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骗局!女子韩国旅游,家人却收到被绑架视频……
2016/3/15 生活报

    

     新闻导读近日,市民钱女士一家遭遇了一次匪夷所思的“绑架案”。她的女儿赵女士到韩国旅游时突然失联,紧接着她接到了“绑匪”的电话,称已经绑架了赵女士,并提供了女儿被绑架后求救的视频音频,表示不给钱就撕票。在汇款30万元之后,“绑匪”又百般刁难,继续索要钱财。让人意外的是,这其实是一次诈骗事件……

    

     骗子先联系到赵女士,称她有经济犯罪,需要录下求救视频音频才能向法官求情。随后,骗子就利用这些材料向钱女士诈骗。

     目前,这起诈骗案已立案侦查。

     360安全专家裴智勇称,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高危诈骗形势。在这起诈骗案例中,骗子不仅骗了赵女士本人,还诱骗胁迫赵女士录制虚假录音,并用以对其亲人朋友进行诈骗。在以往还不是很多见。

     接到女儿遭绑架信息还附带视频

    

    


     赵女士(化名)今年2月26日从青岛出发,直飞韩国首尔,原定3月6日上午回国,在回国前一天她打算约朋友看一场演唱会,但却北京时间3月5日下午5点失联,手机、微信均不回复,人也找不到。

     3月5日晚5时13分,赵女士的母亲钱女士(化名)接到了一个上海打来的电话,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说道,她的女儿在他们手上,想保证孩子生命安全就要在晚上8点之前准备赎金30万人民币,否则就撕票。

     记者了解到,看到这个消息,钱女士慌了神,她立即给女儿打电话,但对方的电话一直占线,始终打不通。

     身在北京的钱女士,立刻将亲属们召集起来,一边筹钱,一边想办法联系女儿,并找到了与女儿同行的韩国朋友了解情况,随后,她开始给自称绑匪的男子打电话,并要求听到孩子的声音,确认安全。

     电话拨通后,确实传来了“妈妈,救救我”的哭诉声,声音也是赵女士本人的没错。同时,钱女士还收到了绑匪通过赵女士的微信号发来的视频,在视频中,赵女士显得很憔悴,但没有明显外伤,没有被捆绑,重复说着“我想回家”、“妈妈救救我”。

     此时,钱女士一家断定孩子被绑架了,立刻开始筹钱,并来到了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派出所报案。

     当晚8点10分,钱女士一家终于凑够了30万元人民币,并打到了自称绑匪的人的账户上,等待放人,钱女士再次接到电话,电话中的男子称:“由于你们不讲信用,钱晚到了10分钟,我们要延长放人的时间,第二天上午再说。”随后,家属联系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管的工作人员,并在韩国首尔南大门辖区的派出所报案。

     “绑架犯”多次催款 扬言不给钱就撕票

    

     网络配图

     6日上午8时许,以钱女士一家未按时打款为由,必须再准备50万元人民币,11点之前还未入账就撕票。

     对方反而数次打电话催款,并在上午10点多的时候扬言要先砍掉孩子一只手。

     此时孩子的父亲刚刚抵京,见面时正赶上骗子打来的催款电话,他坚持必须要听到孩子的声音才可以汇款,骗子随即挂断了电话。

     大约10分钟后,另一个电话里忽然传来了韩国方面的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称,已经找到赵女士了。直到此时,一家人还深信孩子确实被绑架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诈骗。

     两地同时诈骗 “洗脑”后录下音视频

    

     网络配图

     后经警方调查,赵女士的朋友发现她在3月5日下午3点多就有点反常,原本约好一起去看演唱会,忽然说身体不舒服,不打算去了,并提前把票放到了宾馆前台,随后就消失了。

     家人上午与她通话时也未感异常,此事虽然蹊跷,但始终找不到她,也真实听到了哭诉救命的声音,只得相信被绑架一事。

     其实,那段视频和音频是骗子利用诈骗手段给赵女士“洗脑”之后录下来的。他们首先冒充执法机关称赵女士涉嫌经济犯罪,并不断给她打电话,让电话始终占线造成失联的假象,得到信任后还套取了她的微信号、支付宝等个人信息。骗子还让她自己录一段“妈妈,我被绑架了”的音频以及视频,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法官求情,减免经济犯罪的处罚,从而实施诈骗。

     钱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的社交圈非常简单,基本不可能被绑架,但是这起骗局设计的非常巧妙,骗子用陌生号码恐吓她以后,她也接到过孩子号码拨过来的电话,微信消息也都是孩子微信发出来的,她与家人都以为孩子在“绑匪”手上。

     由于孩子在国外,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得言听计从,最终还是被骗走了30万,加上女儿那面的损失,一共有42万。除了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说,即使是一场骗局,她也在第一时间前往韩国去看望女儿,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女儿被绑架了,重逢的愿望异常强烈。

     多重诈骗 比较罕见

    

     网络配图

     就此案件,360安全专家裴智勇称,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高危诈骗形势。但其诈骗话术和辅助诈骗手法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此类诈骗早期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诈骗电话恐吓受害者,并要求受害者到银行柜台或ATM机上把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等到网上银行开始普及,加上银行柜面的反诈骗工作越来越严格,骗子们就开始要求受害者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诈骗。

     在这起案例中,骗子还骗取了受害者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帐号和密码等信息,这些都是新瓶装旧酒,骗子们在骗术上的不断翻新和改进。此外,在这起诈骗案例中,骗子不仅骗了赵女士本人,还诱骗胁迫赵女士录制虚假录音,并用以对其亲人朋友进行诈骗。这种并将不同形式的网络诈骗手段混合使用,连环使用的方式,在以往还不是很多见。

     不要相信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或聊天工具发来的网址信息。即便是真要找公检法的网站,也应该是通过可信的搜索引擎搜索查找其官方网站。

     面对类似的恐吓电话,

     不要紧张害怕,

     向身边的亲友询问一下,

     一般都能够很快识破骗局。

    

     □来源:法制晚报

     □责编: 齐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