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组团回龙江得有多壮观?大庆网友拍着啦!
2015/3/20 生活报

    

    

     导语

     早春3月,万物复苏,天气开始回暖,这也意味着去南方越冬的鸟儿要回家了。18日,大庆市民袁力在朋友圈晒出多张成“V”字或“一”字飞行的大雁照片,引发网友们关于“南飞候鸟回来”、“春天来了”的感叹与讨论。随后记者从城市周边部分湿地保护区了解了有关候鸟北归的情况。

    

     鹭类

    

     鹤类

    

     鸥类

    

     鸻鹬类

    

     雁鸭类

     19日,记者联系到在大庆工作的袁先生。他说:“当时正在泡温泉,不经意看到三四十只大雁不时变换队形,北飞迁徙很是壮观。”记者从大庆龙凤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绥化明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保护区了解到,大雁、野鸭、绿头鸭等夏候鸟确实已经陆续“回家”了。“一少部分候鸟刚飞过来,大概有二三十只。”龙凤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大雁、野鸭、丹顶鹤、甚至东方白鹳都出现在或经停保护区。扎龙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回来的候鸟量还很少。”“丹顶鹤、凤头麦鸡、雁鸭类多一些,现在大概有一千只鸟!”明水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同样也发现了丹顶鹤、骨顶鸡、大雁、百灵鸟等品种的迁徙候鸟,大部分是回归候鸟。

     那么北飞来我省的候鸟什么时候能集结完毕呢?据了解,候鸟们将在4月陆续抵达,而我省是许多候鸟的最终繁殖地和停留地。“候鸟迁徙前后确实会有时间差,中间主群候鸟迁徙过程会很壮观!”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鸟类专家李晓民告诉记者,目前飞来的候鸟正是“先头部队”,会与晚飞的“掉队者”形成1个月的时间差,比如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陆续飞来,部分“先头部队”会短暂停留在大批量开化的水域及沿江湿地长廊,作为驿站,此后5月至6月份可能会继续北迁至生态环境好、人烟稀少的湿地保护区栖息繁衍。

     盘点候鸟之最

     1.体力最好——北极燕鸥

     是一种海鸟,为旅鸟,有时路过中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动物。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

     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全部行程平均达40000多公里,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北极燕鸥的寿命很长,可以存活30多年。

     2.体型最大——大鸨

     世界上最大的飞鸟之一,雄性的大鸨也是最重的飞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是匈牙利的国鸟。

     3.最漂亮——鸳鸯

     鸳鸯,学名中国官鸭,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雌雄异色,毛色多十分鲜艳华丽。是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被赋予爱情的象征。

    

    


     小问答

     候鸟有哪些类型?

     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迁徙来我省的候鸟普遍为夏候鸟。

     候鸟为什么迁徙?

     一是为了寻找食物和繁殖,二是为了避开寒冷的天气。

     候鸟迁徙有什么特点?

     同一种类一起迁徙,同一习性聚集在一起。

     候鸟都什么时候迁徙?

     兴凯湖春季候鸟迁徙多在3-4月份,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多数种类都在迁徙的中期迁过,少数种在初期和未期。从迁徙时间次序来看,鸻鹬类迁徙最早,其次为鹭类、鸬鹚类和鹳类,然后为鸥类、秧鸡类、鸊鷉类,最后为雁鸭类和鹤类。春季最早到达的是鸭类和大天鹅,3月下旬出现大群的鸬鹚和大型的鸥类,而鸻鹬类出现较晚,一般在4月中

     旬才出现。雁鸭群迁徙发生在3月下旬,湖口高峰期数量最多记录为17.6万只。

     候鸟迁徙

     大致路线图

    

     鸥类:红嘴鸥、银鸥为主

     鹤类: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鹤、白头鹤为主

     鸻鹬类:金眶鸻;黑翅长脚鹬为主

     雁鸭类:豆雁、白额雁为主;低头鸭、花脸鸭为主

     鹭类:苍鹭、白鹭、夜鹭为主

     (生活报 见习记者纪秋韵 记者王振刚)

     图片由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提供

    

     在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