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2015/1/9 生活报

    

    


    

    


     致英雄

     冰火踏歌行

     □王振刚

     若不是灾难将他们以一种悲壮的方式推到公众面前,可能没人知道在救援的水火里,他们度过了怎样的青春。

     这些90后的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于2015年1月2日。

     8日,这座城市,早起为他们送行。

     警灯默默闪烁,警报不再嘶鸣,送行车队披挂挽联,高悬白花在冷风凄凄中凝固。

     5位英雄,最后一次穿行在他乡熟悉的街路。

     身后,朝夕相伴浴火同行的钢铁座驾一尘不染,出生入死并肩战斗的战友泪眼低垂。

     这次,没有任务在身,没有火场等待扑救。

     壮士们安详地接受这座城市最真挚的致敬,倾听送行者最质朴的祈祷。

     一副副黑白挽联,一束束手捧菊花……

     多少人早早驻足路旁,目送英魂远行,久久不愿离去。

     多少车默默随行,灯光全开,为英雄照亮回家的路。

     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再送一程吧!

     这一刻,他乡已成故乡。

     当告别家乡,穿上警服时,意味着他们要随时做好准备,及时出现在灾难现场。这是天职所在,他们责无旁贷。选择了消防员的生活,就选择了奉献与牺牲。

     这些远行的身影背后,是无悔青春的选择与担当。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踏火而歌,哪怕血肉之躯浴火焚身。

     冰与火,将5段曾怒放的青春乐章雕琢成这座城市难以忘却的烙印。

     请永远记住这些名字:赵子龙、傅仁超、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

     昨晨送别消防五英烈

     哈尔滨市举行追悼会 市民沿途送行

     挽幛丛立,哀乐低回;朔风长啸,满城同悲。8日9时,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天河园殡仪馆为在扑救哈尔滨“1·2”火灾中牺牲的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5名消防烈士举行追悼会。

     隆冬的哈尔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未能阻挡广大市民对烈士的崇敬和留恋。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距离烈士灵柩启程还有半个多小时,就有众多市民聚集在西华苑殡仪服务中心门前,等着送烈士最后一程。6时30分,载着5位烈士灵柩的灵车缓缓驶出西华苑,送别的群众肃立在道路两旁,为烈士送别。

     灵车沿着科研路、征仪路、文昌街、宣化街、先锋路、天恒大街一路行驶。路两旁肃立着自发为烈士送行的市民,他们打出“向消防烈士致敬”、“英雄一路走好”的条幅,胸佩白花、手捧遗像为烈士祈祷,眼含热泪向远去的灵车行注目礼……漫漫长街,警民血肉情,灵车途经之处,是依依不舍的深情、是满怀真挚的追思,表达着敬意和不舍。一位市民说:“我的儿子和他们差不多大,现在我儿子还在外地上大学,可英雄却为了保护哈尔滨献出了生命。儿子知道今天为英雄举行追悼会,特意打电话嘱咐我替他送英雄最后一程”。一位市民说:“他们一直在为我们的安全灭火打仗,今天我替他们站一回岗,让他们走得安心”……

     8时许,天河园殡仪馆已经聚集了数千名为烈士送行的群众。人们鸦雀无声,眼望着灵车开来的方向,期待着看烈士最后一眼。

     8时50分,5位烈士的亲属步入悼念厅。

     9时,追悼会正式开始。在低回的哀乐声中,所有到场人员默然肃立,向5位烈士默哀。消防官兵代表向英雄敬献了花篮。全体人员向烈士遗体三鞠躬并瞻仰了遗容。

    

    

    

    

    

     微微晨光菊染霜 默默人墙泪雨扬

     冰城民众24公里长街寄哀思

     赵子龙、傅仁超、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这五个响亮的名字,没留下任何声音,最后呈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是五套绿军装。他们中,没有一个是黑龙江人,却把青春凝结在了中国的最北方,哈尔滨的冰火中。

     8日,传统节气“三九”的前一天,太阳一如既往地即将奋力跃出地平线,微微光芒未能驱散滴水成冰的寒冷。夜灯昏黄,街路两旁早已人头攒动,严寒止不住脚步匆匆,冻不住热泪行行,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驻足街头,静静等待送行的车队,只为伴勇士们走上最后一程。

     从西华苑到天河园,24.6公里的送别线路贯穿大半个哈尔滨。沿途,众多市民手捧花束、撑起条幅,他们中有受火灾影响的商户,有退伍老兵,有刚下夜班一夜未眠的饭店员工,还有曾跟烈士们并肩战斗过的急救医护人员……“魂魄托日月,肝胆映山河”,人们用自己的方式,祈祷5位用青春守护冰城的最可爱的人一路走好。

    

    

    

     时间:6时前

     地点:追悼车队行进街路

     环卫晨扫

     提前1小时结束

     据了解,烈士灵柩于6时许,从西华苑沿科研路,征仪路,文昌街(桥),宣化街(桥),先锋路,天恒大街至天河园殡仪馆。为了让追悼车队顺利通行,哈市环卫工8日晨扫提前1小时结束,6时许,许多结束晨扫的环卫工自发走向街头,送五位烈士最后一程。

     时间:6时30分 地点:征仪路

     一个退伍老兵的敬礼迟迟不肯放下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自发前来送别的市民悲泪满襟,聚在道路两侧,送烈士最后一程,人们或手握菊花,或拉着横幅挽联,表达对烈士的哀思。

     6时30分,在征仪路上,哈市市民张阿姨眼含热泪地说:“这几个孩子太年轻了,他们是好孩子,我要来送他们一程。哈尔滨这座城市会牢记他们的!”

