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美白牙齿,睡一觉就能熏蒸理疗!这些潮科技让你“懒着”变美
2016/5/11 生活报

    

     随时随地美白牙齿 睡一觉就能熏蒸理疗这些潮科技 让你“懒”着变美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求新求变的美容产业当然也不落人后,在2016黑龙江东北亚时尚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现场,就掀起了一股美容理疗的高科技热,让懒人也能轻松变漂亮。

     30分钟美白牙齿 插上手机就能用

     对于爱美的人士来说,有一口洁白的牙齿非常重要,但美白牙齿往往需要到牙科医院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在本届展会上,一款新科技美牙仪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体验的市民直呼今后可以不用排队美牙了。

     据了解,这款美牙仪器是新上市的高科技产品,利用低温冷光进行美牙,每次用30分钟即可,美白还原效果可维持半年左右。这款产品小巧轻便,一头是个USB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在手机、充电宝、电脑上使用,绝对是年轻时尚人士的首选。

     纯植物配方 一擦一粘轻松脱毛

     夏天马上到了,又到了女孩子们秀美腿的时候,在展会上,记者看到爱美女士都围着新型脱毛产品打转体验。市民王女士看中了一款来自西班牙的的新型脱毛美容产品,纯植物配方,分为适合干性皮肤和适合油性皮肤的款式,只要轻轻一涂,用纸一粘就可以看见汗毛被脱下,不伤害毛囊也不会伤皮肤。王女士高兴地说:“我的汗毛比较重,以前也在美容院做过脱毛,但效果不好。现在有了这个脱毛产品,这个夏天终于可以放心穿裙子了。”

     “太空舱”里睡一觉 保健全做好

     形状类似太空舱,人躺在里面只露出头,睡上一觉,浑身都能按摩理疗。在本届展会上,一款来自台湾的健康养生仪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很多市民纷纷“入舱”体验。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高科技保健仪是源于中医理念而设计的,集高压负电界、高周波、负离子效应于一体,躺在里面就像睡觉一样,对人体系统具有活化细胞的作用。

     “在外面看挺吓人,躺到里面按摩、加热还挺舒服的。”市民孙先生体验后说,这个仪器熏蒸、按摩、理疗功能都具备,如果买一个放家里,有时间就进去睡一觉,养生保健就全做了。

    

     书法家现场泼墨助兴“时光邮筒”寄出一封家书一份情10日,在龙江时尚展现场,许多市民来到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龙江家书”展区,成叠的信纸很快变成了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从几岁的孩子到年近花甲的老人,都在绿色的“时光邮筒”中送出想对家人诉说的心里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来自吉林的张作铭为父母写了一封家书,他说,自己小时候还交过远方的笔友,现在一看到信纸,立刻想到了李春波那首《一封家书》,无比亲切怀念。

     为了向传统文化致敬,两位知名的书法家亲临现场,为市民创作书法作品,悬笔落腕,留下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佳作。其中,书法家谭英卓现在定居北京,当得知“龙江家书”活动,深爱传统文化的他觉得非常有意义,故而欣然来到现场。谭英卓说,现在大家渐渐很少写字,甚至有些人都出现提笔忘字,这对于传承中国文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正因为如此,“龙江家书”这个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国粹不能舍弃,应该要历久不息传承下去。

     来到现场的另一位书法家是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协会理事孙立民。孙立民回忆道,他受祖父的熏陶从小练习书法,从几岁起就用毛笔给家人写信,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里,每每阅读家书时都会感觉很激动。他认为家书重要的是“真”,尤其是两代人间传递的家书更让人动容。在孙立民看来,“龙江家书”活动很有代表性,纸质书信能产生一种现代科技手段所表达不出的回味,通过书信进行真情传递是十分有必要的。

    

     广陵派第十二代古琴家张金桥“坐有琴书”最时尚走进龙江时尚展的阳光大厅,你一定会被阵阵古雅、空灵的琴乐吸引。在人流熙攘中,一位白衣琴者独坐抚琴,身后一个古朴陶缸里随意插着枯枝、绿叶与黄菊,与指间流淌的山水之音静静呼应,为驻足聆听的人们拂去内心的浮躁。

     这位琴者,就是广陵派第十二代古琴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制作传承人张金桥。本次展会,他受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邀请,在现场演奏了传统大操《潇湘水云》、《广陵散》及现代琴曲《梅园吟》等多首名曲,让参展的中外嘉宾赞叹不已:原来,最传统的“琴棋书画”,才是时尚最深处的优雅!

    

     张金桥说,其实时尚并不完全等同于崭新的物质与潮流,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古代文人的时尚,所谓“坐有琴书便是仙”,而现今传统文化还能受到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这本身就是最高雅、最具民族特色的时尚,多接触古琴、书画、茶道、香道、花道等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活得洒脱一些,诗意一些。

     此次出席展会,张金桥对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龙江家书”展区非常赞赏。他深有感触地说,手写书札,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汉字的美感与分量,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也是手机与电脑无法复制和粘贴的。写一封家书,倡导的是一种思想与理念,并非要让人们重返过去那样的通讯方式,而是带领人们重新体会亲人日思夜盼一封家书的滋味,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邃重新被记起。

     □记者:于燕 于海霞

     □责编:石玉铎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