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最牛群主”专访之四 孙勇 “大话哈尔滨”讲述一座城的故事
2016/4/19 生活报

    

     如果说生活是一门审美的艺术,那么我们都是艺术家。此次报名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宝宇杯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活动的众多群主中,有这样一位80后博士,他叫孙勇,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桥梁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哈尔滨地方志研究会地情分会会员。他建立的微信群名为“大话哈尔滨”,关注城市历史文化。孙勇和哈尔滨这座城,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城市人文与地理,历史与艺术。

    

     大话哈尔滨更换logo活动现场(右为孙勇)

     我们在寻找

     传播我们对哈尔滨的爱


     2009年5月,孙勇和朋友一起创立了 “大话哈尔滨”网站,这是一个有些类似网络杂志的网站,里面包含着人文地理、生活与文艺、同城活动和微社区。2015年建立同名微信群,现已集结群成员230余人。

     孙勇对记者说,当年建立大话哈尔滨,思想的源头是为了声援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希望为城市文化爱好者搭建一个平台,促进哈尔滨本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传播。虽然哈尔滨没有申奥成功,但是我们仍不忘初心,继续为宣传哈尔滨本土文化而坚持。后来孙勇又开通了“大话哈尔滨”微博,粉丝16万人。2015年11月,孙勇建立“大话哈尔滨”微信群,并打造了微信订阅号自媒体平台。

     孙勇说,通过7年的努力,大话哈尔滨作为一个开放的、没有固定组织机构和形式的文史爱好者联盟,已经成为宣传哈尔滨本土文化最活跃的平台之一。这里集结着学者、文物保护专家、高校的教授、文史研究专家、自由职业者、出租车司机等,他们都曾当过城市文化免费讲座的主讲人,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情缘——我爱哈尔滨。

     我们在行动

     让更多人看见哈尔滨


     采访中,孙勇向记者讲述着这些年打造网站、微博、微信群宣传哈尔滨本土文化的经历,收集着与哈尔滨这座城市人文、历史、风物有关的一切图文记录。在微信公众平台,他们推送着书写哈尔滨的原创文章。他们发表的哈尔滨历史建筑、历史故事、传奇人物等文章多次被媒体选用。在线下,他们组织讲座、沙龙、读书会、新书签售会、美食品鉴会、户外徒步、老建筑寻踪等活动。

     孙勇说,最难忘的是2011年10月第一次组织的城市文化主题沙龙活动,主题是《你视而不见的哈尔滨》,当时预计参加人数40人,到达现场近百人,很多人席地而坐倾听专家的讲述。孙勇说,从请主讲教师和嘉宾到联系场地,他第一次尝试,活动结束后还为每个参与者准备了一枚“大话哈尔滨”的Logo徽章,社会反响非常好。有了那一次成功的线下活动,这些年孙勇和朋友陆续组织了讲文庙、讲百年哈尔滨、讲哈尔滨建城历史等线下活动,将哈尔滨本土文化更多渠道和形式地传播出去。

     管理群没有规矩可不行,孙勇给“大话哈尔滨”微信群制定了杜绝广告,杜绝商业营销,讨论话题以哈尔滨文史,城市文化为主,杜绝刷屏,未经证实的求助,活动,以及鸡汤,中国人必转等内容不得分享等群规,就是为了给城市的人文爱好者搭建好的服务平台。

     孙勇说,无论是经营网站还是微信群,都牵扯了大量精力,但家人对他很支持,考虑到他学业很忙,告诉他一定要平衡学业和爱好的关系,不能耽误学业。老师对于孙勇这一做法给了很多支持,还帮助他协调学校礼堂给他的一次讲座提供场地。

     我们在坚持

     未来很长 我们依然在


     打开“大话哈尔滨”社群,屏幕上闪现着一篇篇有关哈尔滨的图文,就像翻阅一本有质感的杂志,在这里可以触摸有关哈尔滨的一切。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哈尔滨,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要用最大的热情来保护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美,我自认为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将这些生活中的爱、力量和光荣世代相传。”在大话哈尔滨社群中,孙勇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但他说,他是从打造“大话哈尔滨”这个平台才开始慢慢认识哈尔滨的。

     孙勇对记者叙述着他眼中的哈尔滨。他说,有人说,哈尔滨是“文化沙漠”,我们打造这样一个社群,发布原创的有关哈尔滨历史、建筑、旅游等的图文和影像,这里就像一个文化聚落活动信息聚合的“连通器”,一个文化创意产品发布与评测的“参谋部”,一个黑龙江文艺青年们的“朋友圈”,我们是一个有情怀的文艺社群,要让更多人看到哈尔滨是一个富有人文气息和气质的城市。这一片沃土,足以吸引世界大师来演出。

     当记者问道,他是如何集结这样一个社群时,孙勇说,当你认真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群成员都很支持他,每天群内聊天一二百条,群成员们都将宣传哈尔滨历史文化为己任,无论是历史专家、教授还是普通的人文爱好者,怀揣着对一座城市的热爱,自然而然就团结在一起了。孙勇说,我们的口号是“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凝聚我们生活的力量”。留一只耳朵倾听城市的历史,留一瞥目光关注生活的变迁。对于“大话哈尔滨”的未来蓝图孙勇并没有勾画,他说,无论未来怎样,他保证,大话哈尔滨会“一直在”。

    

     记者董新英

     □责编:齐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