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这样锻炼身体的吗? 专家告诉你,悲剧了…
2015/2/8 生活报

    

     导语

     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月16日公布了一份“2014年哈市市民健康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接受测试的5000余位市民中,76.8%是亚健康,62.8%体脂肪率过高,26.9%骨质少孔、骨密度亮起了“黄灯”……很多被测试者不解地问:“为啥我天天锻炼,体质测试却不合格?”

     □本报记者 薛宏莉

     其实早在去年8月“大数据”出炉前,同样出自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一则新闻报道就已给出了“答案”。当时,国民体质检测车开进道里三个社区,对辖区百位社区居民免费进行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有八成居民锻炼方法不当。据说,这还是“普遍现象”。

     那么,什么才是最正确的运动方法呢?市民的运动又有哪些误区呢?近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听工作人员为我们纠正那些“事倍功半”“适得其反”的运动误区。

     【瘦身篇】

     躺在床上,把四肢伸直,与床面形成45度角,尽量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每天晃半个小时以上的呼啦圈;每天至少做30个仰卧起坐……这些都是“大肚市民”常用的减肥方法。尤其是一些年轻MM,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这样的局部减肥运动,“瘦腹不瘦胸”,让身材变得凹凸有致。

     纠错:你知道吗?“瘦腹不瘦胸”,这样的局部减肥其实是个“美丽幻想”。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健康促进指导师邹吉玲解释:“因为脂肪的减少是全身性的,无论是做全身运动还是局部运动,消耗的都是全身的脂肪。减肥了,肚子瘦了,胸臀也会跟着变小。”其实,与其追求不现实的局部减肥,还不如通过合理科学的运动来实现“局部塑形”来得更容易。“因为肌肉的变化,和脂肪不同,可以是局部的。所以,针对特殊部位的练习,可以让你的身材曲线显得更完美。”比如胸部练习,减肥过程中,身体变瘦,胸部也会下垂,通过器械运动可以让胸部集中。罩杯或许会因为变瘦而缩一点儿,但以整体比例来看,反而匀称。

     减脂瘦身 不运动都是“枉然”

     都说减肥路上的“狠角色”,是那些勇于节食的人,靠着坚强的意志,终日对抗着饥饿。虽然一段时间“小有成就”,可稍一放松,体重迅速反弹,甚至超过了原来。既然如此,想减肥又不能对自己下狠手的人该咋办?于是,一种据说“干吃不胖”的东西产生了——低脂食物。从此,减肥之路似乎变得“春光无限”了。

     纠错:“可实际并非如此。”邹吉玲说,因为脂肪含量低,很多人对低脂食物吃起来毫无节制,结果摄入了更多的能量,不但没减肥,反而变得更胖。另外,节食也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减肥方式是“控制饮食+有氧运动+一定量的力量(器械)练习。控制饮食可以防止体内产生更多的脂肪;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脂肪;而不超过体内负荷的力量(器械)练习,则可以让体内的肌肉更有线条感。但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才有减肥效果,因为运动时身体最先消耗的是体内的糖,超过30分钟,才会开始消耗脂肪。而且多次运动叠加到30分钟,起不到减肥效果。

     运动让脂肪变肌肉 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肌肉男是力量的象征,看着很是“养眼”。可肌肉女,却往往让人觉得有点儿“矫枉过正”,更像女汉子。于是,减肥、瘦身、塑形的时候,很少有女孩子愿意进行力量(器械)练习,她们怕的就是运动让脂肪变成肌肉。

     纠错:脂肪是脂肪、肌肉是肌肉,它们就像是牛排上的瘦肉和肥肉,各自分布,不会融合在一起,更不会相互转化。

     虽然通过运动,可以让肌肉纤维重新分配,从而产生更多肌肉,但女性缺乏男性荷尔蒙,除非体质和遗传影响,否则练出满身肌肉的几率微乎其微。

     反过来也是一样。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组织,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

     而且,自出生后,人体脂肪细胞数量就基本恒定不变,胖与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每个脂肪细胞所含脂肪量,即脂肪细胞充盈度。

     【健身篇】

     跳广场舞 锻炼心肺功能 得“卖力”

     广场舞在中老年群体中间非常流行。据说,它对身体的耐力、平衡能力、柔韧性,以及心肺功能等都有一定锻炼作用。但是,去年8月,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监测车开进道里中央大街社区,面对测试结果,市民刘女士一脸疑惑:“我天天锻炼、跳广场舞,为啥心肺功能测试结果却不合格呢?

     纠错: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任兰秀主任说,广场舞确实对身体的耐力、平衡能力、柔韧性,以及心肺功能等都有一定锻炼作用,属于相对锻炼比较全面的项目。但如何让运动起作用,关键还是要看跳舞者跳了多长时间,用多大劲儿,这里面的门道儿其实特别多。比如说,减肥和锻炼心肺功能,当运动量达到最高心率(220减去自己年龄)的65%至70%时,能消耗脂肪,起到减肥效果。但是,此时心肺功能还得不到锻炼,得达到最高心率75%-80%时才行。

     所以,跳广场舞时动作一定要规范,尽量把手臂、腿抬高。具体到“感官强度”,就是,如运动时能略微感觉有点儿累,能说话不能唱歌的时候,就是开始减脂了;当运动中不能完整说一段话的时候,就是开始锻炼心肺功能了。

     防骨质疏松 握力平衡能力都得练

     在国民体质监测中有26.9%的被测试者骨质少孔,这部分人骨密度已经亮起了“黄灯”。他们该怎样预防骨质疏松?补钙补维生素D、运动、晒太阳,这是很多市民都知道的。可是除了这些呢?还要加强握力、腿部力量、腰部力量、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的练习,恐怕就少有人知晓了吧!

