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群主百强人物风采录8】李涛、于春江、刘立成、周刃、赵君
2016/7/27 生活报

     「

     李涛

     青春还在 梦想要快

     」

    

     一身黑衣,韩范的装扮,狮子男李涛,有着狮子座鲜明的性格:自信、果断、不言败。

     在衡山路8号的万众创业谷里,他是企业孵化器的合伙人;在创咖汇老板群里,他是群友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在自己的公司,他告诉90后员工们玩就是你们的工作。个性鲜明却又充满正能量,80后的李涛说,青春还在,梦想要快,为别人创造价值,就是我最大的价值。

     创业思维激发建群热情商机来了!

     2006年,26岁的李涛凭借着敏锐的触觉和洞察力,放弃了让众人羡慕的移动公司大客户管理工作,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第一次创业,李涛选择了手机卖场。那一年正是普通型手机向智能机转型的时候,手机卖场让他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2014年,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李涛成立了社群科技,主要是给中小企业做移动互联网的搭建。李涛说,互联网时代来了,可龙江的互联网建设、思维和团队打造还比较欠缺,我希望通过努力带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2015年3月,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涛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万众创业谷。李涛说,未来创客、创业空间、企业孵化器是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想带动龙江的创业氛围。

     从手机卖场到互联网公司到万众创业谷,每一步都让李涛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提升和帮助别人提升价值的快乐。“我希望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帮助更多的人”,萌发了这样的念头,李涛创建了创咖汇老板群,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有群友近500人。

     李淘说,创咖汇老板群里的人,都是经过认证的老板。为了保证群的品质,进群需要填写群名片,进行审核,严格把关。而这些群友涉及投资、餐饮、娱乐、贸易等等各个领域。

     线上线下精彩纷呈

     互联网时代是传统经济向社群化经济转型。再小的品牌,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会有自己的社群。

     而创咖汇这三个字也包含了其独特思想。李涛说,“创”代表创新、创客;“咖”代表大咖,又音同咖啡;而“汇”就是聚合平台。就是要把创客和大咖汇集到一起,通过我们的打造,资源配置互补。

     创咖汇老板群最大的作用就是搭建资源整合的平台。大家可以发布资源,提供内部优惠,进行线上分享。李涛说,现在是社交化的社会,如果单纯的发广告,大家没有感觉。但企业家们如果以分享的方式给大家讲产品如何改变生活品质,提升质量。当初做产品的初衷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什么。通过这种线上分享的方式,让所有人对他有更深刻的了解,这种效果会很不错。

     创咖汇老板群里还设置了群委会,包括一个群主、一个秘书长、三个群委。有的负责监督、有的负责互助、有的负责联系。每天,群里还会发布一些固定内容,类似音乐、诗歌、养生等等。

     除了线上,线下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李涛说,每个月至少一次大聚会,还有若干针对不同需要、主题的小聚会。在学习方面,每周六在万众创业谷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包括管理、财务、团队打造、企业文化、品牌设计。为群友们提供服务。“对一个群来讲,如果你没有价值的输出,是没有用的。要不断的去为群友创造价值,这样他们才会觉得群是有价值的,才会更愿意参与其中。管理也很重要,如果不去管理,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比如,一个房子,正常窗子没有破的时候,其它也不会破。某天有一个窗子破了,其它的也会跟着破。所以群里有一个发广告的你不管,第二、三个发广告的就会出来,这个群就乱了。我们就是要做有品质的群”李涛说。

     因为有系统化的管理,完善的组织架构以及可以自动发布信息的社群助手,创咖汇老板群在中国社群节上被中国社群联盟评为百强社群。

     时常保持“玩”的心态

     交谈中,群主的身份让李涛很满足。他说,最难忘的事就是通过共享资源平台,帮很多企业家解决了资金问题。群友经常请他到企业讲课,给他发红包,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更大的收获是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特别认同他的社群化理念,也开始做社群。

     因为做社群,手机已经成为他最离不开的物品。甚至他的公司,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手机。李涛说,他的公司主要做的就是把客户信息推送到手机里,通过100多个公共平台,线上资源的整合,把企业宣传出去。公司里全是90后,他给90后们传播的理念就是,我们的工作就是玩手机玩出来的。企业文化就是玩,不仅是工作上,还有生活中,都要保持“玩”的心态,来激发思维,更有创造力。公司甚至研究出了100种玩法,比如: 唱歌、台球、徒步等等。现在已经玩了十多种了。

     除此之外,李涛还特别喜爱科技产品。他说,科技类的产品可以改变你对时代的认知,同时享受到科技给人的便利。

     青春还在,梦想要快。李涛和他的创咖汇老板群追着大时代的脚步,一路向前。

     记者 狄婕

     「

     于春江

     边境线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

    

