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卧底!网购好评咋来的|连伤7头牛!这只东北虎饿完了|吃祸微信你瞎传了吗|齐市现最炫高考阵容
2015/6/10 生活报

    

     今天天气

     今天6月10日,星期三,农历四月二十四,哈尔滨多云,南风微风,全天气温26℃~16℃。

    

     1本报卧底!网购好评咋来的

     为了网购时买到好货,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购买“好评多”的商品,很多卖家甚至将“几千条好评”作为商品的卖点,毕竟“多数人的选择不会错”。但记者调查后却发现,这些让普通消费者无比信赖的“好评”,其实掺了不少水,有人专门组织数万名网络兼职者给网店销售的商品“刷好评”,让一些次品甚至是假货,摇身一变成为“好评如潮”的热门宝贝。近日,本报记者卧底网上语音聊天室里的千人“刷单军团”,为您揭开职业“网购托”的“炒宝”骗术。A04、05版

     2连伤7头牛!这只东北虎饿完了9日,记者从省森工总局获悉,今年5月以来,在大海林林业局海浪、海源林场施业区多次发现大型动物的梅花状足迹,经勘查,确为野生东北虎踪迹。

     6月1日,大海林公安局森侦大队接到海浪林业职工柴某报警,称自家在山上放养的十几头黄牛遭到不明大型野生动物袭击,已造成5头死亡2头受伤。接到报警后,森侦大队与太平沟派出所会同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立即前往现场调查。

     经实地勘查,现场位于大海林林业局海浪林场,几个现场离得很近,在现场发现被咬死的黄牛后半身已被吃掉,只剩下身体的前半部分和四只蹄子,还有一只死亡未被吃掉的黄牛,黄牛身上有明显的咬痕和抓痕。在死牛周围有血迹和梅花状的动物足迹,在山路上也发现了大量梅花状动物足迹。从现场留下的踪迹,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推断,可能是一只亚成体野生东北虎。森侦大队民警对现场进行了拍照和录像,提取了毛发,测量了足迹。另外经调查,在大海林林业局海源林场也发生了疑似东北虎咬死咬伤黄牛事件。

     9日,记者从省森工总局获悉,经省内东北虎相关专家调查了解,确认几起袭击事件,确实为野生东北虎所为。据大海林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野生东北虎的出现与林区内生态环境改善和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增多有着直接关系。A12版

     3齐市现最炫高考阵容

     “每年也都有过双胞胎考生,但是像今年这么多,一届高考就有8对还真是少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校长孙景峰告诉记者。该校今年的双胞胎数字破纪录了,8对双胞胎其中包括一对龙凤胎同时参加高考实属罕见。9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到了齐市实验中学的三对双胞胎和一对龙凤胎,听他们讲述从小到大的趣事和囧事。A10版

    

    

    

     4省招考办公布2015年高考工作“时间表”9日,省招考办公布了我省2015年高考近期工作日程,24日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可通过“龙招港”以及各市、县招考办下发考生高考成绩单两种途径查询。25日起开始网报志愿,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高考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在第一次填报时间填报。

     据了解,24日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还将公布全省高考成绩1分段人数统计表,并公布文史类、理工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及体育类本科、艺术类本科文化课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一次填报时间为6月25日9时至6月27日9时,一是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提前批次,即军队(国防生)、公安、司法高校,部分普通本科高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招飞高校及专业,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本科专项计划的高校;二是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本科第一批次、艺术类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第二次填报时间为6月28日12时至7月2日24时,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和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参加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含农村单独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合格的考生在特殊类型招生录取院校志愿栏中填报志愿。

     第三次填报时间为7月31日9时至8月4日9时,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第三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和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网上模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7日9时至19日16时,届时“龙招港”将开通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系统,模拟填报志愿为无效志愿。省招考办特别提醒考生,正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确认所报志愿保存后方可退出系统。填报志愿规定时间截止后,志愿填报系统将关闭,此后所有考生均不可再修改所报志愿,也不得自行放弃所报志愿。A07版

     5吃祸微信你瞎传了吗

     六翅肯德基怪鸡、康师傅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近期,这些食品谣言源源不断地成为近百家微信公众号热门推送内容,并在朋友圈中刷屏。面对流言的屡次侵袭,4月起,娃哈哈、康师傅、肯德基等巨头,纷纷将涉嫌传谣微信号背后的运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记者统计,此次各大食品企业共起诉超过十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总体索赔金额超过6100万元,这也是近年来网络食品谣言索赔第一案。而进一步调查发现,利用微信公众号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背后则清晰呈现出一条各家微信运营公司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炮制谣言恶意竞争。A03版

     6绥棱男子将儿子扔给保姆四年杳无音信

     四年前,绥棱县的李海龙带着两岁的儿子到唐山打工,将孩子寄养在唐山丰润区西那姆庄三村的唐淑芹家,每个月付1500元保姆费。然而三个月后,李海龙撇下孩子,再无音信。从此,唐淑芹便像对亲孙子一样养育着这个孩子。如今,孩子该上学了,但却没有户口。唐淑芹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孩子的爸爸或亲属,“他们不要孩子,我要,但我要收养孩子,必须要他们家人的一个书面承诺,民政局才会同意我领养。” A12版

     7韩一化妆品店 假马油专坑老外韩媒近日报道称,韩国首尔市西大门区梨花女子大学附近一化妆品店内,市价约合人民币302元的马油仅售其五分之一的价格。因为价格低廉,店内挤满了前来购物的中国人。不过,当部分韩国人也想购买时,店员以“这里为外国人专用卖场”为由,拒绝向其出售。

     而该媒体在向马油生产商核实后,发现这些商品均为假货。对此,记者采访了进行该报道的记者朴恩熙(音),他告诉记者这家店招牌上就用中文写着“韩国有名化妆品7-3折baviphat”。

     朴恩熙称,市价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2元)的马油仅售1.1万韩元,打折幅度高达80%。而化妆品店一般给外国人的折扣是5%-8%。

     朴恩熙介绍,在韩国,用于出口的产品,和内需产品的流通渠道不同,因此出口产品不可在韩国国内出售。有化妆品企业员工就说,这些商品其实并不是从制造商那里拿的货,而“只向外国人出售”,也是在向非制造商的其他地方拿货时定好的条件。

     朴恩熙告诉记者,韩国化妆品企业对假冒商品的情况也束手无策。有的化妆品企业人员就表示,即使外国人买到假冒产品,也很难要求退款或退货。此外,韩国行政机构对于流通和出售非法化妆品的行为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

     韩国国民大学中国留学生冯晓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报道中这样的化妆品店在韩国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一家。B03版

     公众号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生活报(HLJ_SHB);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