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黑我大东北?中国各省“三行遗书”暗黑来袭…
2015/4/20 生活报

    

     2011年,一大拨小清新玩起“三行情书”,火遍网络和校园。2012年,一小撮小清新破坏者走向深刻,用“三行遗书”表达对生活的见解。这两天,“三行遗书”V2.0——地域版——凶残袭来,中国特色省市纷纷中枪。

     地域版“三行遗书”反映人们对各地一般印象

     到底有多凶残,你们自己感受下。先来两个热身级别的:

    

    

    

     对于武汉的热,夏天去过的小伙伴一定深有同感。但2014年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发布了中国内地“火炉城市”的最新排名,武汉仅仅名列第七。排在前六的是福州、重庆、杭州、海口、长沙、南昌,那里的小伙伴你们怎么看?等下,吐鲁番的同学好像有话要说……

    

    

     呃,这个为什么是遗书?哦,浙江的茶叶蛋就是2块钱一个,还想找钱?

    

    

     多年来,江湖一直盛传,湖南最具杀伤性的武器不是苗人的蛊,也不是芒果台的自制大戏,而是微笑着的阿婆端上来的家常菜。

    

     不服可以去搜“全国酒量排行榜”。

     接下来,前方高能慎入。

    

     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中国最神秘的地方,除了西藏,可能就是属于一个叫“东北”的地方了,在那里,艾玛疯了;在那里,撒尿到底会不会结冰困扰了科学界好久;当然,还有就是如何回答“你瞅啥”,依然是《走近科学》不敢碰触的禁区。

    

     曾经有广东朋友委屈地对我说,我们只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人类最初的好奇,只不过是希望挑战生命中各种未知和可能,这有错吗?

     最后,镇楼的一首:

    

     此处无声。

     地域版“三行遗书”反映了一般人对于各地的印象。无论这种印象是精妙概括出当地特色还是经不断善意调侃而强化的“误解”,都已经成为一种与当地文化不可分割的符号。比如笔者是东北人,对初识者那种“东北到底有多冷”的问题,往往回以“嗯,一到冬天医院全都是拿着耳朵等着接上的人”,在对方惊讶的表情中再笑着解释下,气氛就会轻松很多。

    

    

     设计师来了:

    

     最后,广告传媒界民工表示,都闪开好吗:

    

    

     ——喂,说好的三行呢。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那个谁,主编叫你过去聊聊。

     ——…………

     从三行情书到三行遗书

     三行遗书脱胎于三行情书。而三行情书的流行,则源自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活动。

     在1994年到2005年间,日本日语文章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都会举行一项“三行情书”比赛,每次的投稿数都在1万件上下。2008年,日本的综艺节目《cartoon KAT-TUN》里,再一次出现了“三行情书”的环节。节目一连播了六期,这让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三行情书”这种形式。

     其实,三行情书虽然发端于日本,但是三行诗这种诗歌形式并非为日本所创,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诗人可能都写过类似题材的诗歌。比如但丁的《神曲》中就多是三行韵律的诗歌。

     但是,日本的三行诗传统却是最为深厚的。起源于15世纪的俳句,就是三行诗,直到今天还有日本诗人在进行这种诗歌创作,比如,被誉为日本现代诗歌旗手的谷川俊太郎就写了很多俳句。

     日本国土狭小,多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特殊的地理和物候特征使得日本人对时间和空间尤为敏感,特别痴迷于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比如樱花。这种“物哀”(物哀指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是日本文化中非常独特的精神,不难理解以极短篇幅表达深沉情感的三行情诗会在日本首先流行起来。

    

    

     2010年04月0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里对日本“三行情书”的节选,让中国人感受到十动然拒的万言情书已经过时了。这种萌萌哒的形式,首先受到了学生党的欢迎。2010年,浙江大学学生们推出了“三行情书”大赛,一时红遍网络,网友纷纷接力。

     再后来,2012年,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情书偃旗息鼓,遗书悄然登场。从三行情书到三行遗书,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行情书因为主题被“情书”所限制,只能以表达爱情为主,顶多泛化到亲情、友情。中国的三行情书参与者性别没有数据,但日本的三行情书大赛参与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从中也可以侧面证明,三行情书的风格主要以细腻为主,与我中华网民豪放吐槽的风格不搭。于是,或犀利或幽默的“三行遗书”诞生了:网友们可以借此表达意见、批判现实,甚至如现在这样调侃地域特色,尽情地“黑”与“自黑”。

     综合 澎湃新闻 南方都市

    

     在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