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6岁男孩捡食棒棒糖后七窍流血死亡!这些答案一定让孩子知道!
2015/3/10 生活报

    

     近日,山东巨野一名6岁男童在自家院子里捡到一根棒棒糖,吃完后跑到家外面,嘴里吐白沫,趴在地上全身抽筋。送医后医生紧急抢救,医生告知男孩内脏被腐蚀,血液变黑,已无生还希望。送检尿液检出超高浓度毒鼠强。

    

    

     3月3号下午4点49分,6岁的小利和其他3个小朋友跑出家门,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监控里可以看到他左手拿一根棒棒糖吃着,4点51分,有村民看到孩子出事,跑到家门口通知家人,家人赶紧出来把孩子送往巨野县人民医院。

    

     病情过于严重,孩子被转往济宁市医学院附属医院,但是在路上小利病情加重,开始七窍流血。3月5号早上八点多,医生最后通知,小利已经没有抢救的必要了。家人怀疑夺走孩子性命的就是小利嘴里的那根棒棒糖。


    

     出事当天孩子的家人就提取了孩子的血液、尿液和胃液样本,连夜送往北京307医院进行检验,结果让人震惊,每毫升血液当中毒鼠强的含量高达8100纳克。


    

     小利爸爸接受采访,说起儿子的遭遇忍不住哽咽。


    

     出事后家人报了警,巨野县刑警大队迅速赶到现场调查,并带走的那根棒棒糖。图为小利妈妈接受采访。


    

     小利的叔叔说:“我们只能是怀疑,孩子在出事前20分钟没有吃过别的东西,就吃了这一根棒棒糖,我们只是怀疑这根捡来的棒棒糖有毒。”而那根夺命棒棒糖并不是大人买给孩子的,而是突然出现在了院子里的这个位置。


    

     在监控录像里,没有发现事发前有可疑人员在出事门口停滞或者是投掷可疑物品的情况,家人怀疑小利拿着的棒棒糖完整无损,没有破碎的情况,而事发后家里人做了几次试验,从墙外往院子里扔棒棒糖,扔撕开包装棒棒糖都碎了,因此怀疑是熟人作案。棒棒糖上到底有没有毒鼠强,它从哪里来,又是谁把它扔到院子里的,一连串的疑问等待破解,目前警方正在全力侦查。


     这些答案一定让孩子记住

    

    

    

    

    

    

    

     这些东西孩子容易误食,最好收好

     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家里的有些东西也不能吃,特别是有些有毒的东西外观、香味很像食物,很容易被小孩误食。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家有这些东西,最好扔掉,或者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1.饮料瓶里的“水”

     3岁以下的宝宝不明白你的警告,不知道装在矿泉水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不能喝。如果要用饮料瓶装化学制剂,必须撕去原来的标签,贴上醒目的标志,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不要将消毒液放在厨房,更不要与食物混放,最好锁在柜橱里。

     2.好像很好吃的小东西

     儿童用品与他们平时爱吃的食物在形状、颜色、气味上应该不同。儿童食品里不能装入玩具,以免误食。那些曾经到孩子的消化道或呼吸道一游的东西,听上去真让人咋舌:针、耳环、硬币、笔帽……如果不能被排出体外,就要动手术刀了。

     3.漂亮、芬芳的“毒药”

     化妆品(甲油、唇膏、洗甲水)、清洁用品(漂白剂、洗衣粉、洁厕灵、洗涤灵)、空气清新剂、药用洗液、卫生球、有毒植物、杀虫剂等。

     4.“好吃”的药

     有的孩子可能会把生病时喝的糖浆当糖水喝。所以给孩子喂完药后,一定要藏好,不要把药放在食品包装(如巧克力盒)里。

     5.强酸、强碱。

     室内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6.过期药片

     家有幼儿,不要把过期的药物丢在垃圾桶里,最好的方法是将它用抽水马桶冲走。

     7美酒。

     少量酒精也会使孩子昏迷、甚至留下后遗症。

     8.干燥剂。

     食品包装袋尤其是为孩子准备的食品袋中,常放有一包干燥剂。干燥剂主要有两种,即氧化钙与硅胶。氧化钙俗称生石灰,误食后可能灼伤口腔或食道黏膜。

     硅胶呈半透明颗粒状,用作干燥剂时加入了氯化亚钻,吸水后变成粉红色,色彩很漂亮,常有孩子误食。

     综合来源:齐鲁网 @央视新闻

     亲,点个zan再走呗,么么哒!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