     纠错:握力决定一个人前臂和手之间肌肉发达水平。肌肉越发达,骨密度越好,越不容易出现手臂肌肉劳损和意外损伤。腿部力量、腰部力量也是一样。而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则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比如脚打滑,如果平衡能力好或者反应能力强,就不容易摔倒。骨密度则是判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它们之间,是一个“连带关系”,所以运动时几个方面都要“照顾周全”。

     任兰秀建议,在增加骨密度练习的时候,市民不妨做做提踵运动(就是脚尖用力、脚跟抬起的动作)或者跳高跳远,这样在一起一落之间,就可以让骨密度程度得到增加。而练习平衡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闭眼单腿站立或者走道牙子。如果年岁较大,市民则可以选择走直线。至于臂、腿、腰力量的练习,蛙跳、立定跳远、哑铃练习、仰卧起坐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运动项目。

     健美操与器械训练

     “健身男女”最好都要选

     去健身房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清一色的男士练习器械;清一色的女士练习健美操。她们之间宛若有一道鸿沟,两种运动井水不犯河水。

     纠错:邹吉玲说,在国民体质监测时,她们曾对此做过调查,发现在年轻人中这种现象很普遍。

     其实,器械和健美操应该是互补的,男的也需要通过跳健美操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女性通过器械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肌肉力量、速度等基本素质,还可改善体型、增强活力。

     而且,不管何种运动都有局限性,无法对全身进行有效锻炼。

     比如,瑜伽可以让柔韧性、平衡能力得到练习,但是缺少力量练习;乒羽网等球类运动可让人体灵活性得到很好锻炼,但对于手臂肌肉的练习确是单侧的;慢跑或者快跑,虽然对身体的平衡能力、心肺功能、肌肉都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关节有一定的压力,膝盖及髋部有伤的人或老年人不太适合……这也是为何国民体质监测提倡运动“一人一案”的原因。

     【细节篇】

     运动之后 不能立即蹲坐休息

     “累了就休息一会再练。”这是运动健身时我们经常听到的“安慰话”,是不是觉得都很体贴?其实,这可能让你深受其害,反而伤身哟!

     纠错:健康促进指导师邹吉玲说,其实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肉疲劳。该情况多见于那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如长跑。正确的做法是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如慢走等。

     另外,运动之后也不能赶快洗澡,因为健身运动后,体内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若此时马上洗热水澡,就会增加体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脏、大脑供血不足,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运动后,应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和伸拉练习,并要等心率降到120以下5-10分钟、身体“冷却”之后再去洗澡。

     上班族

     别选午休时间锻炼

     上班族工作繁忙,该如何健身呢?有的人利用午休时间,有的人选择下班以后,到底哪个时间才是最适合的呢?

     纠错:午休时锻炼并不合理。因为,经过一上午的消耗,中午时身体内血糖水平较低,通常人会感到疲倦。此时锻炼,不仅运动强度达不到,锻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最合理的方式是在午饭后散步20分钟,然后休息20至30分钟。建议一般还是下班后再去锻炼为好。比如晚上6时左右吃点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等,吃个三五成饱就可以了。7时至9时锻炼,其中前半小时用与热身,后一个半小时进行系统的锻炼。最好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比如器械练习半个小时,游泳30分钟。练完后,补充点食物,站着看半小时电视或出去走走,不要吃完就躺着。

     “没时间”不是理由

     时时处处都能健身

     “没时间”、“工作太累了”、“找不到好场地”、“没有一起运动的伙伴”,这些都是很多人拒绝健身的借口,其实你知道吗,生活处处都是健身场。

     纠错:虽然减肥要求的运动时间是30分钟以上,但其他身体机能的锻炼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比如柔韧性、灵活性等,每天锻炼一会儿也会很有益。

     其实生活处处都是健身场,比如坐公交车时,可以抬手拉着头顶的吊环,可以锻炼握力和上肢肌肉;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扎一会儿马步,能锻炼股四头肌,起到保护关节和预防关节炎的作用。

     【记者手记】

     采访中,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兰秀主任告诉记者,国民体质监测这项工作,除了为国民体质情况提供数字依据,让市民了解自己的体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唤起人们的运动意识。从2005年作出第一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至今,他们既欣喜地看到了市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同时也为市民运动的种种误区心急如焚。比如,2014年的国民体质监测,他们以20-40岁为年龄限制进行了亚健康状态的测试,结果显示,有76.8%的被测试者“体质不合适”。这些中青年,运动情况普遍不如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年轻就是资本”,可实际上,体质就好比 “银行”和“存款”,要想获得优良的体质,就像存钱防老一样,越早存、越多存、越受益。这“多”,上不封顶;而“早”,甚至从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开始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