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群主百强人物风采录3】王石、王植、于业凡、孙状
2016/7/21 生活报

    

     王石,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处长。今年52岁的他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与新闻有关的工作,至今已有28年。王石给人的印象果断利落,话语精炼,浑厚的声音中带有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2014年年底,王石建立了“久久(C919)记者朋友群”,来自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的200名新闻行业的微友们,在群里分享着新闻带来的快乐,展示着新闻人的睿智和风采。

     新闻人的“大本营”

     在未建立这个记者群前,我省开展大型对外报道时,王石所在的外宣办,对参与报道的新闻单位多是电话通知,很不方便。“我突然想到建立一个微信群,这样会更便于工作,有些事情在群里就通知了。”王石说,这是他建群的初衷。

     这个群最初入群的微友们有六七十人,主要是各个主流媒体中负责政教和时政报道的负责人、记者,“是一群最有经验的对外报道的‘新闻大咖’们。这六七十位的新闻大咖,在群里非常活跃。每天有大量信息在群里发布,尤其是遇到有大型时政报道时,这个群更是非常活跃。建群不久,遇到省里召开“两会”,群里的记者们十分钟内就有百条信息发布,分享新闻报道的体会和快乐。

     随着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有更多的省外记者开始关注我省经济发展状况。王石借此,吸纳不少省外记者加入到了这个记者群中,有时一天能拉进微信群中十多名新闻同行。15个地市的外宣办负责人、中央媒体驻黑龙江记者站以及港澳台地区、国内知名网站的新闻人,都汇聚到这个群中,人数迅速扩大至现在200多人,王石成为省内最大新闻人群体相聚的微信群群主。

     汲取新闻人的激情

     王石说,从事新闻的人,既有敏锐睿智的一面,更有富有激情与朝气的一面。“做了群主之后,对于这些,我体会的更多。”记者翻看记者群里微友们的信息,一篇篇出自群内微友手中的精彩文章在微友之间传看着,摄影记者们用独特视角拍摄的图片,更是引来同行大大的“点赞”。群主转发的最新的新闻时评和新闻研究文章等,不少微友跟帖发表自己的感慨和见解。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乳业大会”报道中,微友们将在大会中,第一时间捕捉到的新闻和图片发到微信圈里,和同行们一起分享。粗略数了一下,在“乳业大会”大会期间,群里发布的微信达千条以上。

     王石指着群里不断更新的微信,兴奋地说,有不少外省媒体加入,这些记者通过本省记者转发的新闻稿件,找到了很多宣传我省发展的新闻源。对宣传我省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新媒体的发展迅速,年轻的新闻人充满激情的工作热情,在这里体现很明显,很多宣传我省的文章,通过网络记者,迅速在各大网站转发,受到的关注度也很高。”

     “久久(C919)记者朋友群,”没有群规,成立一年多的这个群,没有任何广告和产品的推介。王石说,群里的新闻人素质很高,严守新闻纪律,发布上几百万条信息和新闻,都是体现龙江发展的正能量文章,没有一篇负面报道,更没有与省委省政府工作相悖的言论,学术氛围很浓。这个群从成立到现在,没有一个微友退群,虽有微友离开新闻这个行业,但是并没有退群。一位曾经做记者而今经商的张先生说,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群,在这个群里,新闻人充满激情的工作热情时时影响着自己。

     “看着群里的记者们,分享着新闻带来的快乐,彼此增进着感情,从素不相识到成为了好朋友。当这个群的群主感到很欣慰。”王石说。

     温馨的记者之家

     对于建立这个微信群,王石的妻子也很支持,有好的新闻文章,王石的妻子还推荐到记者群里,希望对记者的写作有所帮助。王石说,“爱人希望让这个群成为记者一个温馨的家”。

     微友“梧桐”一次开车外出采访,突然迷路了,找不到采访的地点了。在这个记者群里“求助”,结果很快就有几十名微友告诉“梧桐”如何走,有的甚至电话中直接“指道”。前不久,省电视台一位记者的老父亲,因患脑病外出不幸走失,四处寻找未果的这位记者,突然想起了“记者群”,于是发布了这一条救助的微信,很快就找到了走失的老父亲。微友们评价这个群说:真有家的感觉。

