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举办奶业大会将具有长久生命力!
2016/4/23 生活报

    

     ★在哈尔滨举办奶业大会将具有长久生命力访中国农垦联盟主席、《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记者曲静)作为奶业大会的承办方之一,《 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届奶业大会是第一次将乳品行业全产业链包括牧草培育、奶牛养殖、机械加工、包装耗材以及牛奶加工、技术创新、产品销售、资源合作、资本运营等环节组织在一起,从而提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资本运营以及战略协同的行业合作平台。打造这样的高端品牌专业展会,就是要引领奶业全产业链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展会面临转型升级,如何提升展会吸引力?冯艳秋认为,秘诀就是内容为王。以奶业为例,时下,乳企面对形形色色、各种主题的展会,需要取舍。但无论如何,企业打造与夯实品牌的过程中,非常需要这样行业间的深度交流与集中展示。展会上不但可以看到差距、强化合作,互相借势与整合,还可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那些行业前沿的企业,总是不放弃任何能带来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因而,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就成为展会的吸引力所在。

     冯艳秋介绍,本届奶业大会吸引奶业全产业链与会,论坛的设计功不可没。在筹备阶段,组织者认真研究、梳理了当前奶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企业的困惑,设计了从养殖、牧场管理到奶业设备创新、到营销、到质量追溯到国际标准等全行业的热点问题,更加就社会关注的婴幼儿奶粉、巴氏奶、羊奶话题进行细致讨论,使得参会者在与同行业的交流中获得最新的信息与企业发展最佳的解决方案。

     做为专业性展会,除了内容设计外,展会的举办地也颇有讲究。冯艳秋介绍,从上届开始,奶业大会选定在哈尔滨召开,从参会客商的反馈来看,这是正确的选择。黑龙江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带”和“奶牛带”,不但是奶牛养殖大省, 产业基础同样雄厚坚实,国内外许多大型乳企都在黑龙江建立乳业基地。同时,完达山等黑龙江的自有品牌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客商参会,可以接触到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黑龙江奶业可以说是中国奶业的缩影,黑龙江奶业的成绩、问题、困惑代表了中国奶业面临的所有问题,走近它、了解它、研究它,必定成为业内人士的愿望。因而,大会还安排了企业参观环节。这同样受到参会客商的欢迎。

     展示、交流、学习与合作,一个成功的专业性展会提供给业界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从而引领业界的提升。冯艳秋相信,在哈尔滨举办的奶业大会将具有长久生命力。

     ★“乳品质量安全论坛”涉行业最前沿★(记者刘剑)22日,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乳品质量安全论坛”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乳品法规政策解读”,一些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论坛的内容丰富而有实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一司副司长王平为大家做了主题为“落实《食品安全法》 加强乳制品监管”的报告,介绍了新《食品安全法》的原则精神和主要体现,说明了建立全程追溯体系的必然趋势,也明确了将来乳品企业自身主体责任的突出性。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做了“乳品消费和消费者研究”的报告。

     ★奶酪,不仅是萦绕在舌尖的美味访法兰西最佳奶酪大师贺岱枚★(记者王彦)“奶酪之于法国人,如同饺子之于中国北方人。”贺岱枚,扎着马尾的法兰西最佳奶酪大师,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是那么地接地气,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采访,在华旗礼堂后厨贺岱枚忙碌工作间隙中展开。贺岱枚20日下午乘机抵哈,和团队开会至凌晨。早晨六点半就来到了华旗礼堂,投入地准备上午中法乳业技术交流大会茶歇所需奶酪,以及中午130人参加的法国奶酪展示品鉴会。

     在法国,和贺岱枚一样拥有最佳奶酪大师称号的,不过22人,相当于国宝级。他自诩为一出生就掉进了牛奶锅里,对奶酪有着无比的热爱。他称奶酪是法国文化最璀璨的一部分,而他则是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推广者,他的工作之一,就是作为形象大使去世界各地推介法国奶酪,人称“飞翔的奶酪艺术家”,所到之处,无不掀起当地人对奶酪的兴致,堪称热潮。

     “奶酪绝对是一种艺术。你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一种食物能够如奶酪这般神奇,原材料只有三四种,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美妙食品?”贺岱枚的眼神和语气不无沉醉。

