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学生卡!您都多大了?哈尔滨公交奇景…
2015/6/15 生活报

    

    今日气象

     今天6月15日,星期一,农历四月廿九。哈尔滨天气:晴,西南风微风,全天气温32℃~20℃。大家出门前记得做好防晒哦!

     都35岁了还买“学生证”蹭优惠

    

     “想装嫩的看过来,大学生学生证,看电影、肯德基、旅游景点等都可用。现办理2014届,有效期至2018年6月30日,送注册章,外地送磁条。”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说其朋友圈内办假学生证的小广告异常火爆,只要50元,就可办理全国任一家高校的学生证。随后,记者与售卖假学生证的微信人员“丁丁”加为好友,展开采访。

     50 元就能办证院校专业随便选

     “丁丁”很谨慎,在确认记者是熟人介绍后,才放心沟通。“50元即可自选院校、专业,7天速递到手。”“每年注册怎么办啊?”“送你一枚注册章,自己盖章就行了。”随后,记者选择了省内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提交了照片。

     两日后,记者收到“丁丁”发来的以记者名字办好的学生证照片,“这个专业随便选啊?”“随便选,只要你别超龄太多,消费时不会有人管太严的。”“一看就很假的情况不会出现吧?”“不会,我们有内部人,保证看不出破绽。”

    

     寒暑假是办证高峰一天几百个没问题

     在随后的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办假学生证的高峰一般在寒暑假,“寒暑假一天有时候好几百个,小节日一天也能办一百个左右。”“你们不问真实年龄吗?”“你能蒙混过关就行,我们问有啥用?”

     记者提出想询问一位“顾客”,“丁丁”向记者推荐了刚刚办理好学生证,今年35岁的白领王女士,“我个子比较小,显得也比较年轻,我办学生证就想看电影,已经用了五六次了,5折很划算。”“没人怀疑过你的年龄吗?”“没有,工作人员比较忙,没人仔细关注我。”

     买假也违法

     快餐店:办学生优惠卡 需学校开盖章证明

     哈市某快餐连锁店一位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有许多毕业后的大学生购买假学生证,就是为了享受学生优惠,“比如一个套餐,正常是30元,学生购买就是20出头,对经常食用快餐的年轻人来说,这个优惠可不小。”为了避免假证,快餐店想出一些办法,比如办理学生优惠卡需要学校开具盖章证明等。

     影城:一旦发现持假证者 将列入黑名单

     哈市某影城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寒暑假使用假学生证的情况比较集中,为此,影城要求持学生证购票者需登记学生证信息,一旦发现持假证者将列入黑名单,系统还会提示售票员。

     警方:遇假证可报警

     黑龙江太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思远表示,微信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买卖学生证双方均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出售假证者,多数私刻公章,还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哈市警方提醒,如商家遇到如上使用假学生证的情况,可拨打报警电话,维护权益。

     记者李丹

     高考刚结束 骗子登场忙8大高考骗局 看好了别上当

     据《都市快报》报道“高考结束,即将进入招生季。骗子们开始利用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情进行诈骗,手机管理软件监测到,近日已有一大拨高考后诈骗袭来。”13日,浙江省公安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8种高考后可能遇到的手机短信骗局。

     专家建议,手机要尽量安装杀毒软件等,用来预防木马病毒。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会通过诈骗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防范技巧:查分要认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同时,可以通过安装相关手机软件,拦截此类虚假查分网址。

     App内置手机病毒

     部分手机杀毒软件监测发现,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应用中,存在手机病毒,可私自发送短信、屏蔽回执信息、上传手机中的隐私信息等。

     防范技巧: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此类手机应用,并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谎称可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在录取信息公布之前,一些短信以可以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名,骗取考生及家长的钱财。

     防范技巧: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考试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千万不要轻信提前获知结果的谣言。

     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内。

     防范技巧:按规定,普通高考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者所在县市区招办查询录取信息。

     “自主招生”诈骗

     每年高考结束后,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长承诺,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

     防范技巧: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考试部门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千万不要轻信提前获知结果的谣言。

     本科“补录”诈骗

     骗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防范技巧:教育部规定,常规录取结束后,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具体信息,考生和家长应该实地咨询学校,或者到教育主管部门询问。

     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防范技巧:首先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要实地去参观,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冒充军校招生

     诈骗分子会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等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通知书,伺机诈骗钱财。

     防范技巧: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可能计划外招生,更不会向考生及家长收取几千、上万的高额费用。

     国防生招生,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绥棱男子想和网友搞对象求爱遭拒持刀捅死人

     通过聊天软件结识一名女网友,绥化市绥棱县阁山镇男子战某单方面想和其谈恋爱,求爱不成竟痛下杀手,持刀将女网友捅死在其打工药店内。6月8日8时许,绥棱县阁山镇一家药店的一名营业员上班时发现,原本应该在柜台值班的小赵,脸冲下,趴在厨房地上,头周围全是血,于是立即报了警。

     绥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赶到案发现场后发现,死者赵某脖子处有明显刀伤,从伤痕来看是他杀无疑,紧接着民警在厨房的一个纸壳箱内发现一把带血的刀。民警调取案发地点附近监控后发现,在6月7号19时17分,有一名男子从药店出来,当天正好下雨,街上没人,且这名男子行色匆匆,也没有打伞,行为异常。

     经过调查,警方得知这名男子姓战,和死者赵某因感情的事起过纠葛,警方随即将战某列为重点侦查对象。6月8号20时许,办案民警得知战某极有可能回家与外地回来的父母见面,于是马上赶赴战某居住的绥棱县种马场。当晚21时17分,犯罪嫌疑人战某刚出现在村口就被民警抓获。

     经审讯,战某对自己杀害赵某的行为供认不讳。据犯罪嫌疑人战某交代,他和受害人赵某是在网上聊天认识,之后俩人开始接触,后来战某提出要和赵某谈恋爱,但女方始终不同意,战某就三番五次来到赵某工作的药店纠缠。6月7号18时许,战某又一次来到赵某工作的药店,俩人发生了争吵,随后厮打在一起,战某用带来刀将赵某杀害。

     目前,战某已被警方刑拘。

     记者汪洋 首席记者刘姝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