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群主百强人物风采录10】郝冬梅、王卿、丁彩莲、潘田野
2016/7/29 生活报

     「

     郝冬梅

     “辣妈”搭建育儿沟通平台

     」

    

     细心照顾儿女,有序打理生活,勇敢追求人生梦想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形象……,在不少人看来,“辣妈”的含义已不仅在于外表、身材等表层意义。郝冬梅建立的“哈尔滨美女辣妈群”就为健康、积极向上的辣妈们提供了一个根据地。

     搭建平台分享育儿经验

     近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宝宇杯”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群友的强烈推荐下,郝冬梅参与到其中。她说,“当初,我建群的想法很简单,作为妈妈,只想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育儿经验的沟通平台。”

     郝冬梅是“哈尔滨美女辣妈群”的群主,虽然建立不到8个月的时间,但群成员已经迅速发展超过600人。“不少平时上班的妈妈因为工作关系,缺少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我们就定期组织大家举办DIY做蛋糕、早教试听课等亲子活动。平时也会相互分享育儿经验,孩子在生活、医疗方面的常识。”

     已经是5岁孩子妈妈的郝冬梅,每次活动都会带着女儿参加,“女儿很喜欢亲子互动和户外活动,不仅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能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维护群友利益最大化

     在这个线上交易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妈妈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成了一名微商。为了加强管理,郝冬梅和群成员一起制定了群规,白天禁止在群里发广告,限定给宝贝求赞、拉票的时间段,微商们卖的东西价格要亲民,义务团购的商品必须是零利润。

     郝冬梅说,“团购的东西包括家里的日常用品,有些东西妈妈们用过后发现质量好、价格便宜,就会及时分享给大家。从事微商行业的妈妈在发布团购信息前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在确认质量过关,价格优惠、合理后,才可以在群里进行团购。”

     郝冬梅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不影响妈妈们的正常生活,维护大家利益的最大化。

     热心群友爱心爆棚

     在采访过程中,郝冬梅提到最多的词语就是“家人”,“现在,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谁有困难在群里说一句,大家都会积极踊跃的帮忙。”从河北秦皇岛来哈尔滨打工的一个三口之家,是郝冬梅和群友们正在帮助的对象。年仅4岁的小朋友因高烧导致昏迷,目前在北京一家医院就医,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郝冬梅得知后,立即通过家长提供的医疗单据、宝宝姓名等资料向所在医院核实情况,确认消息准确后,郝冬梅积极组织群友通过众筹的方式捐款,目前已筹得善款13000余元。“虽然离预定的医药费目标还很远,但大家都会通过身边的家人、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将救助信息扩散,让这个小生命尽快得到有效治疗。”

     说到齐心协力,这个爱心爆棚的大家庭帮助过的“家人”不仅于此。4月份,群里有位宝妈想要参加一档装修节目,为年迈的公婆尽一份孝心,翻新一下屋内装修。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他们一家五口还挤在不足20平米的房子内居住。为了让她获得这个装修的机会,群友们积极帮助她报名、投票,在她投票期间,为她破例转发投票链接地址,最终,她以高票数入选。

     “在入选那一刻,她特别兴奋,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告诉大家一起为她努力的结果。我们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圆了她和家人的梦。”

     真心付出获认可

     除了组织活动,妈妈们也会在群里分享育儿经验和优惠的团购信息,大家在交流平台上畅所欲言,很多人变成闺中密友。郝冬梅坦言,在建群初期,因为从事保险行业,也曾引起过质疑,“可能有人会以为我建群是不是有什么目的性,这些质疑很正常,我都能理解,我从不主动加任何人,一条广告也没在群里发过,自己问心无愧。”

     经过长期的相处,群友们对郝冬梅的付出给予肯定,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朵朵妈”。为了让妈妈们既增加收入,又不占用陪伴孩子的时间,郝冬梅根据工作时间、薪资等需求,为大家提供符合条件的求职信息,“之前有好几个全职妈妈都找到了导购、会计等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了方便大家,节约家中资源,郝冬梅还建立了一个二手交易群,宝妈家中闲置的玩具、生活用品、纸尿裤、衣服、鞋子,都可以相互置换。

     “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是一件让我乐在其中的事。我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相互交流到相互认可,我们都像家人一样精心维系着彼此之间的关系。600多个妈妈背后是600多个家庭的支撑,这个群不仅是妈妈们的力量,她们背后的家庭也在支持着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认可。”

     记者 张隽珊

     「

     王卿

     合唱团里的71岁带头人

     」

    

