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老贼传说
2016/3/27 生活报

    

     优秀作品欣赏:禾火三 l 《九儿》

    

     18年前,五常市的老高揣着辛苦赚来的2000块钱,到哈市采购服装,刚坐上公交车就被贼盯上了,要不是车厢里有便衣民警,他可能分文不剩,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事后,听办案民警说,偷他钱的是在老贼圈里有名的马胖。其实,哈市公交车上曾有许多“名贼”,他们想尽办法与警方对抗,却难逃法网。

     25日,记者来到哈市公安局便衣支队,听听资深老探长讲述与老贼过招的那些事儿。

    

     △网络配图

     人物档案

    

    

     孙志勇:50岁,198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哈市公安局,30年警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讲抓贼门道,偶尔像老顽童般神采飞扬。

     李洪龄:63岁,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公交车售票员,那时起便配合刑警大队现行队抓小偷,1981年被特批进入哈市公安局,直到2013年退休才离开反扒战线。昔日的抓贼岁月,让他留恋。

     NO.1最警觉

     对“便衣”门儿清 “大个张”游荡4天才露马脚

     “今天主要跟踪8路公交车,独自上车,装不认识,别暴露了……”2000年的一天,孙志勇和年轻同事交代几句后,就独自出行开始反扒工作。7时50分,一辆满载乘客的8路公交车进站,车门处堵了不少乘客,眼尖的孙志勇发现人群中有个“大个”。孙志勇告诉记者,该男子姓张,身高1.85米,因为身高优势,上了公交车后,车内情况一览无余,经常“扫尾”,但他也因偷窃被公安机关抓过多次,是个十足的老贼。

     因为经常打交道,给他起了“大个”的外号。看到“大个”上了公交车,孙志勇心想,不能马上跟上去,因为他对便衣侦查员门儿清。去下一站吧,那时他应该移动到车厢中间,到时上车相对安全。孙志勇马上打了辆出租车去下一站,他前脚刚下车,载着“大个”的8线公交车就进站了。孙志勇身高1.80米,正常上车很容易让“大个”发现,他就佝偻着身体往上挤。果然“大个”已挤到车厢中部,脑袋左右摇晃看是否有便衣,双手也没闲着,摸着身边乘客的衣兜。奇怪的是,直到车驶入终点站,“大个”也没动手掏兜。

    

     △网络配图

     在接下来的3天里,“大个”虽然都出现在公交车上,却始终没被孙志勇抓到现行,而公安局还经常接到8线公交车有乘客被偷钱的报警。

     第4天,孙志勇依旧在“大个”上车的下一站上车,佝偻着身子一点点往其身边蹭。偶尔有乘客问孙志勇:“孩子,你咋了?”他只能继续弯腰装肚子疼。公交车一个急刹车,孙志勇借着惯性,终于挤到“大个”右后方,而此时“大个”的眼睛有些发直,经验告诉孙志勇,“大个”这是发现大活儿了。果然,没多犹豫,“大个”拉开前面女士的背包拉链,伸手掏出一个鼓鼓的黄色信封。孙志勇上前一把握住“大个”的手腕,另一只手迅速给其戴上手铐。被抓个正着的“大个”一脸无奈:“孙哥,咋又是你抓我,真是栽到你手上了!”

     NO.2最猖狂

     记得每个民警长相“大胆马”敢面对面解人衣扣

     老高在五常做服装生意,1998年初春的一天,他带着2000多块钱到哈市进货,为防被偷,他把钱放在外衣内兜里,并把胸前的扭扣挨个系好。为了赶火车,老高起得早,困得直打瞌睡。

     出站后他坐上公交车,找了个有扶手的地方站稳,闭目养神。这时,有人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老高睁眼一看,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打扮得干净利索。如果不是民警给那人戴上手铐说他偷了东西,而赃物就是自己口袋里的2000块钱,老高怎么也无法把他和老贼联系在一起。

    

     △网络配图

     李洪龄告诉记者,该中年男子外号马胖,多年前就曾在刑警大队反扒现行队门前“猫着”,观察进出的民警。如果三四个人结伴进门,而他只认识其中一个,那么其他三人也会被他列入便衣民警的行列,记住每个人的长相。1989-1998年间,马胖因偷窃被判刑不下十次,就连他的家都被李洪龄搜过两三次。