     51岁的于春江,是一名银行普通员工,酷爱户外运动,创建了黑龙江户外自驾群。几年来,他带领一千多名群友走过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山山水水,踏遍了我省的边境线,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小兴安岭、珍宝岛、黑瞎子岛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做足功课再做群主

     于春江爱上户外运动,正是这项运动最流行的时候。“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是黑龙江户外网组织的夜行徒步,从青年宫走到公路大桥,感觉走的非常过瘾,很享受那种大家彼此鼓励的感觉,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户外网的负责人胖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后来让我当了领队。为了带好队伍,我下足了功夫,先后学习了中国地理知识、军事地形学、用GPS 制做等高线图、定向越野知识、野外生存常识等等。此后,我又制定出不同季节的活动方案,春季以江边、公园徒步为主;夏季以自驾旅行为主;秋后以自驾、穿越、爬山、露营为主;到了冬季以徒步、娱乐为主,天气晴好适当的爬山玩玩。此外,群友参加活动的目的性不尽相同,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我便通过他们参与的第一次活动仔细观察,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根据大家整体的情况设计路线。这几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这上了,妻子嘴上埋怨,但每次我回家,她都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逛商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去户外专柜转转。”

     旅途刺激多坎坷

     几年的户外经历给于春江和群友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说起来还历历在目:“2013年冬季我带队去雪乡,遇上了暴风雪,大家被困在亚雪公路上,大巴车的车门被雪堵得严严实实打不开,我带着锹从顶棚通气口爬了出去,到车外雪已经齐腰深,我费劲力气挖开车门前的积雪,大家下来一起推车,直到后半夜才回到目的地;2014年冬季我们自驾去山里挖雪洞,为了取暖我把石头放在篝火里烤热了用毛巾包上放到队员们的睡袋里,然后大家围着篝火跳舞,烧烤,喝茶聊天把石头的事忘了,睡袋烫出了洞,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大家满身的鸭毛;2013年我们去库伦旗沙漠穿越,一个新队员把脚趾甲磨掉了,我赶紧拿出自带的急救包,给他上药包扎并鼓励他坚持到了终点。我们还捡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小羊羔,又想方设法帮它找到了妈妈;去年去虎峰岭原始森林穿越,我听到了老虎叫,头发汗毛都立起来了,忙让大家快跑,跑了两个多小时,艰难地穿过沼泽地,淤泥没过了小腿,看见高速公路了心里才托底,在公路边大家彼此一看都跟泥猴一样,回来看新闻夜航报道那边老虎把牛都吃了,每次聚会大家都会聊起这后怕的事。”

     丰富多彩的生活

     “正因为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惊险有趣的事,大家的感情特别深厚,除了一起参加户活动外,平时也经常聚聚,有重大的体育比赛比如世界杯足球赛就组织大家一起看。美食也是群里一个永恒的主题,每次活动前我都找特色饭店,结合着野餐丰富大家的生活。每年端午节都在一起度过,群友自己做菜。我们还举办了一次群友间的厨艺大赛,增加了群的凝聚力。”谈起如何带群,于春江显得很有经验,“我在自己管理的同时还注意培养管理员和领队,发挥他们的特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注意调动老群友的积极性,他们经验丰富,是很好的助手。今年五一小长假我有事,让管理员们带队自驾去库伦沙漠-鲅鱼圈-本溪水洞-鸭绿江边,行程2000多公里,管理员们前前后后做了很多工作,组织的很好。”

     几年来的户外运动,让群友们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精气神儿,这让于春江很有成就感,“有一位群友是得了脑梗之后经医生建议加入户外群,跟随我们参加一些低强度的活动,坚持了两年多,现在恢复的非常好;还有一位我的同事,家庭破裂后精神状态不好,一度不愿意接触任何人,处于自闭状态,我们几度邀请,她终于加入进来,如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记者 贾晶

     「

     刘立成

     户外运动让我们在一起

     」

    

     刘立成是“林都户外自助出行交流平台”微信群的群主。这个从同名QQ群发展而来的微信群,今年才刚刚成立,如今已经有近五百名成员。作为群主的刘立成,提起这个群时十分骄傲。“现在从这个群里还分出了许多小群,吸引了更多热爱户外运动的人。通过一个小小的微信群,把许多陌生人都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户外运动,让我们在线下相处成为朋友,这种感觉很奇妙。”

     “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家”