     见到王卿时,她刚带领自己的“美之声合唱团”排练完。她穿着一件红色短袖,黑色头发一丝不乱,戴一副方形眼镜。“我今年71岁了,看不出来吧?”她笑着说。语速很快,中气十足。在生活中,热爱歌唱的王卿是“美之声合唱团”的团长,负责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而如今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美之声合唱团”微信群的群主。

     建群 从二十人到上百人

     年轻时,王卿是一名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的她不愿在家闲着。在她的心里,仍有个心愿一直念念不忘。“我一直喜欢唱歌,后来机缘巧合做了老师。但这个爱好我一直都惦记着。”王卿说。退休后的她加入了“美之声合唱团”,一个全部由老年人组成的民间合唱团。 “起初合唱团只有二十多人,可我一直坚持着。如今已经壮大到103人了。”为了能够更好地方便合唱团成员的交流,去年4月,王卿成立了“美之声合唱团”的微信群,成为了这个百人群的“群主”。由于人数过多,为了方便管理,她还另外成立了“男团”和“女团”的微信群,同样担任群主。

     在群里,王卿除了发布与合唱团相关的信息外,还提倡大家分享好的信息。群成员们听到一首好听的歌,看到一则新闻,都会发到群中分享。起初,群里常有不实的消息出现。作为群主,王卿总会在第一时间制止。“大家对网上的消息无法识别, 不知道是否真实就发到群里。这是不可以的,我们这个群一定是健康的、绿色的。”

     一次,一名群成员不小心将一张图片发到了群里。“因为都是老年人,还不太会用微信,所以他误发了一张图片,内容有些不雅。这名成员很着急,又不知怎么删除,当时群里乱成了一团。”王卿说。可随后,群里的另一名成员主动发了红包,大家抢红包的消息成功将图片顶到聊天记录前面,缓解了那名成员的尴尬。这件事让王卿感动许久。“看到大家在群里这么和谐,觉得我们真的很像个大家庭。”

     感动“微信群让我们更团结”

     “美之声合唱团”每周排练三次,每次用到的歌谱都由王卿来准备。建了微信群后,王卿的工作没有减轻,反倒增加了许多。以前她都是将准备好的歌谱打印出来,交给成员们。而如今她却要把歌谱做成电子版,发到微信群里。起初她不懂如何操作,就自己对着电脑学习。“我把网上找到的歌谱译成简谱,再把歌词的每个字打出来,粘贴到相应的谱下面。有一次我从下午六点一直做到了半夜。”对于这样的工作,王卿并不感到辛苦。“群里的一些歌友都去三亚过冬,可他们也想看到歌谱,回来才能更好地排练。有了这个微信群,这些歌友就方便多了。我辛苦点儿不算啥,反而乐在其中。”王卿爽朗地说。

     王卿感慨的说,是微信群让“美之声合唱团”更加团结、更加和谐了。“排练的时间很紧张,大家交流的也少。现在即使不见面,我们也能在微信群里交流,感情增强了很多。”对此,王卿感受颇深。前段时间,她做了一个小手术。群里的四十多名歌友都去看望她。“还有好多在外地的,也都在群里询问我的情况,看到大家这么关心我,真的很感动。”在王卿出院后,由于怕她受凉,合唱团的一名歌友特意为她做了个椅垫。“当时我就流泪了,没想到那位大姐年纪这么大了,还能为我亲手做椅垫。心里很温暖,这不就是这个群存在的意义吗?互相帮助,互相温暖。”

     未来 老年人更不能被时代抛弃

     “美之声合唱团”的微信群成立以后,几乎加入了团里的所有成员。“谁说上了年纪就不能接受新事物?我偏偏不服气。”王卿说。“起初大家都不会用微信,我就挨个手把手教他们。许多人都是为了进群才特意学了微信。我今年71岁,但还在不断学习。合唱团里年纪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了,也同样一起排练,在微信群里聊天。老年人更应该接受新事物,不能被时代落下。一个小小的手机,连接的却是全世界。合唱团的老年朋友们,都通过它找到了另一种乐趣。”

     如今,王卿每天一打开手机,群里的消息就接连不断。而她每在群中“振臂一呼”,大家也都积极响应。这让她越发感到作为群主的责任。对此,儿女们也都十分支持。“我的手机是女儿给买的,她没想到我学会了微信,竟然成了群主。每当提起来她都很为我骄傲。”可偶尔,她的老伴儿也会“抗议”一下。“他说我现在全身心投入在合唱团里,陪他的时间少了。没办法啊,谁让我是群主呢。”