     在法国,奶酪多达1200余种,原料却不外乎牛奶、凝乳酶和盐,“如果硬要说还有第四种原料的话,那么,就是对奶酪的热爱。”而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使贺岱枚成为顶级的奶酪匠人。“在中国,不也是非常提倡工匠精神吗?这是职业的精神,我们是相通的。”

     贺岱枚这次从法国带来了十几种奶酪。他紧张地拆解包装,切割,摆盘。大师艺术创造力和鉴赏力,很大程度体现在摆盘上。中午的奶酪品鉴会,贺岱枚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摆盘方式,就是每一张餐桌上都放置一张制成法国地图形状的木质托盘,托盘上摆满了奶酪,每一种奶酪对应着地图上的相应产地,别具意义。

     贺岱枚指着托盘说,法国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却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变化性,“我们称之为风土,也就是说,每一个地方,她的气候、土壤、矿物质、动植物及农产品的品种,都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每一地都有不同的风土。当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除了观赏到的风景不同,农产品的风味也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奶酪的味道也是各有千秋,充满了地域特色。”

     贺岱枚结合各个产区的特点,边摆盘边为记者详细讲解每一种奶酪的制作工艺,以及食用方法。“这种奶酪叫做布里,在法国被称为奶酪之王,在法语里有分享的意思。布里如何切割是非常讲究的,有着一套严谨的规则,如果你不懂它的切割,那么你就是不懂得生活的艺术。”贺岱枚边讲解边示范。“产自诺曼底的卡门培尔奶酪则要从中心切。这种奶酪是法国行销世界最广的一种奶酪,它的形状讨喜,包装的木头盒子也很好辨认。如何品尝卡门培尔也是大有说道。”贺岱枚告诉记者,首先要用双眼,观赏它美丽的外表,“你看她软软的白色表皮,还有它的心,是分层次的,颜色很亮,是不是很有光泽?再用你的鼻子闻一闻,是不是有一种来自森林的气息?带有一丝丝缕缕黄油和奶油的香气?最后才是用你的口,当你把它放入口中,那样的柔美、浓郁,在口腔里会产生一种爆炸感。这种奶酪,是非常好的蛋白质的来源,我小时候每天下午四点钟放学都会吃下午茶,因为我的家乡就盛产卡门培尔,我就是吃它长大的。”贺岱枚声情并茂的描述,令听者垂涎。

     在法国,也有年夜大餐,其中重要的一道菜,就是奶酪。它的出场顺序又是怎样的呢?“奶酪在主菜之后,甜品之前。它是一顿美味大餐的过渡,奶酪出现,提示着大餐要从咸味转到甜味了。”但是,纯粹的奶酪品鉴,则要在一餐开始前,也就是空腹食用奶酪,作为开胃酒的配菜,“在胃口大开时,品尝奶酪,会充分打开你的味蕾。”

     羊奶酪,因为重口味被很多中国人抗拒。“你完全可以用果酱和羊奶酪搭配食用啊。人的嘴巴喜欢盐分,因为人的味觉多靠盐来分辨,而人的大脑需要甜味来感知,所以,略带咸味的奶酪和带有香甜口感的水果是绝配。布里和苹果或者猕猴桃搭配,咸甜结合,口感独特。奶酪和葡萄酒也是很要好的伙伴,一般来说,口味复杂的奶酪,需要搭复杂的酒,而鲜奶酪可以配白葡萄酒或者单宁略淡的红葡萄酒。”

     贺岱枚会耐心地告诉你,怎样温柔地用线切割黄油,怎样用植物灰来保护图汉山羊奶酪,而春季牛奶制作的奶酪和冬季牛奶制作的奶酪有何不同。

     谈话见缝插针,零零碎碎。时间过得很快。当贺岱枚和助手把为茶歇制作的奶酪推到会场门外大厅时,立刻被与会嘉宾包围,人们大快朵颐,享受着这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贺岱枚冲记者眨眨眼,“黑龙江人对奶酪的接受度很高嘛。世界上没有不喜欢奶酪的人,只有不会推广奶酪的人。”

     ★一个奶酪匠的供给侧判断访布乐奶酪坊创办人刘阳

     (记者王彦)这次来哈参加国际乳业展览会的法国代表团中,有位华人刘阳,是地道儿的黑龙江人。他以自己成功的创业经历,为年轻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黑龙江的企业家、同时为黑龙江奶酪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留学法国 与手工奶酪结缘

