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昨天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跨国恋在冰城】
2015/2/15 生活报

    

     导语

     本报14日讯(记者 于海霞)“谁能够代替你呢?趁年轻尽情爱吧。”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总是深受情侣们的青睐,今天,哈市迎来2015年第一波登记结婚高峰。很多登记的新人表示,比起玫瑰和巧克力,结婚证才是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当天9时,记者在道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前来领证结婚的新人络绎不绝。“我们买了今晚回佳木斯的火车票,就想在今天把证领了,好过年回家见岳父岳母。”新人小张刚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红本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说自己和女友已经相识有十年时间,但因为在两地工作,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家里人也一直催促两人结婚,这回情人节正好赶在年前,单位早放假,两人觉得把“正事”给办了。

     在南岗区婚姻登记处,随处可见拿着玫瑰花糖果的新人,休息大厅里,椅子已经座无虚席,十多对情侣正趴在桌子上填表。新人魏星一拿着玫瑰花和刚领的结婚证大声向妻子告白“我会永远爱你”,引来一片掌声。一位陪姐姐来登记结婚的女孩说:“我都被感动了,结婚可真好。”记者了解到,很多新人都认为在情人节登记结婚,浪漫而有寓意。“今后情人节就是结婚纪念日,多有意义呀,而且还好记。”准新人徐东很兴奋地说。

     “由于提前进行了预约登记,大厅才没有出现排大队的情况。”据南岗区婚姻登记处王爱义主任介绍,情人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都会出现扎堆登记结婚的情况。为满足新人在情人节登记结婚的愿望,婚姻登记部门都会采取提前预约,工作日不休息,提前上班等措施,全力为新人服务。王爱义说,今天早上不到8点钟来登记的新人就挤满了大厅,他们一上午共为近150对新人办理了登记,加上之前预约的新人,当天领证结婚的新人有300对之多。

     据哈市民政局统计,哈市今天有6个登记处开门办公,分别为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和呼兰区,共为898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其中预约501对。

     俄罗斯姑娘在中国做义工 无私大爱吸引哈尔滨小伙儿

     尼日利亚帅哥每天清晨短信赢得冰城姑娘芳心

     教室偶遇 英国绅士情定东北女孩

     情人节,本报专访4对“异国夫妻”,听他们讲述浪漫故事——

     冰城“跨国恋”演绎爱情传奇

     如今,有一种类型的夫妻似乎在冰城多起来,一方是地地道道的冰城人,而另一方则是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他们手挽手,亲密无间地走在大街上,总会引来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本报记者 李佳 邓明娟

     爱情是甜蜜的,同时也是一道难题,他们如何跨越国界相知相恋?他们如何克服文化差异相知相守?情人节之际,本报专访了4对“跨国夫妻”,听他们讲述家庭生活故事:俄罗斯的奥珂萨娜是个好儿媳,伺候公婆细心周到;尼日利亚的“开心”为了给孩子提供英语语言环境,强制要求自己在家只说英语;来自苏格兰的麦克,为了让孩子充分体会家的温暖,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幸福的密码是什么?在情人节之际,或许这4对“跨国夫妻”的讲述能为你找到答案,他们总结:“没有别的,互敬互爱,在责任与义务中感受幸福!”

     ●关键词:相亲

     大姨做媒

     俄罗斯美女在哈遇“白马王子”

    

     奥珂萨娜(音译)今年29岁,来自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虽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身材依然如模特般傲人,再加上一头金发,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好美啊!”而奥珂萨娜却觉得,自己的丈夫才叫帅呢!确实,这对俊男靓女,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引来百分之百的回头率!事实上,不少跨国夫妻从相知到相爱,采用的就是全球最通用的交友方式——相亲。奥珂萨娜的丈夫邢先生就是她的大姨给介绍的!

     大姨做媒人 成就“异国恋”

     2006年的一天,奥珂萨娜的大姨对她说:“身边有位来自中国哈尔滨的姓邢的同事,人非常好,我觉得你俩挺般配,去见见吧!”

