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你真的知道如何雇家政服务不上当吗?
2015/3/6 生活报

    

     导读

     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明菲) 随着天气转暖,哈市家政市场迎来了春节过后的供需小高峰。近日,本报联合哈市市场监管局、哈市消协开通的“生活消费投诉台”接到了多起家政服务

     投诉,其中,部分家政公司不履行合同;部分家政公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低等成为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对此,哈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雇佣家政人员要先看家政公司资质再签合同。

    

     计时工嫌雇主家远

     要求多算两个小时

     哈市市民王女士打来热线称,自己春节要去北京过年,出门前通过某家政公司预约了一个计时工打扫房间。王女士表示,家政公司称,只有一个计时工在她临走的前一天有时间,王女士就预定了这名计时工并约定了费用为一个小时25元。到了约定当天,计时工并未如约到达王女士家,王女士通过电话询问,计时工竟称自己家与王女士家离得太远,如果王女士愿意多算两个小时的话,也就是多加50元,她就马上去。由于第二天要和老伴去北京,王女士只好答应计时工的要求,计时工总共干了6个小时,王女士给了她8个小时的费用。

    

     保姆干两天就辞职

     家政拒绝退中介费

     哈市市民吴先生通过某家政公司寻找专业的住家保姆,主要负责照顾家中老人,约定雇佣期限是半年,月薪2100元。某家政公司称,该公司的保姆均经过专业培训,于是,吴先生挑中一个保姆后支付了300元的中介费。保姆在吴先生家刚呆了两天就要辞职,称吴先生家的活多,老人不好照顾,没经吴先生同意只是说一声就离开了。吴先生很气愤,找到家政公司希望对方再帮忙找一位保姆,可对方要吴先生再交300元中介费。吴先生认为之前找保姆就交了300元,某家政公司理应为其再寻找一个保姆。

     哈市消协:

     先看家政公司资质再签合同

     据哈市消协介绍,近期涉及家政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不兑现。二是服务标准降低。三是“黑家政”扰乱市场。哈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选择家政公司一定要看家政公司的经营资质,是否有营业执照,服务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工作证等。在接受家政服务前,要详细询问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而且一定要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分清双方责任,明确单方违约后的赔偿方法,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服务结束后,要记得索要发票等有效凭证,以便于日后发生矛盾纠纷后能够有据可依,维护自身权益。

     参与方式

     1.扫描二维码关注生活报官微,点击主页面“下载app”菜单,即弹出“我要报料”子菜单点击进入,或在对话框处输入“我要报料”也可进入报料平台;

     2.需维权或提供维权线索,可拨本报新闻热线96336或记者电话13115406162;

     3.关注生活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或@生活报并发送私信)提供维权线索。

     亲,点个zan再走呗,么么哒!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