     刘阳16岁离开黑龙江来到北京,2001年赴法留学,专业为企业管理,后又学习国际贸易。最初想法只是拿文凭镀金。第五个年头,他开始思考归国之后做什么。

     回国前刘阳在法国农村住了一阵子,邻居恰巧是位奶酪匠。“平时也会吃奶酪,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这种手工制作的绵羊奶酪丝般柔滑,入口即化,一吃就喜欢上了。”刘阳用“震撼”二字形容手工奶酪给自己的冲击。从此,对奶酪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并考虑将之作为终身的事业来经营。

     每次回国探亲刘阳都要去超市调研,发现中国市场上尽管奶酪品种少,缺乏高品质的手工奶酪。毕业时,刘阳带回国的并没有什么法国名牌,而是各种奶酪制作设备,温度计、模具、切刀等等。

     口口相传 逐渐打开市场

     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刘阳起初只是在家里默默地尝试做奶酪。“奶酪毕竟是一种舶来品,根本无法复制。”刘阳开始一家家去厂家试奶,寻找原料,同时在厨房筛选适合本土的奶酪品种。为了养活自己,他兼职做法语翻译,认识了很多法国朋友。有些朋友试吃了刘阳的奶酪后,给与极大的认可和鼓励。不久,刘阳在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和一家越南餐馆先后举办两场小型奶酪品鉴会,来宾全部来自法国朋友圈。当场即接到订单几十份。

     2009年4月,刘阳的手工奶酪坊开张了。在事业版图扩展过程中,刘阳分为几步走。先是每星期给法国朋友写email,推介本周店内新品,接受朋友的email订单。彼时北京市场上的奶酪多为工业奶酪,手工奶酪非常少,即便有,价格也高,每公斤多在500元人民币以上。刘阳手工奶酪的出现,异军突起,填补空白。朋友们口口相传,渐渐在北京使馆区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每个月产量升至100公斤。大概到年底,十万元投资全部收了回来。

     第二年,有酒店和法餐馆的厨师长闻名找上门来,品尝了刘阳的奶酪后成为长期合作的客户。其后,刘阳奶酪开始进入一些小食品专卖店,同时又建起了自己的网站,接受网上订单。

     执念“工匠” 终迎人生收获

     如今,刘阳的客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比例各占一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市场教育上。外国客户天生就吃奶酪,中国客户毕竟因背景和饮食文化差异,对奶酪所知不多,常常会有人打电话问,你们的奶酪为什么会长毛,口味为什么会这么冲,诸如此类的问题。刘阳就会天天“客服”,耐心解答,宣传推介奶酪的相关常识,使客户对奶酪的认识从无到有。

     刘阳对奶质的要求非常苛刻,不但要求奶的味道要好,而且干物质含量要高,他收奶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其他奶酪制造商,“虽然我们的风土和法国不同,但也正是基于这种不同,加上工匠的个性化创造,才造就出属于我们自己独有的手工奶酪。”

     在中法建交五十年五十人活动中,刘阳因为奶酪成为对中法文化交流有贡献的五十人之一。也是因为奶酪刘阳被法国授勋为“骑士”称号。2015年,英国DK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奶酪百科全书,共收录了中国的三款奶酪,其中刘阳的两款纯正的天然发酵奶酪“北京红”和“大多姆”入选。同年六月,法国图尔举办世界奶酪大赛,23个国家的七百多种奶酪参赛,共颁发五十多块金牌,刘阳个人因“北京蓝”和“牦牛多姆”独得两块金牌。

     龙江奶企 急需转变观念

     无论是出于乡土观,还是所从事的行业,刘阳对黑龙江乳业发展一直有所关注。刘阳谈到,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供给侧改革,但大多停留在概念化阶段。“就龙江奶业来说,婴幼儿奶粉是龙江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需原料乳清蛋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我们的奶源过剩,乳清蛋白又是生产奶酪的副产品,我们为什么不改革供给,进入经济链条的最前端直接生产奶酪,然后用边角料乳清蛋白再生产婴幼儿奶粉以降低成本呢?不要说现在没有奶酪市场,市场从来不是等来的。很多大企业都是看市场上哪种产品好卖就卖哪种,不创新不引领,永远走在别人后面。企业就是要去开发市场,甚至是培育市场。黑龙江人非常开放,接受度高,从这次会议期间的几次奶酪品鉴活动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企业家需要魄力和眼光,如果过于束手束脚,错失机遇,早晚会被市场所淘汰。在国内奶酪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中国人现在越来越讲求营养和健康,如果政府能够推波助澜,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奶酪业,在消费习惯上倡导奶酪消费,慢慢就会形成氛围。这次法国为什么会请顶级大师来到黑龙江不计成本搞这样一个奶酪推广活动,就是看中了黑龙江和中国的广阔市场。外国人能意识到,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国外在做,我们自己的企业不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把奶酪业发展起来,届时,黑龙江会增加一个特别棒的标志性地域产品。”

