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亡灵鬼船”、敢与鲨鱼共舞……冰城有群海底追梦人
2016/4/17 生活报

    

     温顺的大海龟、优雅的魔鬼鱼、五颜六色的珊瑚……成群的鱼在二战时期的沉船附近游来游去,各色海草被蓝洞折射出的光照射后显得更加深邃,还有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令人目不暇接的海底博物馆,潜水爱好者眼中的海底是绚烂多姿的。

     哈尔滨是一座北方内陆城市,说起户外运动,人们通常会想到滑雪、徒步、登山、漂流,然而,近几年,潜水运动已在冰城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尔滨持有潜水执照的潜水达人已经超过500人,他们把潜水当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潘易飞

     潘易飞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今年30岁。她和她的伙伴们早在6年前,就拿到了专业潜水执照。从泰国到菲律宾、从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从马尔代夫到红海,从美国塞班到墨西哥坎昆……留下了潜水达人们“潜行海底”的印记。

     海底世界到底有多美?潜水是否有危险?潜水执照好考吗?日前,记者采访了4位潜水达人,为您揭开潜水的奥秘。

     潜水须考执照 不会游泳也能学

     爱上潜水前,潘易飞是位不折不扣的旅行达人,后来,为了欣赏到海底的美景,她开始研究潜水,并取得了潜水执照。

    

     潘易飞在水下的英姿

     “想玩潜水,就必须取得执照,这和开车要考驾照一样。”潘易飞说,只要考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去世界各地的海域进行深度40米以内的潜水。“潜水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甚至不会游泳的人也能学。”

     头卡在火山石缝 只能靠潜伴救援

     潘易飞告诉记者,其实,去哪儿潜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潜。潜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潜伴制度。当气源不足了,只有和潜伴一起分享备用气源才能一起回到地面。

    

     潜友们在水下叠罗汉

     2011年,潘易飞和队友来到菲律宾PG岛潜水,身上背负沉重设备的潜伴在一路放流而行的过程中,氧气已经耗尽,头还不幸卡在火山石缝中。“来不及多想,我将自己剩下不多的氧气分给她,两人共吸一瓶氧气。”上升到水面后发射了信号,潜水船根据信号位置找到了她们,上船后才发现已经漂到了海岛的另一侧。

     楚克岛海底看沉船 墨西哥看海底博物馆

    

     堪比大片场面的海底景观

     除了惊心动魄,潜水时也有海洋给予的惊喜。位于西太平洋的楚克岛的海底集中了许多日本沉船,堪称世界上最庞大的水下船坞,从豪华的运输船、紧凑的战舰到护卫舰、油轮应有尽有,连沉船里的尸骨都清晰可见。

    

     有历史考证,楚克岛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的重要战场,有很多日本的船只和飞机在此岛附近被摧毁,沉入海底,楚克岛成了日本“征服梦想”破灭的水下墓地。

     在墨西哥坎昆的海底,“水下雕塑博物馆”中,千姿百态的人物雕塑与蓝水、白沙及游动的鱼儿浑然一体;在美国塞班的蓝洞,由于岩石的阴影投射,使海水呈现罕见的蓝色,吸引了各式各样的热带鱼、海龟、海豚……不时还能看到长尾鲨。在红海还有在传说中被称为史前文明的海底遗迹的锤头鲨。

    

     潜水有规则 一滴防晒霜可杀死一片珊瑚

    

     潘易飞说:“潜水时,她不会涂抹任何防晒用品,因为一滴防晒霜就足以杀死一片珊瑚。”作为合格的潜水员,不仅不能捕捞海洋生物,甚至不能随便触碰海洋生物。

     有些脆弱的珊瑚虫,被碰过之后就会死去。而受到惊吓的海洋生物,会离开这片海域,再也不回来。毕竟潜水员只是过客,不守规则,除了给环境带来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老潜水员很少拍照 “因为我就是一条鱼”

    

     跟在陆地上不一样,在水下拍照,需要更好的平衡性,如果掌握不好中性浮力,拍照时就容易踩到海葵,折断珊瑚……最后留下一片狼藉。河溪说:“我曾遇到过的一个外国男孩,问他为什么不拍照,他只是说‘鱼不需要拍摄自己在水里的生活,我就是一条鱼。”

    

     两位潜友在岸上的合影

     还要去日本赏海底金字塔 到帕劳看无毒水母

    

     不断征服新的海域

     这些年,潘易飞和她的伙伴们去过很多国家潜水。近期,他们想去日本冲绳的与那国岛欣赏海底金字塔,去帕劳的水母湖看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毒水母

    

     配合最重要

     潘易飞和她的伙伴们告诉记者,潜水是一项双人配合的运动,在水下关乎彼此生命的时候,需要相互信任与合作,会建立一种超越普通朋友的友谊……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看到这里您心动了吗?

     反正小编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去了!

     □记者: 邓明娟

     □责编: 石玉铎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