     在合唱团排练结束后,王卿终于可以陪老伴儿出去走走。看到太阳岛上的牡丹花开了,她急忙拍下来,传到了群里。“花开的真漂亮,分享给大家。”她这样写道。紧接着,群里的回复不断。王卿开心地说:“以后我一定会把这个群管理好,让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希望,‘美之声’永远都在。”

     记者 李盼

     「

     丁彩莲

     党员群打开农民致富新门路

     」

    

     图为于彩莲(中)与群成员研究学习内容。

     2015年9月,24岁的丁彩莲刚刚从齐齐哈尔大学毕业,就作为选调生来到了北安市城郊乡政府工作,而此次活动中的“城郊乡共产党员之家”微信群就是丁彩莲来到这里后组建的,虽然这个群成立才半年,群主又是90后,微信群却被她管理得有声有色。帮扶各村困难住户、邀请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培养狐貉养殖业领头人,到处都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

     全乡328名党员入群

     在建设党员群之初于彩莲就遇到了困难,“信群限制成员为200人,一旦超过群人数上限再进群就需要实名验证,城郊乡党员年纪普遍较大,很多党员不会使用微信聊天功能,对于需要绑定银行卡的实名验证更是抵触。”于彩莲称,为了让更多的党员进群,她和村班子成员们挨家走访做工作,帮助每户党员完成实名验证,在全乡上下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328名党员入群,实现了全乡党员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入群率。

     党员群正式成立后,城郊乡8个村各自选一名班子成员作为管理员,各村在轮值管理党员群的一周内,确定值周主题,在开展“新农合政策普及”知识周活动中,在群内为大家普及新农合知识如各项疾病报销比例、报销程序等。除政策问答,在于彩莲的组织下,建民村还发起了“我眼中的最美”主题图片故事展,让大家一同感受城郊环境的美丽。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在微信群里,于彩莲和大家共同组建了“城郊乡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得知新华村周佰成因脑出血瘫痪,妻子又患有胃癌,整个家庭只能依靠女儿打工筹集医疗费用的消息时,于彩莲将这个消息发布到群里,群成员纷纷通过微信红包方式向周佰成家捐款,共捐款5000余元,使这个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得到了爱心救助。“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听到谁家有困难我们这个志愿队都愿意一起帮忙。”于彩莲说。

     每逢特殊节日,于彩莲还会组织服务队前往敬老院献爱心,为孤寡老人们包饺子、送慰问品。现在,城郊乡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经和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10多对。

     群里“专家”为农作物“把脉问诊”

     从建群开始到现在,于彩莲和乡党委成员每天在群里发布学习内容,每日更新天气预报,提醒务农党员做好灾害预防等。群内党员也会自发的在群内分享时政热点、致富政策、农业技术,交流种植技术。

     新华村群拓观光采摘园区温室花卉产业是北安市推行发展的新型产业。2016年初部分花卉出现根部腐烂、叶子发黄现象,这可把种植花卉的李刚愁坏了,于彩莲和园区的党员们得知这种情况,就把花卉得病的图片发到了“共产党员之家”微信群里寻求帮助。建民村园艺屯宫长富是村里有名的“土专家”,具有园艺师资格证,是村里的农民技术员,他一看到这则消息,立刻就跟李刚取得了联系,告诉他花卉得了“根腐病”,并帮助他配比药液进行喷洒,向他传授喷水施肥的技巧和增强花卉的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在宫长富的帮助下,花卉病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遏制,减少了千余元的损失。宫长富也与李刚等种植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给予技术指导。

     致富领头人带领村民养殖狐貉

     最让于彩莲高兴的是,微信群的互动带动了狐貉养殖业,向前村是城郊乡有名的狐貉养殖专业村,群成员曲武更是这个村的狐貉养殖第一人。经过12年的积累,曲武在狐貉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成为村民致富的领头人。曲武从2003年开始养殖狐貉,如今养殖规模达到近千只,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自从“城郊乡共产党员之家”微信群成立以来,曲武作为狐貉养殖专业户,经常在群内分享养殖经验和技术,狐貉养殖这项致富技术很快受到其他村党员的关注,他们主动与曲武联系,形成帮扶对接,曲武帮助他们选址、选种、进料,没有本钱的曲武就赊给他们,在曲武的帮扶班子里,率先养殖狐貉的村民也能帮助新手,如今共有13户村民发展狐貉养殖产业,狐貉养殖总数达13000余只,2015年养殖户养殖狐貉10000余只,销售毛皮6000多张,平均每户净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在这个群里,大家都拧成一股绳,谁有啥难处只要说一声,没有解决不了的。”于彩莲高兴的说。