     ★奶业大会深入探讨“互联网+奶业”★(记者曲静)“互联网+”时代给奶业带来哪些变化,在智能化时代奶业如何自我提升?22日,“牧场智能互联时代——互联网+奶业的深入探讨”论坛引来众多行业牛人论道。

     创建优质高效奶业的捷径在哪?论坛上,来自省畜牧局、阿牧网云、荷兰莱利国际集团、柏思瀚荷兰布莱斯奶业的业内专家分别就《互联网+创建优质高效乳业的理想路径》、《互联网+时代的奶牛数据化管理探讨》、《智能化给牧场管理带来的巨变》、《实时数据:提高现代化牧场养殖水平的基础》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生产环节、管理环节、营销环节等等全产业链效率,助力这一进程。

     ★世界乳品品鉴会引爆消费者味蕾★(记者王彦)世界乳制品品鉴会22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多国的400余种奶酪及各色乳制品引爆了参会者的味蕾。

     本次国际乳业展览会在B馆特设乳制品品鉴区。22日,作为奶酪文化的推广大使,世界著名的法国奶酪大师Xavier Thuret先生现场进行了奶酪艺术表演,向消费者们传递法国奶酪文化与故事,分享其潜心研制的奶酪工艺。来自哈尔滨万达索菲特酒店的主厨做了以美国威斯康星奶酪为主题的美式奶酪烹饪表演。除龙江及国内乳制品外,来自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爱尔兰等国的400多种奶酪及各色乳制品在品鉴会上被展示与品尝。

     ★国内乳企老总论剑重塑民族乳业形象★(记者黄春英)22日,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正式开幕第一天,国内数家骨干乳企老总齐聚大会,论剑国际乳业合作与融合高峰论坛。乳企老总们围绕乳业发展迈向国际化这一核心问题,交流探讨了中国乳业面临的新问题、发展的新图景,形成民族乳业砥砺前行的共识。

     来自伊利乳业、完达山乳业、飞鹤乳业等国内著名乳企的高管分别在论坛上精彩发言。其中完达山乳业集团董事长王景海发言时倡议,在我省建设绿色乳品产业基地,打造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绿色乳制品产业链体系,建设现代化牧场,减少对国外奶源的依赖。进而重塑民族乳业形象,提升民族自信,增强我国奶业竞争力。

     论坛上伊利乳业执行总裁张剑秋谈到了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乳业供给侧改革,他认为,乳业供给侧改革需从供给端优化产业链,通过理念创新、结构优化、资源整合等生产满足消费者深度需求的产品。我省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则深入剖析了中国乳业产业化与国际化问题。

     论坛吸引了众多参会者,场内座无虚席,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成为本届奶业大会上的一个亮点。

     ★宝妈小英逛奶展眼见:活牛活羊当模特

     在展馆A区展厅,向左转,走几步,就会闻到一股养殖场的气味。记者一看,黑白花的犊牛正在吃着草料,数了数,有十头,这是团队展示啊!旁边几只小羊也在咩咩地咀嚼着。必须表扬一下,这些犊牛和小羊羔可是非常守纪律的,围观的人那么多,脾气忒好,完全没有动怒,丝毫没有大喊大叫,对于人们的拍摄需求也是有求必应,站着、趴着360度无死角,谁让颜值高呢,就是可以这么帅气而随性。小英上前了解到,这是一家来自北京的企业想出的全新创意展示,不过这些牛和羊可是咱黑龙江土生土长的,来自北安。要是你认为这家企业就是为了给观众看活牛活羊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企业醉翁之意不在牛,而是德国进口设备哦。在犊牛和小羊羔之间摆放的手推喂奶车才是他们真正想推送的哦!围观的人群络绎不绝,估计犊牛和小羊羔都佩服大家的热情,下午犊牛都无奈的趴下睡觉觉了。

