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哈尔滨】本报记者手绘冰城老教堂
2015/1/25 生活报

    

     导语

     来哈尔滨有时间一定要看看那些老教堂,或矗立街巷深处,或挺身妆扮广场,或静寂,或张扬,但无一不美。

     □文/摄 本报记者 林青

     本报能写会画的摄影记者丁毅,历时多年,手绘哈尔滨老教堂,70多幅作品让那神秘而浪漫之美跃然纸上。

     近百年前,哈尔滨这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海纳百川,接纳着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融于己身,是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在上世纪初,这里袅袅炊烟中飘荡着几十座教堂的钟声,那时有人称这里为“教堂之国”、“一座有灵魂的城市”。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外国侨民所剩无几,教堂的钟声不复响起。那之后不久,丁毅就在一幢砖木结构的俄罗斯式老房子中出生了。那高高的举架、厚厚的墙砖、宽大的木质地板、前后宽阔的庭院,是他儿时记忆中最清晰的。而走出家门,满眼的绿色洋葱头、斑驳的红砖、马蹄形的券窗、圆拱形门廊、屋顶的圆拱、尖拱、穹顶……那些神秘又浪漫美丽的教堂,更是他记忆深处难舍的眷恋。

    

     丁毅从小就学习绘画,笔名“小老丁”。成年后即使忙于生计,他也没有丢下手中画笔。老宅已被只有居住功能的四四方方的楼房取代,教堂也一座座凋零,但他脑海中美的记忆却愈发得清晰。他拿起了笔,生怕那记忆也慢慢流逝。多年来,他用手中相机不停地拍着,这次他让记忆和现实在画纸上交织。不只为自己,还为这座城,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那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的记忆。

     “拜占庭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式呼兰天主教堂、‘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圣·伊维尔教堂、犹太建筑风格的犹太总会堂、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巴洛克式的塔楼……”说起风格迥异的老教堂,丁毅如数家珍,“那砖墙透着历史的厚重,斑驳的拱门、尖拱的窗饱含岁月痕迹,是我的最爱。绘画时我仿佛融入到这建筑背后的故事中去,难以自拔。那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呼兰天主教堂,巍峨高耸,庄严肃穆,美得让人窒息。还有那凄美得让我心痛的圣·伊维尔教堂,即使失去了一大四小五个洋葱头,仍难掩当年风采。我走过全国很多城市,无有能及哈尔滨的美。走在城市街头,不经意间就是一幢美轮美奂的建筑。”

     教堂于小老丁来说,是最美的记忆。他一夜夜穿越回儿时,可以不眠不休地用画笔追溯那逝去的时光。

     教堂于哈尔滨来说,是城市生命的延续,是成长中的时光印记。曾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侵袭的教堂建筑,如今已成为近代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现存完好的十余座教堂,就是哈尔滨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也是中外游客最喜欢探寻的地方。

     “我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每每经过这些教堂时,都会凝望一阵,心中默默地祝福她们,希望她们能一切安好!”小老丁在2014年12月的一篇日志上这样写道。

    

     鞑靼清真寺,始建于1901年,1906年竣工。风格既受拜占庭影响,又继承了阿拉伯传统文化风采,构成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

     (道里区通江街108号)

    

     呼兰天主教堂,始建于1908年。青砖瓦土木结构,具有浓厚的欧式建筑艺术风格。(呼兰区呼兰镇东大街第五中学校内)

    

     圣·伊维尔教堂,建于1908年,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形,是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道里区工厂胡同)

    

     圣·索菲亚教堂,巨型的洋葱头式大穹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顶形式,剖面最大直径为10米,形成巨大而丰满的室内空间,是教堂画龙点睛之处。(道里区兆麟街与透笼街交口处)

    

     圣母守护教堂,1930年12月14日建成。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砖石结构的教堂。(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

    

     德国路德会教堂,1912年由德国路德会牧师贾乐天在哈尔滨市中心建立的,于1916年竣工,是当年哈尔滨规模最大的一座侨民基督教堂,也称为南岗礼拜堂。(南岗区东大直街)

    

     圣母安息教堂,哈尔滨唯一一座教堂与钟楼分开建筑的教堂,1908年由俄国铁路从业人员与教徒捐款,砖木结构。(哈尔滨游乐园内)

    

     士课街教堂:巴洛克式塔楼,钟楼采用帐篷顶冠戴小穹顶结构,后面中厅采用较大的“洋葱头”穹顶结构,构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建筑组合体。(南岗区士课街211号)

    

     哈利路亚教堂,始建于1998年11月11日,从外形看,是一座东西方建筑艺术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交融的典型的当代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尖顶直入云霄……(香坊区油坊街147号)

    

    

    喜欢就点赞,用力点屏幕不会碎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