     奥珂萨娜第一眼看到邢先生,就觉得他长得好帅,“后来知道他比我大15岁,可从外表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奥珂萨娜说,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邢先生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每天清晨给她发短信,经常约她散步、看电影。“天冷了,会提醒我多穿衣;我生病了,会叮嘱我按时吃药。时间长了,我感到他就是可以为我带来幸福的那个人。”

     向宝贝学汉语 融入新生活

     2008年,奥珂萨娜和邢先生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她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和邢先生一起回到了中国。奥珂萨娜说:“刚来时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丈夫又经常出差,但我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困难也不怕。后来,两个孩子先后出生,养育宝贝们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能力惊人,很快,他们就既会说汉语又会说俄语了。而我呢,汉语水平没有孩子们好,所以到现在,孩子们反倒成了我的老师!”

     丈夫一年当中有半年时间在外地工作,家里就靠奥珂萨娜独当一面。而丈夫一回家,就会寸步不离地陪伴在妻子、孩子身边,还会包下全部的家务活。

     为照顾公婆 洋儿媳来了

     对于现在的生活,奥珂萨娜说她感到很幸福,公婆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所以在中国她并不感到孤单。“现在公婆都80岁了,需要人照顾。去年,我们决定搬回哈尔滨居住。”

     “他们就是我的父母!”奥珂萨娜说,她经常去公婆家,帮他们打扫房间。老人生病了,她也会悉心照顾,更会在自己家做好饭,给公婆送过去……所以邻居们都夸,“这个洋儿媳长得好看又孝顺,老邢家真是有福气!”

     如今,奥珂萨娜的一儿一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她也有了空闲时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和亲戚合伙开了一家“俄罗斯味道”的店铺,她非常想将自己家乡的美味介绍给冰城人。“现在店铺开张不久,请大家多来捧场!”奥珂萨娜笑着对记者说。

     ●关键词:教育

     为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

     “洋爸”在家只说英语

    

     在哈尔滨姑娘潘亚威看来,婚姻并不是一份“糊涂的爱”,婚姻当中的男女,都有各自吸引对方的重要因素,比如:对方的容貌、才情、能力;比如:对方那颗善良、勇敢的心;比如:对方的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彼此爱慕吸引,就会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幸福地走到一起!潘亚威的丈夫是尼日利亚人,中文名叫“开心”,比她大5岁,她忘不掉初见他时的印象,“长得帅呆了!”

     天天短信 赢得芳心。

     潘亚威一直从事外贸工作,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也经常接触外国人,所以,她对外国人的感觉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好奇。2007年的一天,一位同事对她说,想给她介绍一个男朋友,是来自尼日利亚的“开心”。

     “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长得好帅,很有风度。”潘亚威说,我们彼此留下联系方式,开始交往起来。“当时我在上海工作,他主要在东北一带教书。每天清晨,他的短信就会准时送来问候。”潘亚威说,每天的短信让她觉得,虽相隔很远,但“开心”好像就在自己身边。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潘亚威说:“我发现他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上班十多年,他从未迟到、早退甚至请假。现在城市中处处堵车,谁都难免迟到,但他不会,因为即使从家到单位步行只需10分钟,他也会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他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而“开心”也深深地爱上了潘亚威,“她太善良了,总是替别人着想!”

     于是,一年后,两人决定:“咱们结婚吧!”

     最佩服丈夫的“责任感”

     婚后,两人决定在哈尔滨安家,潘亚威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像大多数普通夫妻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丈夫怕我又工作又干家务过于劳累,所以每天都起得很早,将家里收拾一遍,然后准备好早餐,等我起床后,吃完早餐就可以上班了!最佩服丈夫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在一家教育机构当教师,总是琢磨着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们喜欢和易于接受,还经常自费买些小玩具送给学生,鼓励他们学好外语。”

     为女儿 “洋爸”在家只说英语

     “开心”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以前他们夫妻交流时,经常是汉语、英语双管齐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自从女儿出生后,“开心”在家就很少说汉语了,只说英语,他想给女儿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现在,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女儿说得都非常好。