     大块头价格很不菲

     同样是展馆A区展厅,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啥?小英告诉你,绝对是大机械。让我认真数一数,真是隔行如隔山,咋总觉得这名这名拗口呢?圆捆卷捆缠包一体机、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圆捆捡拾切碎压捆机、牵引式饲料搅拌车、自走式饲料搅拌车、搂草机……,小英想说,这么多机械齐上阵,这得养多少头牛?这些高大上的机械有很多都是本省地产企业搬来的,坐落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农垦畜牧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就搬到展会现场10多种畜牧和养殖的大机械。仔细询问,记者也被价格吓了一跳,圆捆卷捆缠包一体机就价值100多万,看来,价格和身高成正比啊,块头大真值钱。

     闻闻国内外青草香

     人讲究营养,牛羊同样也讲究营养。长春一家企业在展馆现场展示了羊草、苜蓿、青贮等牛羊饲料,工作人员说,养牛要讲究“精准营养”。何为精准?针对不同的牛需要配备一斤料还是两斤料,手中判定饲料营养的设备说了算,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味,设备告诉你奶牛好哪口。好吧,原来牛的口味都这么刁钻了,不过这淡淡的青草香,相信能够满足他们的味蕾需求。

     在另外一个展厅,也能闻到青草香,一大捆青草来自美国华盛顿。大老远的运青草,你没听错,就是这么任性,很多观众来到草包前,抓起闻闻,这算不算是用鼻子闻到华盛顿的味道呢!真想抓一把看看咱本省的犊牛喜不喜欢大洋彼岸的青草味道,考虑到不了解犊牛的肠胃,小英决定不惹事了。

     牛气产品 奶牛“痒痒挠”

     展馆里转上几圈,小英发现,牛羊们的生活是真好啊,不但吃的精准营养,还有一系列休闲娱乐设施。电风扇吹着小风,牛卧栏歇歇,奶牛的生活很惬意。在一家展台前,小英看到了这样几个大字——“专利产品,仿冒必究”,赶紧凑上去看看是啥高科技。就是大刷子啊,到底是啥专利?企业工作人员告诉小英,这个专利产品叫牛体刷,通俗点讲,就是给牛挠痒痒用的,除了给牛全身挠痒痒用的牛体刷,搬到展会的还有半体牛体刷,别看外形简单,可是有红外线感应的,保证奶牛挠完痒心情舒畅。

     嘴尝:独爱荷兰奶酪“烟熏妆”

     走进展馆B区展厅,不尝上几口奶酪真是白来。在世界奶酪品鉴大会上,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奶酪品鉴台。在荷兰的品鉴桌上,有三种奶酪。小英一一品尝,具体叫啥名咱就不细究了,就说这味道吧,有咸的,有不那么咸的,还有烟熏味的。荷兰这家奶酪公司很有心哦,把不同口味的奶酪切成了形状不一样的小块,慷慨的让大家细细品尝。很多市民对于烟熏奶酪赞不绝口,觉得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这是不是一种烟熏情结呢?不过注意哦,人家不出售哦,据说下半年有望在哈尔滨买到这种烟熏奶酪,大家莫着急,实在忍不住就多吃几块。

     美国奶酪主打天然牌

     美国威斯康辛州以奶酪驰名,据说有乳业之乡的美誉。此次美国一家企业精心准备了7种奶酪供大家品鉴,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张宏虹说,威斯康辛的奶酪可以称之为天然凝乳,品一品能够品到奶酪的原汁原味,在这个品鉴台,小英还尝到了辣味的奶酪,刷了一层辣酱的美国奶酪显然更对我的胃口。

     俄罗斯冰激凌 很贴心

     在世界奶酪品鉴大会上,俄罗斯的冰激凌品鉴桌可谓独辟蹊径,难道是知道大家奶酪吃多了会咸、会齁吗?设立冰激凌品鉴桌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桌子周边聚集了不少市民,都为了舒缓一下口中浓浓的奶酪味,不一会儿,一大块冰激凌就这样被一口一口吃掉了,小英想说,冰激凌虽凉,在奶酪大会上很贴心呢。

     广西水牛奶很吸睛

     在广西一家站台上,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两位美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小英也驻足于这个展位,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身着的是壮族民族服装,他们企业是一家广西乳企,专门做水牛纯牛奶和酸奶,酸奶口味有木瓜味的,也有红枣味的,小英品上一口红枣味酸奶,无奈因为太浓稠没有得逞,用了粗的吸管才喝到嘴。工作人员说,水牛的产奶量不及奶牛的一半,所以水牛牛奶和酸奶价格略高于奶牛牛奶,市民一听,纷纷排队品尝水牛牛奶,企业负责人让大家别着急,带来的这些奶产品一点不卖都是给大家尝的。