     微友狄狄婕说,加入“记者微信群”中之后,看到同行们在大型报道中,视角独特、写作风格活跃的新闻稿件,很受启发,对自己的新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看到群主转发的一些前沿的新闻和理论文章,更是受益匪浅。

     王石说,这个群成立以来,虽然没搞大型线下活动,因为对外报道的活动很多,所以群里的微友们常见面,“线下”面对面互动活跃。不断更新的记者群中的微信,感受的是200多名微友的和谐相处,这里有激励,有温暖,在这里除了看到篇篇精彩的新闻佳作、图片外,还有更多的新闻同行加入到这群里来,在感受着温馨的记者之家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把龙江宣传出去。“借助记者手中的笔和相机,让更多更美的龙江风采展示给这个多彩的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中国的最北处有个大美龙江。”王石说着作为群主的愿景。

     记者 吴利红

    

     王植和他的群友们

     (第二排戴眼镜的男士是王植)

     也许是浸润在茶香中久了,45岁的王植,虽然职业是个“商人”,却了无商贾之气。温文尔雅、谦和低调的谈吐,散发着茶的雅韵脱俗,让人不由感叹物化的力量。

     “开始茶修” “英雄”情结

     王植是一位茶具商,但他更喜欢“开始茶修”微信群群主这个“职位”。

     创群的初衷,源于王植心中的一个小小的“英雄”情结。

     王植说,“茶发源于中国,但当人们提起‘茶道’时,很多人尤其是外国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当提到‘茶艺’时,又有很多人尤其是外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韩国。我们出于小小的‘英雄’情结,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中国的?其实,原本这两样都是源于我们中国的”。

     2015年,在一位朋友的提议下,原本就对茶文化感兴趣的王植开始着手做一件事儿:建立一个宣传弘扬中国茶文化的群。群名叫“开始茶修”,听起来有些怪,却含有特别的意义。王植说,“茶修”的含义就是通过茶进行“修身”和“修心”。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内心平衡都很重要。通过“茶修”,既追求环境、茶人的外在美,也引导茶人由外向内,觉察内心的宁静规整,和谐圆融。“开始茶修”这个群名,是在南方一位大学老教授的指点下产生的,它既摆脱了“茶修”的所谓古板,同时通过“开始”这个词,表达“随时随地”的意思,增强动感并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为了更好地展现“开始茶修”的魅力,他们还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品牌设计策划公司做了标识的设计。2015年5月1日,作为“开始茶修”开启的序曲,他们组织了一次传统文化公益演出——茶与古筝的对话,赢得了观众的好评;5月18日,微信群“开始茶修”正式建立。

     清茶之交淡香久远

     如今在“开始茶修”群里有1300余人。而这1300多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竟然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因为“开始茶修”这样一个群走到一起的。这样的一个规模,是王植创群之初没有想到的。一路走来,他忙碌着,也享受着。

     他告诉记者,“开始茶修”组建后,不到一个月就有了第一个稳定的500人大群;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形成“开始茶修”乙未辛巳、“开始茶修”乙未丙戌等14个群组成的“开始茶修”社群,规模达到1300余人。

     王植回忆道,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开始茶修”以茶、书画、国学为媒介,以微信群为平台,开展有关茶文化的线上交流及线下互动,群友们都热情极高。最活跃时期,每天信息量达到5000余条,一度让他这个群主累花了眼。如今,他们已经建立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的专属播音频道,开办“开始茶修”自己的文化专辑,开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组建QQ群,通过秒拍等软件传播短片、建立YY直播、秒拍直播、映客直播等,在各类网媒上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