     此时,人群中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高举右手用标准军礼的向送行车队致意,迟迟不肯放下。这名男子告诉记者,他曾是一名消防战士。“消防战士并不是无惧大火,而是军装穿在身,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这其实是一种使命。”该男子说,“希望这几位牺牲的小兄弟一路走好。”

     时间:6时50分 地点:华山北路

     儿子在外地上学 嘱咐妈妈为英雄送行

     天还没亮,哈市市民们就手捧鲜花来到先锋路与华山北路交口,驻足目送车队驶离。很多市民掩面抽泣。

     6时50分,市民张阿姨眼含热泪说:“这几个孩子太年轻了,他们是好孩子,我要来送他们一程。哈尔滨这座城市会牢记他们的!”

     人群中,一位自发前来的女士对记者说:“她的儿子跟牺牲的5位战士差不多大,儿子在外地上学,在得知今天有送别烈士的追悼会,特地嘱咐我过来送行……”

     时间:7时许 地点:先锋路

     企业千余员工送别最可爱的人

     在先锋路通往天河园的路上,3000多人的送别队伍一直绵延了近2公里。7时许,55名金刚山烧烤店的工作人员,在下夜班后直接抱着花束,来到先锋路,寄托对英雄的哀思。大商集团新一百购物广场的1200余名员工也来到了先锋路,“在和平年代,他们为了哈尔滨的平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来送送。”7时许,送别车队到达先锋路,许多市民手持条幅,口中念着:“英雄,一路走好!”眼泪不禁落下。

     时间:9时20分 地点:天河园天通厅

     16岁轮椅少年让爸爸陪他来告别

     9时20分,在天河园天通厅内,千余名市民为5位烈士送上了他们的深深祝福。16岁的轮椅少年满岳兵,在爸爸的陪同下,也来送别5位烈士。“尽管我不能像这些哥哥一样保家卫国,但我会替他们勇敢、坚强地生活下去。”满岳兵说。

     遗体告别仪式当中,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身着蓝色救护服,手拿“忠魂不泯 百世遗芳”的条幅,依次进入天河园天通厅,向英雄作最后的告别。

     8时许,集结完毕的35名应急小分队成员代表“120”全体急救人,驶向天河园殡仪馆。9时许,35名急救人员陆续走进送别厅,为英雄们献上花束,深鞠一弓……

     据哈市120急救中心主任魏彤介绍,日常工作当中,他们经常和消防战士们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对他们工作的辛苦全部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不管是车祸、火灾、救援,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魏彤表示,今后他们要以这5名烈士为榜样,坚守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英雄已逝 音容仍在

     □见习记者 徐楠 记者 褚晓静

     灾难现场,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消防员的职责,让他们无法回避。20岁的青春年华永远消失在大火中,凝望那些年轻的面容,内心涌出深深的悲痛。逝去的身影背后,是青春的担当。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消防员的职责,他们以自己的牺牲让奉献成为不变的精神传承。

     铭记,是对英魂最好的祭奠。

     他们的名字是,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

    

     杨小伟 总是冲在一号位置 因为“自己是班长”

     他平时性格外向,不爱发脾气,教课时非常严厉,保证你在最好的状态负责最适合的任务。

     “小伟家在呼和浩特,是家里的独苗。”提起杨小伟,指导员刘纲的眼里噙满泪水。杨小伟的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家里的牧场还等着他回去打理。刘纲说:“他唱歌超烂却总抢麦,是队里公认的‘麦霸’;爱打球,篮球、足球、台球都能比划两下;爱滑冰,组织战友们一起浇冰场。”

     化工消防中队的战友说,杨小伟既是班长,也是班里的兄长。“他会一遍遍地教你消防知识,告诉你如何避险。”杨小伟平时不怎么发脾气,但在传授消防经验上很严厉。“他总会保证你在最好的状态负责最适合的任务,比如让刚入行的战友只负责扶水带。”每次进入火场,他都往前冲,从来都是一号位置,“他说他是班长”。

     小郭第一次见杨小伟是在一场婚礼上,才10岁的两人开始了10年的友情。2013年的一天晚上,因探亲假回到呼市的杨小伟约旧时伙伴吃饭,大家都喝醉了。杨小伟走到一个地下通道,童心大起地从通道扶梯上往下滑。小郭说,那天晚上,杨小伟和他在地下通道留下一张合影。在相识的第九个年头,他们有了第一张合影,也是最后一张。

    

     侯宝森(右)