     ★中荷奶业探讨如何创建可持续产业链★(记者宋晨曦)22日,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召开期间,中荷双方就如何创建可持续和盈利的奶业产业链相关话题展开热烈研讨。其中,荷兰方面图文并茂的分享了荷兰奶业产业链的成功之道、可持续的奶牛养殖、提高饲养效率是降低原奶成本的关键等相关知识。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中荷双方加强了交流合作,有利于我省乳制品企业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孙尧出席并发表讲话。

     荷兰方代表弗里斯兰副省长格拉斯?葛尤斯特纳说,荷兰是乳业国家,荷兰的奶酪、婴儿食品及其他乳制品的质量很高,对于荷兰来讲,确保乳制品的质量背后必然是强大的产业链,乳制品的生产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生产乳制品的机器设备标准、卫生包装及相关技术培训在荷兰都具备先进的理念和严格的标准。此次交流,是为了帮助中国乃至全世界提升乳制品的质量标准。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郝马丁先生认为,黑龙江奶业前景非常光明,奶业发展迅速且全面,黑土地具备开发高端乳业项目的基础,相信黑龙江会成为中国奶业的领头羊。而荷兰奶业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明显优势,荷方希望把先进技术和产品带到黑龙孙尧表示,荷兰在奶业制造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希望我省与荷兰的奶业有很好的交流合作,希望荷兰高品质乳制品能更多的让中国消费者了解,我们应该多学习荷兰高端的乳业生产技术及在相关领域先进的管理水平,希望中荷双方在乳业产业上共同发展,形成共赢。

     ★友好城邦间合作将更广泛访荷兰弗里斯兰省副省长格拉斯·葛尤斯特纳★(记者 董新英)22日下午,在中国·荷兰奶业研讨会举行,荷兰弗里斯兰省副省长格拉斯·葛尤斯特纳在会上亲切致辞。致辞完毕后,格拉斯·葛尤斯特纳特别抽出时间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格拉斯·葛尤斯特纳对记者说,弗里斯兰省和黑龙江省是友好省份,两省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已经开展了马铃薯、畜牧、乳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比如弗里斯兰省已派出乳业方面的专家到哈尔滨,输出荷兰在乳业和畜牧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让黑龙江的奶农成为更加专业的奶农。同时弗里斯兰与黑龙江的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进行了对接,达成了交流和合作。他相信,未来两省的合作空间更大,合作也会更广泛。

     在此次展会上,荷兰专门设置了品鉴台,他们展出的烟熏奶酪因为味道独特深受喜欢。格拉斯·葛尤斯特纳说,据他了解,这种烟熏奶酪是荷兰独有的味道,荷兰非常愿意将优质的奶酪与大家分享,将品种丰富的奶酪带到中国来。

     对于此次展会,格拉斯·葛尤斯特纳感到不虚此行,他说此次乳业大会组织的非常有序,举办的非常成功,为黑龙江和弗里斯兰两省提供了进一步交流的平台,彼此增进了解。通过这次展会,他们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乳企进行了接触,让彼此有增进了解的机会,在交流中寻找到商机和合作的契合点。

     荷兰的婴幼儿奶粉在中国宝妈们的心目中有很好的印象,很多中国家长给孩子选购荷兰奶粉。对此,格拉斯·葛尤斯特纳说,这点让他们非常欣慰,荷兰乳品的高品质与高标准的安全标准是分不开的。而弗里斯兰省的乳品安全标准是荷兰所有省份里标准最高的。弗里斯兰在乳业生产过程中从开端到终端都有严格的监管,一直秉承着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弗里斯兰省是荷兰非常知名的乳业大省,荷兰的其他省份可能在生产猪肉等畜牧方面比较擅长,但弗里斯兰省从牛奶、奶酪到婴幼儿乳品都有涉猎,是名副其实的乳业大省。