     “这家伙就没有痛改前非的意思,出来后没多久又作案。” 老高被偷那天,李洪龄恰巧在车上,马胖上车后左顾右盼,双手在下面来回摸索。余光一扫,他把目标选定了老高,因为老高胸前鼓了起来,里面一定装着贵重物品。马胖快速挤到老高身边,看老高闭眼休息,大胆的马胖竟面对面解开老高的衣扣,半蹲在地上用小刀片一割,成沓的现金就从豁口里掉到他手上,万没想到,还没从得手的喜悦中醒来,就被李洪龄戴上了手铐。这次马胖被抓,已年过五旬。

     NO.3最难缠

     “高手杨”13年没被逮着 民警“背手托活”抓现行

     1996年,在哈市道里区的老贼圈里,有着赫赫有名的“四大高手”,他们的隐蔽性极强、动作麻利,在公交车上行窃后很少被抓,他们也是老贼圈里的“富豪”。而这四人中最出名的非杨三莫属,1984-1996年的13年间,他每隔几天就会出来作案,但始终未被抓获。

     听说有这么个棘手的人物,孙志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人抓住。一天,他6点来到建国街公交站,深冬时节天还灰蒙蒙的,公交车为了省电,只有进站时才开灯。开灯的瞬间,一个身影随着拥挤的人群往车上挤,孙志勇定睛一看,这不是杨三吗!“好家伙,想找你找不到,这回送上门来啦!”看到杨三上车后,他打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建国街的下两站。孙志勇告诉记者,杨三不是普通的老贼,反侦查能力特别强,在车里他一定会紧盯着下一站上车的人,就怕有便衣民警跟上来。

    

     △网络配图

     孙志勇还是弯腰上车,一路蹭到杨三背后,两人背靠背,此时杨三正动手“摸活”,将目标锁定在一男士的后裤兜上。杨三两手一夹,解开了扣子,把手伸进兜里掏钱。孙志勇早就练就了“背手托活”的绝招。他和杨三两人虽然背靠背,但他一直把手托在杨三的衣袖边,通过衣袖触碰手指的变化,能知道杨三的动作。“袖子向下移动了,妥了!”孙志勇马上握住杨三的手腕,给他戴上手铐。此时,杨三的手里正攥着刚刚偷来的300块钱。

     看到自己被戴上手铐,杨三蒙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被抓,因为距上次和民警打交道已是13年前的事了。

     NO.4最喜感

     公交车上演贼偷贼民警一副手铐“拴”俩贼

     在公交车上贼偷乘客很常见,贼偷贼的事却像极了小说里的桥段,但从事反扒工作41年的李洪龄却真的遇到过。

     1983年,他一路跟踪老贼黑子来到中央大街公交站,似乎是察觉到了异样,黑子没有立即上车,而是在附近街道上来回兜圈。他在前面忽快忽慢地走着,李洪龄在后面小心地跟着,绕了至少五圈后他才安心挤上车,身高只有1.69米的李洪龄很快淹没在人群里,趁乱也上了车。

    

     △网络配图

     黑子上车后慢慢向中间挤,用刀片割身边两名乘客的兜,但都没成功,这时他将目标锁定在右前方一个穿黑衣的男子身上,站在他们身后的李洪龄发现黑衣男子也在摸其前面乘客的兜。“这俩贼要过招了,参加工作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贼偷贼呢!”李洪龄心想,今天必须一举把他俩拿下。

     此时,黑子正拿刀片划开黑衣男子的右裤兜,从里面抻出6块钱。见状,李洪龄用手铐一把扣住黑子,转手又把黑衣男子铐上。“你为啥抓我呀?是他偷我钱,我又没偷!”黑衣男子狡辩,但他“摸活”的动作被李洪龄看得一清二楚,回到公安局一查,黑衣男子外号陈老大,因偷窃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趁人不注意从教养所偷跑出来,再次回到公交车上干起老本行。

    

     △网络配图

     小编总结了一些老贼的行话,如果你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可能就是遇到小偷了,赶快捂住自己的财物哦,不要太感谢我,人家是雷锋啦!!!

     老贼行话: 瞭高:俗称“望风的”,这些人一般身材高大,环视车厢可以马上发现可疑情况;扫尾:小偷作案前回头看是否有警察跟踪,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跟着他们,就立即放弃作案;盯仓:寻找偷窃目标;摸活:偷窃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贵重物品放在被害人的什么地方;趟活儿:掏兜行窃;上托儿:偷上衣兜时,用右胳膊支起衣襟,左手掏兜;抹子活:用刀片割窃;

     掉脚:被警方抓住;

     偏窗:被害人的上衣兜;平台:被害人的下衣兜;翻板:也称“里怀”,指被害人衣服里面的兜。

    

     □记者:李明哲

     □责编:齐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