     短短的一年里,“开始茶修”举办了35次公益文化活动,活动足迹遍及哈尔滨各大茶城,并多次走进大学校园,与众多莘莘学子互动交流,受到极大的欢迎。

     悠远深邃的茶文化在群里慢慢地浸润,并向外延展,让王植深受鼓舞,更让他感动的是,虽然圈子中有许多从商的人,但大家都非常自律,没有人将商味带入群里,以茶相识,以茶相交,有君子之交的况味,他特别享受这种情态。

     “通过一杯茶,沉静下来”

     采访中,王植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开始茶修”社团已经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茶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单位,还在今年3月成立黑龙江艺术品收藏研究会茶修专业委员会。

     硕果累累的背后,凝结着耕耘者的汗水。王植平时需要维护群内秩序,加强线上线下活动的联系,还要经常备课讲课,辛苦可想而知。

     记得最初的时候,他们是请老师到哈尔滨各大茶城做活动,但是成员固定不下来,还比较松散。经过考虑,他觉得改变现状的最好办法是从自身做起,学习茶文化来向大家讲述、分享。所以,空闲时间,他就认真钻研茶文化,然后认真备课,反复录音,直到满意才分享给大家。在做公益活动中,偶尔也会遭到别人的误解,让他感到委屈,但他想到自己做事的初衷,心里就释然了。时间慢慢过去,曾经的误解渐渐也烟消云散了。

     尽管如此,王植却感到,这个事业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是无法言说的。他说:“它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给我带来快乐,也带给我牵挂。虽然长时间地用手机,让我40多岁眼睛就患有轻微的白内障,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虽然谈不上多么高大上,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我用心付出”。

     更让王植开心的是,他的爱人也非常支持他,对他说,“你喜欢的并且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尽管做吧”。

     王植说,“无论将来怎么样,本着初心,我都会坚持做下去。希望通过我们这些人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通过一杯茶,沉静下来’”。

     赵怡 记者董云平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够被别人所需要,能够为他人做事,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岁月的花环摄影群”群主于业凡,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自己作为一个200多人摄影群的“头儿”,特别地兴奋,幸福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已近60岁,但她看起来青春焕发,侃快亮堂的声音,满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正如她所说,“我志愿,我快乐”,乐于奉献的她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存在感,价值感。

     青春的梦想在这里绽放

     于业凡当过工人、会计,后又开过诊所,现在是哈尔滨市南岗区图书馆摄影沙龙负责人,同时兼任谢尚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说起成立这个摄影群的初衷,于业凡笑言: 源于少女时的梦。

     上世纪70年代,十几岁的于业凡在一家照相馆里工作兼学徒。刚开始接触黑白摄影时,就被其深深吸引。几年下来,从拍照到洗照片,她都如鱼得水。后来她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花了124元钱如愿以偿买到一部海鸥照相机。业余时间,她就兴高采烈地给亲朋好友拍照。结婚后彩色摄影出现了,但她因为忙碌而暂时搁置了这项爱好。这一放就是二三十年,直到她退休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向她建议组建一个摄影群,再次激发她少年时的梦。

     “岁月的花环摄影群”就这样诞生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春秋走过,这个群竟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二百多人;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群不仅圆了她的梦,还成了群友们热爱的一个家”。

     与大家共享闪光灯下的美丽

     哈尔滨的摄影群体,千个都不止。但让人奇怪的是,爱好摄影的于业凡既没有专业的摄影器材,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在众多“摄影师”中更谈不上专业,可她却是这个摄影群中大家极其拥戴的“头儿”。

     说起缘由,于业凡自豪地说,“因为我爱这个群,特别喜欢组织各种活动、各种学习,大家在共同进步中加深了感情。现在,这个群里既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所有人的摄影水平都有了提高,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大家庭带给他们的温暖”。