     格拉斯·葛尤斯特纳对于黑龙江本地乳企的印象非常好。他说,他对于中国乳企特别是黑龙江乳企在这二三十年间取得的成绩非常震惊,对中国乳企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希望在畜牧和乳业方面能够达成更多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弗里斯兰省和黑龙江两省除了在乳业和畜牧业方面有诸多合作,在冰雪旅游方面也将开展深度合作。格拉斯·葛尤斯特纳对记者说,昨天他们还与黑龙江省文化厅国际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专门就两省的冰雪旅游合作进行了洽谈。

     ★中外专家探讨牧场保质降本增效★(记者李播)22日,由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蒙牛首次承办的以“探索行业创新之路、开启牧业智造时代”为主题的牧场信息化管理技术论坛举行。中外专家齐聚一堂,探讨牧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品质保障、降本增效。

     据介绍,牧场作为乳业产业链的前端,其信息化对乳制品品质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会专家认为,如果说TMR和青贮是推动中国奶业第五次革命,那么数字奶源和智慧奶源将推动中国奶业的第六次革命。专家们围绕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牧场品质保障、降本增效”这一主题,分别从国家牧业相关政策支持、牛奶的数据管理、信息化管理、牧场基础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对牧场的信息化进行了精彩分享。此次论坛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业界交流了不同规模、不同条件牧场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品质、保障安全,同时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能。以蒙牛为例,目前奶源已经实现100%集约化牧场化,在数字奶源的建设方面,下一步要通过系统、预警和制度来推进管理。

     ★黑龙江让农业生产者骄傲专访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部长内森·盖伊★(记者桑蕾 翻译杨帆)内森·盖伊是中国人的老朋友,已经四次来到中国。在22日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开幕式上,内森·盖伊作为重磅级嘉宾上台发言,他说,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并激动人心的国家,每次来都有新事情发生。这次来黑龙江,是他的荣幸,因为这里有着农业生产者的骄傲。

     在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的带领下,一个来自新西兰的大团队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已经分别会见了新西兰代表团。作为团内一员,内森·盖伊有着重要使命,来黑龙江访问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数日前,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与内森·盖伊签署了中新两国的农业合作协议。在听说内森·盖伊接到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的邀约后,身为黑龙江人的韩长赋向他介绍了哈尔滨冰雪节的美丽景致,以及黑龙江作为中国畜牧业大省、乳业的省的重要地位。“2008年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此后新中两国的贸易与合作,尤其是在奶制品行业有着显著地增长。很明显,这将关乎着一代代的中国和新西兰人长期的关系利益。”内森·盖伊表示,新签署的协议是关于创建和加强中新乳品行业之间联系和分享经验的,所以黑龙江是他此次中国之行的必到之地。

     内森·盖伊表示,黑龙江的面积几乎是新西兰的两倍,是久负盛名的农产品基地,也是新西兰畜产品重要的出口地:2014年新西兰就向黑龙江出口了1.5万头肉牛,新西兰对华出口的红肉,75%运抵到了黑龙江。在与中国签署的农业合作协议后,新西兰将在中国安排一次调研,在中新之间开发更好的合作。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尤其是牛奶深受中国百姓欢迎。可是内森·盖伊表示,即使新西兰的牛奶价格也超级低。“现在的牛奶价格目前伤害全世界奶农。新西兰的奶农也很艰难。欧洲奶农即使有补贴价格也低于生产成本。”但是他相信乳制品的中长期前景是积极的,乳制品价格一定会恢复。这是因为在饮食中乳制品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中国有超过2.5亿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喜爱乳制品,有机构预期在未来十年还将增长1.5亿人。

     “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就是一个各方交流的好机会,能集结来自世界各地的乳制品生产者和经销商交换意见和建立伙伴关系,多方交流先进技术,产生合作,壮大乳制品行业共同应对挑战。例如,解决牛奶价格过低的问题。”内森·盖伊表示,我们必须加强双向投资和延长供应链,此次大会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交流机会。

     除了农业领域,内森·盖伊表示新中两国近几年来旅游往来密切,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入境游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近邻澳大利亚。在开幕式上,目睹了开幕式上宣传片中美妙的冰灯美景后,内森·盖伊已经被深深迷住,他说,希望能开通奥克兰到哈尔滨的直航,相信新西兰人对哈尔滨美妙的冰灯也会很感兴趣,新西兰的“冰鲜肉”也会直抵哈尔滨。这种“地球村”的神奇,内森·盖伊已经在中午午餐上享受到了——中国的火锅,涮的是新西兰的羊肉,用一句中国话就是“棒极了”!

    

     □责编:齐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