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黑龙江公安厅提醒,当心这7种微信诈骗!!
2015/3/18 生活报

    

     齐市28岁男子微信“附近的人”结识女子,相谈甚欢发生一夜情后,男子第二天早起发现家中4万元财物被盗走,自己还被反锁家中……微信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的同时,使用不当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17日,记者采访到了省公安厅警方,梳理出目前盗号诈骗、交友诈骗等七种高发微信类诈骗方式,在此提示大家谨慎筛选微信信息、提高防范意识。

    

     案例一:

     男子微信结识女子

     一夜情后家中财物被盗

     今年28岁的齐市人徐强,一年前在火车上用微信“附近的人”结识了同趟列车年龄相仿的女子孙莉。今年3月初,徐强向孙莉发出邀约:“你来齐市玩儿啊,带你吃吃烧烤。”孙莉

     欣然同意。当天,徐强把孙莉接到了自己家中,并发生了性关系。可是徐强醒来发现,孙莉早已不知去向,家里的电脑、30多克的黄金项链、手机和现金总共价值4万元的财物不翼而飞。更让徐强惊诧的是,自家房门被人从外面反锁上了。

     徐强报了警,犯罪嫌疑人孙莉,其实真名为刘慧娟,目前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被盗物品被找回,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案例二:

     朋友圈点个赞换“免费旅游”

     女子汇去2000元“押金”

     今年年初一天,哈市香坊区杜女士浏览微信朋友圈时,被一个集 赞免费游“港澳迪士尼”的活动吸引,分享称,集满88个赞,就有机会参与抽奖获得免费港澳游,杜女士发动亲友

     为她点个赞。随后,商家给杜女士发微信,表示她中奖了,兑奖券会邮到家,杜女士需提供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5天后,杜女士收到了一个到付快件,里面有两张免费港澳游的旅游券。

     杜女士联系商家询问出游细节,商家告知:要参与免费游,每人要交1000元“押金”。“说要订机票、酒店,我就汇去2000元。”汇款后杜女士再联系商家,却一直都没有回复。

    

     ●警方提示:

     七类诈骗方式需当心

     1海外代购诈骗。通过“朋友圈”营销,诈骗者声称价格优惠,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网友付钱后,骗子消失,货也

     没了。

     2招嫖信息诈骗。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趁机下手,以预付款之名或将受害人约出后进行欺诈、消费等犯罪。

     3“点个赞”诈骗。较高发,一种由头是“用多少个赞就可获礼品或优惠”,等集满“赞”兑换时,奖品“缩水”;另一种是商家发布“点个赞”信息时,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目的是套取更多的个人信息。

     4交友诈骗。微信的“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为不法分子提供途径,骗子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人搭讪,骗取信任,进而骗取钱财,或将受害人约出后实施抢劫

     、盗窃等犯罪。

     5中奖诈骗。不法分子假冒“XX公司”或官方账号,散布虚假中奖信息实施诈骗,想要领奖需填写个人资料及支付相关费用。

     6盗号诈骗。通过盗取好友的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7二维码诈骗。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称给消费者返利或便宜,发送的二维码实则有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小贴士

     为防止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微信用户可在隐私设置里进行设置,保护自己的隐私;使用微信交友时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见面,若见面,地点最好在繁华场所,并注意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贴身存放;如果对方提出借手机、借钱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记者汪洋 见习记者刘姝君)

     亲,点个zan再走呗,么么哒!

     在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