     刘立成在伊春的一个机关内工作,但他平时却十分喜欢户外运动。“不管是徒步还是骑行,我都很喜欢。所以我加入了许多群,希望能在其中和大家交流。”刘立成说。可有一次,他却因此而受了骗。“当时一个群主组织大家出去玩儿。却没想到他利用这个机会,赚了大家的钱。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能自己建一个群,真正单纯地为户外爱好者服务呢?”今年年初,“林都户外自助出行交流平台”微信群成立。“因为我们出行的范围主要在伊春,所以取名为‘林都户外’。”刘立成说。随着群成员的不断增加,刘立成为本群制定了“规矩”。“进群需要实名制,不许发布不实或者反动的言论,不许发广告、利用群成员赚钱……大家都很支持我,给我减轻了许多负担。”现在,林都户外会定期组织徒步、骑行、露营、爬山、滑雪等各种活动。“每次出行的费用都是大家AA制,由我来制定出行计划。对此都是统一和透明的,不会赚大家的钱。建这个群,就是要让它成为户外爱好者们的大家庭。”

     温暖互助 从陌生人到亲人

     在一同出行的过程中,群友们互相帮助的事情有很多。每次徒步时,群里的男生都会主动帮助女生拎行李。而在露营时,则会帮助女生搭帐篷,找到安全的地方让女生们住。这样的温暖刘立成也深有体会。“每次出行前,我都负责规划好路线,计算好费用,再发到群里通知大家。因为工作比较忙,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有时大家看到我很辛苦,就会主动在群里帮忙,帮助我完成计划。而不是交了钱就什么都不管了。有时我在群里宣讲安全知识,他们也都很配合。这让我真的有一种家的感觉。”

     除了交到朋友,刘立成还在群里认识了许多热心公益的人,并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专门做公益的群,他仍担任群主。“公益群人数虽然不多,但我们都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其他人。有时我们会在一起做公益,觉得非常有意义。”

     宣传家乡“让更多人看到伊春的美”

     刘立成每次计划出行路线时,都会特意选择伊春一些偏僻的地方。虽说偏僻,却有着独特的风景。“我找的大多都是旅游路线上没有的地方,就是为了更多地发现家乡的美。”刘立成说。“许多人来到伊春旅游,都只走几个经典的地方,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无法领略,真的是太遗憾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些地方的美景拍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如今,刘立成把宣传家乡美景当做自己的目标,同时也付诸行动。“我希望通过‘林都户外自助出行交流平台’这个群,能够回馈社会,让更多喜欢户外的人走进伊春,看更多美景。”前几天,几名户外爱好者慕名找到刘立成,希望能跟着他一同出行。“他们都是外地的,第一次来伊春玩儿。我就带着他们走了许多休闲路线。看到他们玩儿的开心,我也很高兴。”刘立成欣慰地说。“我相信以后通过这个群,能够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并且爱上这里。”

     记者 李盼

     「

     周刃

     “双份”热爱支撑着带群前行

     」

    

     巅峰户外驴友背包客微信群的群主凡星(本名周刃)2009年开始参与户外运动,有空就和朋友们背着相机,四处游荡,爬山涉水。久而久之,他身边就聚集了一群志趣相近的爱好者。2012年,以他为核心,成立了凡星户外休闲摄影群,每周由他负责组织群内驴友和摄影爱好者们,选择路线,进行徒步登山摄影活动。

     常年坚持活动,群里的人数日渐增多,线路也越走越远,由省内逐渐扩展至外省乃至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越玩越专业。凡星为提高户外领队的专业技能,参加了我国著名攀登者、高山向导孙斌创办的巅峰户外运动学校的户外领队培训班。在这个班内结识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活动豪杰,以这个培训班的人脉为基础,他又在原有的QQ群外,组建了一个更大范围的活动平台,起名叫巅峰户外驴友背包客微信群。这个微信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多为全国各地的巅峰户外领队、绿野户外领队及各户外俱乐部成员,群内包括全国巅峰各期领队、各省市户外俱乐部(群),还包括港澳地区、尼泊尔、美国等地的户外地接。其中包括西藏自驾之家、香港户外海岛露营度假全国合作群、哈巴雪山巅峰救援攀登群、敦煌玩美户外群、探路者互动群、拉萨云上逻些驿站交流群、洛阳驴途户外、内蒙古飞鹰户外、山西侯马森林户外、新疆喀纳斯户外、川藏老兵俱乐部、呼伦贝尔草原行者户外等等。这个微信群建立之后,成了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接户外活动群网。

     凡星说,他现在有两个群主身分,一个是自己参与玩的,另一个就是负责各地户外群的地接联络工作,他是群里的主要枢纽。

     凡星说,去年,他带队攀登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姑娘山, 最高的二姑娘山海拔5454米。他还重装攀登穿越了黑龙江最高峰大秃顶子山,重装攀登穿越小兴安岭最高峰平顶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无数野山都留有他们的足迹。虽然负责两个群,但他每周义务带队登山,从未间断。他说,活动中他拍摄了近7万张户外照片,为广大驴友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凡星说,多年来,他一直是众人拥戴的群主,主要是他极热爱户外运动,性格上热爱帮助他人。这两个热爱,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支撑着他带领团队不断前行!他组织的巅峰户外驴友背包客微信群,坚持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每天都有各地发布的活动帖子,介绍当地的户外路线、风土人情,并发回每次活动精彩的图片和文章。一张图片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许多图片都是即时发送的。群里还有其它文档、音乐、视频,上传的人很多。现在该群已成为全国各地户外组织领队的聚合地,结交更多有共同爱好的群内驴友。