     潘亚威说,她的女儿不像其他宝贝那样恋妈妈,而是更恋爸爸,因为“开心”不但每天早晨都会亲自送女儿去幼儿园,下班回家还经常给女儿带回神秘礼物。

     “爱情不仅是鲜花、微笑、吻和春风,它也是严寒时的青松,黑暗中的火花,长途跋涉中手挽手的搀扶!”这是潘亚威对自己“跨国恋”的感悟。

     ●关键词:责任

     因为爱情 英国帅哥留在冰城

    

     “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环顾一周后,悄悄地走到角落处的座位,拿出书认真地读起来,一举一动都透着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这个平凡的瞬间虽然过去了12年,张莹(化名)依旧记忆犹新。这个英国人叫麦克(化名),如今,她和他已经在一起生活了11年,两个天使般的女儿给这个“中西合璧”的家庭平添了许多欢乐。

     为了爱情 留在冰城

     2003年,英国人麦克和中国女孩张莹,同是哈市某知名英语机构的教师。从在教室里偶遇,到麦克第一次送张莹回家,张莹那种东北女孩的落落大方一直吸引着麦克,而麦克的绅士风度同样吸引着张莹。恋爱一年多,麦克和张莹就准备结婚了。麦克的家在英国,那里有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和张莹结了婚,就意味着他要定居在中国。面对故土和爱情,麦克最终决定和张莹结婚,两人一起留在哈尔滨打拼。“我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即使从零开始,一样会做出成绩来。更重要的是,我要和她在一起。”麦克坚定地说。

     如今,麦克和张莹已经有了两个漂亮的女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多拥有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麦克独自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开支,妻子张莹则辞去工作,将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两个孩子。“其实,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也是件挺辛苦的事儿。”麦克说,生大女儿时,张莹还没出月子,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张莹则一个人挑起照顾家和孩子的重担。“有一阵子,我简直要被累疯了,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不过,有了孩子的女人好像有用不完的力量,竟然就这么硬撑过来了。”张莹由衷地说,现在想想都很佩服自己。

     结婚十年 相册记录爱之旅

     2014年,是麦克和张莹结婚10周年,麦克送给张莹一本相册,里面有两人十年来的合影,记录了两人去过的地方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很感动,这些照片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张莹说。

     如今,虽然已经结婚10年了,麦克的钱包里仍然放着他和张莹的结婚照,当然,还有孩子们的照片。“这一切让我觉得他的心中有我。”张莹说。

     平日里,麦克是个很有礼貌、很绅士的人,做事有规律,作息时间也很固定。张莹常常开玩笑说,麦克每天的作息时间规律得像动物一样。“和麦克相处的十多年中,每天早晨都能吃到可口的早餐。”张莹自豪地说,在麦克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慌张和手忙脚乱,他总会提前把所有的事情规划好,如果上午九点上班,那么麦克会在六点起床,然后洗漱、做饭,7点出门,他会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以防塞车。”

     为了妻子 苦学汉语

     “‘牛在哭’、‘鳄鱼’,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张莹学着麦克的口吻问记者。其实,麦克说的“牛在哭”是“牛仔裤”,而“鳄鱼”则是“俄语”。起初,张莹听不懂麦克这些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这让麦克觉得非常尴尬,他觉得自己在中国,而且老婆也是中国人,就应该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于是,结婚后,麦克花钱出去系统地学习中文。麦克告诉记者,对于一个英国人来说,想要把汉语说标准,其实挺难的,因为发音方式不同,说出的汉语总是硬邦邦的,而且音调也不准,为了能把汉语说得更标准,他进行过大量练习,现在如果在电话里听麦克说汉语,任何人都不会认为他是外国人。麦克常用滴滴打车,他上车后,司机师傅会大吃一惊:“原来你是外国人,汉语说得这么好,我还以为是个南方人在打车呢。”

     “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是有差异的。”张莹告诉记者,“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有很大不同,比如:吃饭埋单要AA制,参加聚会要带上自己的拿手菜,跟麦克在一起,我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张莹说,谈恋爱时,她和麦克吃饭总是“AA制”的,但这个“AA制”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一顿饭花50元,每人拿出25元埋单。而是麦克请一顿,她再回请一顿。时间长了,张莹习惯了麦克的“AA制”,她觉得这样很好。后来,张莹经常约朋友聚会,朋友们也适应了这种“AA制”。因为这样谁都不用负担对方多余的费用。