     侯宝森 厨房阿姨眼中的好“儿子” 经常帮干活

     他性子沉稳,说话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为人诚实,说话常脸红。

     送别五位烈士的吊唁队伍中,站在最前面的有一位手捧大束白菊花,双眼通红的,是49岁的孙阿姨。天河园天通厅内躺着的就有她的干儿子侯宝森。

     2011年12月初,1994年出生的侯宝森应征入伍,第二年,宝森认识了在中队厨房工作的孙阿姨。“我有风湿不能长时间沾凉水,许多凉东西都是宝森帮我洗。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妈,我们跟亲娘俩一样。宝森总说看着我就像看着自己的妈妈一样。”后来孙阿姨不在部队厨房工作了,但宝森还是一放假就到她家帮忙干活。据指导员说,宝森性子沉稳,说话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为人诚实,说话常脸红。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孙阿姨在新闻里看到有消防战士牺牲和受伤的消息,就赶紧给侯宝森连发四条短信,但这四条短信永远都没有等到回复。“当时我就赶紧打电话给我儿的领导,想知道又害怕知道他的消息。”后来指导员告诉孙阿姨孩子找到了,她还问孩子伤哪了,在哪住院,要给做好吃的送去。

    

     傅仁超 照顾生病战友 守护一个月

     他平日言语不多,但心思细腻,充满爱心,是个腼腆的大男孩。

     傅仁超老家在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农村,家境清寒,懂事的他每个月把2000元津贴几乎都邮回家。一个多月前,傅仁超的“两年兵”服役期满,他选择继续留在部队,晋升为下士的他一直很开心。

     在微信圈里,很多战友难以接受他的离开:“昨天还说起我们一起做俯卧撑一起洗漱的日子……兄弟,下辈子,咱还一起当兵。”

     他爱看小说,爱吃香菇肉馅小笼包,背后有两个因为背着空气呼吸器练习跑3000米留下的圆形红印。

     2014年1月2日,刚来到动力中队两个月的代晗患病入院,整整一个月,傅仁超24小时守护在代晗身边,喂饭、上药、端屎端尿,陪他聊天。“亲兄弟也未必能管你吃喝拉撒一个月,超哥就是我的大哥。”代晗说。傅仁超的悉心照料让代晗的母亲倍受感动,她说:“给我当儿子吧,让我也来好好照顾你。”“我妈知道超哥牺牲的事,已经哭得站不起来了。”代晗说。

    

     张晓凯 牺牲时还抱着消防水带

     被战友称为“小胖”,不爱吱声,最后去现场前说回来时要打扫卫生。

     1995年出生的晓凯是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册井乡锁全村人,家中兄妹4人,晓凯是长兄。大妹读高中,小妹和小弟一个十周岁,一个九周岁。年幼的弟弟自小患先天性心脏病,全家东借西凑给他做了手术,许多外债至今未还清。

     在中队领导眼里,晓凯不爱吱声,但上级交代的任务绝不含糊,战友们也都很喜欢他,叫他“小胖”。在开发区中队的活动板上,还贴有他写的《救火英雄》观后感,活动室摆放着他生前的生活用品,还有未来得及拆封的邮件。从小就有着军旅梦的张晓凯,没有让自己在警营的光阴虚度。2013年,晓凯被哈市公安消防支队评为“优秀士兵”,至今家里还珍藏着金色的纪念章。

     坍塌发生后,将张晓凯和傅仁超从废墟里拽出来的是指导员王龙,回忆兄弟被压废墟下的场景对王龙来说是撕心裂肺的痛。但很多人都会记住,晓凯牺牲时,双臂还紧紧抱着消防水带,保持着战斗的姿势。“那晚9点多,我们被换下来休息,在现场吃饭时,张晓凯还说,等回来后还要一起打扫卫生,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聊天。”战友陈国宝掩面而泣。

    

     赵子龙 (右)

     赵子龙 就想当消防兵 要考军校当军官

     爱玩电子游戏,爬二节梯很快,不管是劳动还是打篮球都全力以赴。

     1米73的个头,很瘦,寸头,单眼皮,这是一般消防员都有的样子,但子龙却透着机灵。道外中队指导员贾然说,他至今记得两人最初的对话。他问赵子龙,你喜欢当兵吗?“我非常愿意当兵,尤其是当消防兵,我想尽可能长地留在这,我还要考军校,以后当军官!”赵子龙一板一眼地回答。“认真”是贾然回忆子龙时想起最多的字眼。不光是训练,平日里劳动甚至是部队组织打篮球,他都会全力以赴,毫不懈怠。

     贾然说,子龙也爱玩电脑游戏,但在日常的训练中比其他战士更用心。“这孩子一点就透,很多训练科目的成绩在中队都很靠前。”

     子龙出事那天,贾然带着王志远和张天生第一个冲上去,他们都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誓死要将他救出来。几天来,中队的寝室里、训练场上笼罩着一层阴霾,几乎没人愿意说话,“战友们完全接受不了子龙离开的事实”。在战斗三班的寝室里,子龙的床铺紧挨着副班长惠星宇的床。他的手表、肩章和军帽一起整齐地摆在床上。中队的战友们说,这张床将永远为子龙保留。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