     群友邓锦仁告诉记者,三年多来,除了每周一次的交流切磋,群里还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采风活动,大家无法忘记那些镜头下的美景——夺目的冰灯、醇厚的郁金香、优雅的丁香、多彩的菊花、炫彩的红叶,还有伊春、五营、汤旺河、仙翁山、横道河子那些让大家流连忘返的景致……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大家的摄影水平,培养了大家的审美情趣,也增进了群友之间的友谊。

     身处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群中,群友们都忘不了“打井人”于业凡。群友们坦言,没有于业凡,就没有这个群如今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每次活动,于业凡都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还要做好各项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及后续相关工作。但无论怎样繁忙,她那灿烂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却从未改变,温暖着每一位成员的心。

     “被人需要,就是一种快乐”

     于业凡告诉记者,活动之前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实际是非常累的,但是每当旁人问她累不累,她都会面带笑容回答说不累。而她之所以这样投入,是因为看见大家的笑脸,让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于业凡最难忘的是,每次活动结束后,大家笑着与她握手,告诉她活动办得很成功很出色。在她看来,被人需要是一种快乐,大家对她工作的认可,让她在心里觉得十分欣慰和满足。

     让她更为自豪的是,她们群的成员还积极参与了微电影的创作和拍摄,2014年编写并创作拍摄的《拯救》参加哈尔滨市第二届微电影大赛,受到热评。2015年创作拍摄抗日题材的微电影《老屋》,该剧本获得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全国征文优秀作品奖。

     另外,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群里还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群里有一个中年女群友,一人生活,由于没有固定生活来源,日子得很清苦,小屋杂乱无章,卫生间的便池坏了都无力更换。于业凡就发动群友们为她捐款,帮助她整理房间,更换便池,让她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群里还有一个独身的中年男群友。于业凡就刻意引导他参加帮扶活动,让两颗孤寂的心慢慢靠近,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两个人的生活非常美满。

     记录爱的阳光,记录善的力量

     “我志愿,我快乐”,乐于公益服务的于业凡兼任谢尚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先后获得国家环保部“巾帼环境友好使者”、省志愿者协会金奖嘉许证书、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志愿者”、江上安全服务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于业凡有一条做志愿服务的标准,只要社会需要的,只要有人需要的,只要是她能做到的,她一定去做。朋友们被她的这种志愿精神所感动,纷纷成了志愿者;亲人被她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也成了志愿者;群友们被她的这种志愿精神感动,成了义不容辞的志愿者。但凡有志愿活动需要“摄影师”出马的时候,大家都你争我抢,记录下那些最美志愿者们的最美瞬间。他们还尽职尽责地做起“志愿摄影队”:在志愿者书店开业启动仪式现场、在应急救护培训的课堂上、在志愿者表彰庆典的舞台里、在文明交通岗的马路旁……“摄影师”们穿梭的身影在奔忙着,他们用镜头书写着爱心,传递着真善美的正能量。

     “‘岁月的花环’将继续编织精彩的梦,继续用真行、真情、真心、真意记录爱的阳光,记录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于业凡满怀信心和憧憬。

     赵怡 记者董云平

    

     今年48岁的孙状本职工作是会展服务,可如今他的“副业”却越做越大了,要带领7000群友做义工。

     孙状是个热心肠,“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做了第一次公益活动,给一个6岁的白血病患儿捐款,眼看着大家的爱心汇聚到一起给那个家庭带来的希望,给我的触动很大。从此,我便经常参加公益活动。2014年4月我组建了博爱义工团队,是纯公益性质的、自发组织的民间公益团体,主要有社会救助,公益环保,助老、助残、助学、义卖、公益讲堂、义工服务等公益活动,省慈善总会,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等机构需要义工的时候都会首选我们团队。”

     做义工,要有颗单纯的心

     采访孙状,刚开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坚持不要提他,要写整个义工群体,在记者对“最牛群主”活动规则的再三解释下,他才勉强同意:“说实话,我真的想评上最牛群主,得到奖金好拿来做公益。”