     在哈尔滨,麦克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几乎都是外国人,大家经常凑到一起,参加“club”活动。张莹说,中国人聚会通常是到饭店大吃一顿,而外国人聚会却是到一个朋友家中,每次三四个家庭,主人会提前准备一些菜品,客人再带一些自己的拿手菜,大家将菜放到一起,品尝彼此的手艺。

     ●关键词:沟通

     冰城小伙娶俄罗斯姑娘

     语言不通 翻译软件来帮忙

    

     今年26岁的俄罗斯姑娘奥丽亚,是哈市道里区共乐光华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义工。在工作中,她认识了比她大4岁的哈尔滨小伙林立峰,从相识到相恋,虽然只用了短短一年,但是爱情的魔力,让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年轻人深深地爱慕着对方。如今,已经领了结婚证的他们,不久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人,生活习惯肯定会有差异,在一起生活能适应吗?”日前,记者采访了他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工作之中 两人邂逅

     哈市道里区共乐光华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国家脑瘫康复项目,这里有几十位俄罗斯脑瘫患者在做康复训练,奥丽亚是共乐光华卫生服务中心的义工,她有着俄罗斯姑娘的善良和落落大方。农历小年,记者见到奥丽亚时,她正辅助康复师为一位俄罗斯脑瘫患者做康复训练。“我和林立峰就是在这儿认识的。”奥丽亚汉语说得略显生硬,微笑中带着一丝羞涩。

     奥丽亚说,她2012年来到哈尔滨做义工,有时,由于特殊原因,一些脑瘫患儿的父母不得不回俄罗斯,把孩子一个人留在中国治疗,这时,奥丽亚还会让这些孩子住到自己家里,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而林立峰也是这家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回想相识之初,有那么一两件事让林立峰难以忘怀。“在中心做康复的俄罗斯孩子多数不能独自站立、行走,对于独自留在中国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奥丽亚每天都会用轮椅将他们推来,不论刮风下雨天。因为康复治疗的地方在二楼,有时候,电梯不好使,奥丽亚就会背着孩子爬到二楼。”林立峰说,就是这时常发生的一幕幕,让他对奥丽亚心生爱慕。他觉得,虽然寻找另一半要考虑方方面面,但善良是首先要考虑的,也正是奥丽亚打动他的地方。

     语言不通 软件翻译

     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个人,相处起来最难的也许就是语言了。奥丽亚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汉语水平一般,是林立峰教会了我更多的汉语词汇。”“起初我对俄语很陌生,相处一年多,我跟奥丽亚学会了基本的俄语口语。”那么,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们的语言水平是如何提升的呢?在林立峰的手机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林立峰非常得意地告诉记者,其实语言不通并不是大问题,他指着手机中的翻译软件说:“这个可以给我们当翻译。遇到不会的俄语,将汉语输入到手机中,翻译软件会自动翻译成俄语,这样,我们俩就都明白对方要说什么了。”奥丽亚的手机上也有同样的翻译软件,不同的是,奥丽亚的翻译软件是将俄语翻译成汉语。他们就是靠手机中的翻译软件,攻破了语言关的。如今,两个人经过磨合,对彼此的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沟通起来默契了不少。

     尊重信仰 相互体谅

     奥丽亚信奉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对此,林立峰是如何适应的呢?“很简单,一切都依她,按照她的习惯去生活。”林立峰说,为了尊重奥丽亚,家里做饭从来都是依照她的口味。奥丽亚很肯定地说:“他很会做饭。东北男生会比较大男子主义,就是什么事都希望他来做主。我基本上是不大关心,很多事都随便,两个人现在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现在感觉还不错,他已经算是东北男生里面很细心的了。”

     “奥丽亚的烹饪手艺也不错,就是做饭磨蹭点儿。”林立峰打趣说,奥丽亚每次做饭都需要两个多小时,要准备的配菜非常多,虽然做饭时间长,但是很好吃,和外面俄罗斯餐厅里的菜品味道很像。在家就能吃到正宗的俄式西餐,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喜

     迎

     新

     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