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乱吃东西了】10个月宝宝被葡萄噎死,3岁宝宝被果冻噎死…
2015/8/1 生活报

    

     今日气象

     今天8月1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七,哈尔滨天气:晴转多云,西南风微风,30℃~21℃。

     10月大男婴被父母喂葡萄噎死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7月14日晚上,深圳一名10月大的宝宝在吃葡萄时被噎住,送到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15日下午,记者找到事发的上排新村西十一巷某户人家,这是关外城中村中的一间农民房,房间大门敞开,大门口的地面上有烧香祭拜留下的残留物。不过对于昨晚发生的意外,房间中一名年轻男子和一名年轻女子都不愿再提起。

     记者来到进行抢救的石岩人民医院,院方证实确有这起事件。石岩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何鞍生介绍,昨晚,一名10个月大的男婴被送到医院,孩子的妈妈说,家里人喂小孩吃葡萄,是整个葡萄喂进了孩子嘴里,随后发现卡住了,于是搭摩的从家里送到医院,从发现被卡住到送到医院有10多分钟。

     何鞍生介绍,孩子送来的时候手脚冰冷,瞳孔放大,抢救了一个小时后无效,死因是呼吸道窒息至少达10分钟以上。初步判断孩子在家就没有呼吸了,插管的时候发现很顺畅,没有发现被卡的葡萄,拍片子的时候也没有拍到,怀疑是在从家里送到医院的时候给弄出来了。

     宝安警方介绍,死者为一名10个月大的男婴,经法医鉴定,死者是在吃葡萄时被噎死的。

     一18个月大男婴被果冻卡住喉咙 抢救无效死亡

     7月27日上午,盐城市射阳县合德镇的一户陈姓居民家中,18月大的男婴在吃果冻时,喉咙被果冻卡住,经医院一个小时的抢救,仍未挽回男婴的性命。

     出事男婴童童(化名)的外公陈大爷告诉记者,事发时间为当天上午10点45分左右,他刚从外面回到家,就发生了意外。

     事发时,童童妈妈陈女士坐在房间的床边看电视,而4岁的大女儿欣欣(化名)和18个月大的儿子童童坐在床上玩耍。看到外公从外面回来后,欣欣告诉外公要吃果冻,而外公陈大爷就去厨房端菜准备吃饭,欣欣就自己来到客厅,从冰箱里拿了果冻到房间里。一旁的弟弟童童看到姐姐吃东西也吵着要吃,欣欣就打开果冻递给童童让他自己吃

     考虑到两个孩子并不是第一次独自吃果冻,一旁的妈妈就没有阻止。没一会儿,童童不断地发出咳嗽的声音,这才引起陈女士的注意。眼看着情况不妙,她立刻大声呼救。

    

     (事发地)

     此时,正端着菜来到客厅的陈大爷和老伴,听到小孩的哭声和妈妈的求救声后,赶紧来到房间询问情况,接着对童童的背后一阵拍打。可这一行为对于咳嗽的童童并未见效,周围的邻居也闻讯赶到现场。眼看着情况越来越紧急,慌乱中的陈大爷只好将童童送往射阳县人民医院。

     赶到医院后,在医生的及时处置下,十几分钟就将卡在童童喉咙处的果冻全部吸了出来。由于喉咙被卡时间太久,经过医院一个小时的时间的抢救,童童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

     事后,童童的家人将残留的果冻送至了当地食品安全部门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据记者了解,童童爸爸在事发的3天前刚去外地打工,没想到刚走却发生了意外。当天晚上九点多,童童的爸爸赶到家处理善后。

     儿科医生提醒:这些东西不该吃

     专家提醒年轻的家长,有些东西不该喂小孩子吃,比如不能吃有皮的、有核的、或者是不容易消化的,比如葡萄、花生米、黄豆、果冻等等,如果非想要给没有牙或者刚长牙的婴儿吃原汁的水果,像苹果、梨等,可以用汤勺刮着给孩子吃,或者是捣成糊状。

     果冻、坚果

    

     在急诊室里,最常见的异物是瓜子、花生等坚果类的零食。而急诊室医生最怕的,是有张力容易变形的东西,这种很容易被吸入气道,而因为形状容易变化,有很难被医生取出来,果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如果这货恰好堵住的是主气道,可能孩子都支撑不了几分钟。

     坚果

    

     不要让宝宝食用坚果类食物。小宝宝很容易来不及嚼就吞下去。即使嚼了,这么硬的坚果,宝宝也很难彻底地嚼碎嚼烂,一旦不慎进入气管,易导致窒息。而且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孩子可能都撑不到来医院。

     橡皮糖

    

     不要喂宝宝吃口香糖、橡皮糖,即使是软糖,也要切成很小很小的块,让宝宝舔个甜味就行了。因为橡皮糖过韧不易嚼,容易噎住呼吸道。

     粘性大的食物

    

     软面包、年糕、汤团之类较软、较粘的食物会粘在宝宝的喉咙口,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这是很危险的。

     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

     医生介绍,小孩子吃东西一旦出现意外,可以立即拍孩子后背,把卡在喉咙里的东西给拍出来,同时一定要上医院处理,如果呼吸道被堵住了,七八分钟就会发生脑死亡,抢救过来的概率就会很小。

     另外,暑假是意外高发时段,家里如果有小小孩或者婴儿,监护人一定不能离开视野,否则危险有可能随时出现。

     (来源:内容综合扬子晚报、南方都市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