     聊的多了,记者才明白,原来,最近义工群里“踢”出去好多人:有做了好事朝人要锦旗的;有把救助物资放在自己家里“暂存”的;还有刻意在媒体上炒作自己的等等,孙状说:“做义工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这样才能做好,才能长久。”

     为了长久的做下去,孙状还曾决定避免捐钱捐物,单纯的提供义工服务就够了,可是,这个决定很难坚持住。“做义工的时候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想要帮一把,比如前几天发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白鱼泡分院有很多被家属弃管的患者,政府给他们提供病号服和毛衣毛裤,但是没有内衣,有些女患者就很痛苦,内衣内裤不能给捐旧的,我就发动群友给他们捐了一千套崭新的内衣内裤。”

     “这样的话资金就是个大问题,不能总是四处拉赞助,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发动群友义卖,将家里不用的东西拿出来卖掉。大家都踊跃参与,几次下来,我们卖了8000元,用这笔钱组织了残障人士到香坊中华亭园一日游,带领老年人去尚志公园看菊花展,去科技馆参观等等。”

     越来越壮大的义工群

     孙状说,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原来只是想在业余时间做做公益,没想到两年内,博爱义工的队伍从44人发展到了7000多人,每天还有新人不断加入,年纪最大的义工70岁,最小的8岁。QQ群分会10个,微信群分会6个,陌陌群分会16个。“现在做义工已经快要成我的主业了,群友们太信任我了,有什么活动,只要我在群里喊一声,出四五百人没有问题。就为了他们的信任,我也要一直干下去。”

     7000人的群体,可不是那么容易管理,孙状为此下了不少功夫:坚持每天清晨在各个群里发一条早安的问候心语,等着看这条消息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坚持不收会费,活动中涉及到钱物,务必做到账目公开透明;每次活动都精心策划,设有现场接待负责人、财务管理负责人、后勤安排负责人、医疗救护负责人、接送残障人士负责人、爱心车队、垃圾清理负责人、主持人、监督委员会人员、公益律师等等,保证万无一失。

     组织大家去敬老院包饺子,帮助残障人士卖手工艺品,到江北去清理垃圾......孙状的所有闲暇时间都是这样度过,受冷落的女友对他有诸多的抱怨,结果却是陪着他一起做义工当成约会。

     群员眼中的孙状

     和博爱义工群员的短短接触,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对孙状的拥戴,维持这么大的群体和他的个人魅力不无关系。

     群员李玉香告诉记者,“群主是一个有担当,有爱心,有领导能力的人。群里规定坚决不能发广告,这一点看似有点教条,但却很有效的保持了群的纯洁性,去年带领残障人士去中华亭园一日游,是我第一次参加博爱义工活动,深深感受到这些义工的爱心,由于亭园不让进车,孙状带领大家将捐助的午饭和矿泉水,一箱箱一袋袋在炎炎烈日下一趟趟的搬运进去,东西交给残联后,博爱义工们自己在小树林旁边吃着简单的食物,我还看到身为博爱义工一家之主的孙状,很随和的和大家一起吃着面包啃着香肠,开着玩笑,忘了当时是谁递给我一个面包,我就这样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高子默是一个分群的管理员,她告诉记者。“和孙状接触后,我改掉了大手大脚的毛病,不敢乱花钱了,看到孙状对自己那么节俭,对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大方,每个人都会受触动,义卖的收入,群主都会精打细算,要我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很多时候,群主都要自己搭钱,就像上次给白鱼泡医院捐赠衣物,群里自发捐了几百件,最后群主却捐给医院1000件,剩下的肯定是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估计又垫了不少。”

     一个叫曦妍的女孩告诉记者:“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欠缺。博爱义工公益活动都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感谢群主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为社会大家庭奉献一份爱心和力量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记者 贾晶

     猜你喜欢

     今天记得买肉馅,明儿头伏吃饺子|酱油醋都OUT了!试试秘制蘸料吧

     北京人哭了,上海人哭了,哈尔滨人哭了…看完我也哭了!

     □来源 黑龙江日报

     □责编:苏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