     记者 王雪梅

     「

     潘田野

     救助小动物“微爱”暖冰城

     」

    

     在这个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着流浪小动物,默默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实事,温暖着整个城市。在“宝宇杯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活动中有这样一位群主:潘田野,他创建的“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88名群成员共同保护着城市的“喵星人”和“汪星人”。

     呼吁社会关注保护小动物

     “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群主潘田野是一家金融公司市场企划专员,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猫猫、狗狗、小白兔一过手就舍不得放下。他说,小时候自己对一些令人望而生怯的“危险”动物也颇有好感,比如小老鼠、蛇和蜥蜴等等。说起小动物,潘田野整个人都温暖和可爱起来,“看到他们就特别的亲啊,哎呀,就喜欢的不得了。”

     潘田野热爱小动物,自然看到同样热爱动物的“小伙伴”们也很可亲。他告诉记者,建这个“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之前自己在街上看到了很多流浪猫狗,感觉他们特别可怜,很想帮助一下这些“小可怜”,但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无法把它们都带回家去养,所以就建了这个微信群,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这件事情。“我并不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像热心救助流浪动物的芦狄阿姨那样的响当当的典型,她收养了800多只流浪猫狗,是我们微信群成员的‘偶像’,但是还是很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潘田野这样说。

     “经常关注动物方面的信息你就会发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生存条件越来越差。大家同是这个地球上的一员,人类因为自己的私欲而导致了它们无数悲剧的发生。如果动物大量的灭绝,生态平衡必将遭到破坏,这不是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而是人类的无知破坏。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我的群现在想呼吁的就是保护动物,并且能够真正做到从我做起。”潘田野说。

     群成员精神世界却很富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里,看上去好像没有群主,但是每个群成员都会自觉履行群义务,各自看到需要帮助的流浪动物或者动物失踪信息都会自发发到群里,经过讨论后,整理汇总可行的一些建议,组织就近的人,大家一起去为动物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定时为流浪的小动物送食物,在一些平台上为保护动物做一些宣传等等。对此,潘田野说:“我们都是群的管理者,我们都是冰城流浪小动物的守护者。”

     为了守护这些流浪的小动物,“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的成员们在2014年组织成立了一个名为“哈尔滨幸福之家猫狗救助组织”,简称“猫舍”。“猫舍”位于道里区一个民宅,在这个狭小的数十平米的空间内,饲养了数十只猫咪和十余只小狗。“猫舍”将每周六作为开放日,允许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前来探望,在这个为流浪小动物提供温暖的家里,每天都有爱心人士前来捐助自己的爱心,这使“哈尔滨流浪狗救助群”的成员们感到温暖。

     据潘田野介绍,在群里有一位成员“董夏天”,每次她去“猫舍”喂流浪猫狗的时候,送去的宠物食品都是高级货,在群成员不太熟悉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女孩是个富二代,还总是调侃说,她给流浪猫狗的吃的比人吃的都好。但是,在彼此熟悉之后,大家才知道,这个董夏天其实是一个在哈尔滨打工的普通工薪阶层,也是赚辛苦钱的,除去日常自己的开销,剩下钱她都用来照顾这些小动物。“这个女孩跟我说,她热爱小动物,希望与小动物们亲近,但是她认为饲养领养意味着陪伴和责任,由于自己没有固定居住条件和空暇精力去领养小动物,因此一有时间,她就会来到猫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潘田野说,“这就是我们这个群成员,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小动物很多都是被主人遗弃的,真的希望大家在养小动物前考虑好,养了小动物就要守护好它们的一生,不要随意抛弃。”

     热爱小动物,无私地为流浪小动物奉献着,这些举动在很多人眼中不被理解,但潘田野的家人却非常支持他,不但是精神上的支持,母亲更是行动上的坚强后盾,甚至很多次参与到活动中。他说:“之所以能把救助流浪小动物活动一直做到现在,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特别是我妈,她会给我钱买狗粮,在群成立一个多月后,她加入进来,跟我们一起参与流浪猫狗的救助。我们母子俩也在活动中增进了亲情”。

     在交谈的最后,潘田野告诉记者说,他坚信,只要人们能够多一份注视的目光在流浪小动物身上,那它们的境遇将变得更好。“万物平等,不给予关爱但也请不要伤害。”

     记者 杨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