     记者 李景滨

     「

     赵君

     “卡车联盟”兄弟情深

     」

    

     “有险必救,有难必帮,传递正能量,做优秀卡车司机。”响亮而质朴的话语就是“东北卡车兄弟联盟”所坚守的原则。群主赵君肤色略黑,一身休闲装扮,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朴实。“群是在2015年9月建立的,别看时间不长,但目前我们已经拥有2个精英群,8个普通群。总人数达到2000多,发展速度之快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说起“东北卡车兄弟联盟”,赵君的兴致立刻上来了。

     “东北卡车兄弟联盟”诞生记

     别看赵君年龄不大,33岁,可他从事现在的职业已有20年的时间了。从13岁就开始跟着师父学修校泵,3年前他自己的校泵维修部开业了,也开始带徒弟了。“由于平时接触的基本都是卡车司机,对他们工作的艰辛很有感触。”赵君说到卡车司机眉头不禁紧锁,“开卡车的一般都是自己养车,首付就得十多万元,每年还得还车贷,一台卡车全下来得大概需要五十多万元。可想而知,卡车司机养车的压力有多大。卡车司机年龄段集中在三四十岁,家里条件都不好,上有老,下有小,平时没事还好,要是遇到事,看他们的一脸无助,我真心酸。”

     了解卡车司机生活的艰辛,一个想法在赵君心中萌发。建立一个可以让卡车司机之间相互帮助的平台,这样就可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说干就干,2015年9月赵君设立了“东北卡车兄弟联盟”。“起初群里都是我接触的卡车司机,人不是很多,但随着人数不断增加,群的影响力逐渐变大,根本不用去拉人,入群的卡车司机接连不断。”赵君骄傲地对记者说,“‘东北卡车兄弟联盟’在全国范围内名气还差点,但在咱省里,可是数一数二的。”

     有困难就找“东北卡车兄弟联盟”

     在5月初,群里非常活跃的一位叫王涛的司机突然失联,大家都非常焦急。几天后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原来他在四川运送货物途中卡车翻进了山涧,人没了。赵君知道王涛家里条件非常不好,父母年老多病,还离了婚,孩子需要抚养。他第一时间在群里发起捐款倡议,群友们积极响应,很快便募集到了1.8万余元善款。在建三江的三位群友驱车近500公里前往王涛家所在牡丹江市林口,亲手把善款交给了王涛的父母,并表示,以后“联盟”将长期负责对他们的照顾。

     群友张德文运送一车土豆从云南瑞丽陇川镇开往湖南武汉司机美农贸市场,在常德附近发现发动机异响,下高速后,发动机四处窜油,不敢再开。他在群里发布遇困消息后,群友孙大众知晓后,自己的货都不装了,直接空放近200公里从长沙到常德救援。把张德文的车拖到修理部后,又帮忙把货送到目的地。

     “像这样互帮互助的好事举不胜举,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有困难找“东北卡车兄弟联盟”,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们的确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对于做好事的群友,赵君还不定期设立评比投票,票数高的群友会得到一定的奖励,由于群里没有经费,所以奖品大都是赵君提供自己收藏的卡车车模。虽然有些不舍,但为了激励大家都积极主动去做好事,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赵君说出的是朴实无华的话语。

     一个群主n个帮

     2个精英群,8个普通群,2000多群友光靠一个群主根本管理不过来,不用担心,赵君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他有三个副群主 ,每个群都有专门的管理员。他还利用微信的“小秘书”功能来掌握每个群的活跃度,以及每个群友的发言数量。加入群的新人必须按照“编号+姓名+手机+地址”的方式注册,这样便于管理,也方便大家互帮互助。原则上群里是不许发布广告的,为了满足群友这方面的需求,赵君特意设立了公众号,在那里提供二手车买卖、货源、修车等信息。

     由于既要忙修理部的事,还要管理微信群,赵君一天的日程总是满满的,晚上回到家很少管孩子,家务基本都是爱人包了。“我爱人对我做群主全方位支持,没有一句怨言,毕竟我是在做善事,传递社会正能量。”赵君说到爱人,脸上是满满的幸福感。

     “‘东北卡车兄弟联盟’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它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卡车司机群,我们会一直努力着。”赵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文/摄 本报记者 李健

     猜你喜欢

     今天记得买肉馅,明儿头伏吃饺子|酱油醋都OUT了!试试秘制蘸料吧

     北京人哭了,上海人哭了,哈尔滨人哭了…看完我也哭了!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李昕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