、楼梯、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消火栓、报警器的位置,以便有火警时及时逃出危险区或将初起火灾及时扑灭,并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及时向外报警求救。只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有备无患。

     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主要是利用商场设定的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或消防电梯等,尤其是在初起火灾阶段,要及时利用这些通道逃生。

     3、自制器材逃生。主要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物品用作自我保护、开辟疏散通道。

     4、利用建筑物逃生。即利用落水管、室外突出部位,各类门、窗以及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

     5、寻找避难处所逃生。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平台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进入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或浇湿可燃物,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应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而得救。

     影剧院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底白字标有“太平门”、“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应根据不同起火部位,选择相应的逃生方法。

     1、当舞台失火时,要远离舞台向放映厅一端靠近,把握时机逃生。

     2、当观众厅失火时,可利用舞台、放映厅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逃生。

     3、不论何处起火,楼上的观众都要尽快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

     4、当放映厅失火时,可利用舞台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逃生。

     此外,影剧院起火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a、疏散人员要听从影剧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乱跑乱窜,堵塞疏散通道,影响疏散速度。

     b、疏散时,人员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

     c、有些影院安装了应急排风按钮,出现紧急情况时可按压按钮打开通风设备,排出室内有毒气体。

     d、应急出口大门用力即可撞开。

     地铁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1、在地铁中发现车厢停电,并有异味、烟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按响车厢内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司机。

     2、地铁失火时,不要惊慌应保持镇静,不要任意扒门,更不能跳下轨道,应耐心等待车站工作人员的到来。要会用车厢内的消防器材,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

     3、疏散时注意看指示灯标志。地铁站都会设有事故照明灯。

     4、按照广播以及司机、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如毛巾捂鼻等),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地面。

     乘公交车时发生火灾怎么办

     1、当发动机着火后,驾驶员应开启车门,令乘客从车门下车。然后,组织乘客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

     2、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救火灾时,有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3、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乘客们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4、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开启不了,乘客应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1.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外滩踩踏事件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 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3. 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

     4.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5.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

     6.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

     7.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干扰,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8.但不要百依百顺,以免产生继发性获益。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