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她的演讲,让全中国的父母沉默…
2016/8/3 生活报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

     还是因为情绪管理不好?

     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她的演讲,让全中国的父母沉默了!

     这些↓↓↓ 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得知道!

     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环境,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留守带给孩子的残缺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父母的陪伴时间非常少。为保证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建议父母每天最少要全身心陪伴孩子两个小时。

     缺少陪伴,会造成孩子安全感匮乏、规则意识淡漠、自控力缺失、容易暴躁,亲子关系也会逐渐疏远淡漠。“缺失了三年,父母将用30年来补偿”就是这样的道理。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人生起跑线上,早早强迫孩子学习

     有些家庭,宝宝几个月就开始送早教,2岁就送幼儿园,3岁的甚至上全托幼儿园。1,2岁的孩子家长还以孩子背诵了多少唐诗宋词、记住了多少单词为荣。早早结束了孩子只有那么几年的玩耍时光,孩子的身心尚未适应这样的学习,但是爸妈们不知道。

     据研究,上早教容易让孩子增加厌学情绪,普遍会产生“三年级效应”。过早的灌输知识,不仅会让孩子有压力,还容易出现情绪焦虑,心理也比同龄孩子更加脆弱。建议选择幼儿认知类的早教而不是超前教育的早教。

     以为惩罚、责骂,孩子会听

     有教育家说,惩罚是一种懒惰甚至无能的方法。每当孩子做错事,不少家庭都喜欢惩罚责骂孩子。打骂惩罚虽然能一时镇住孩子,但负面影响很多,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愤怒、不服气和反感,引起孩子的逆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惩罚也容易逼孩子说谎,因为孩子可能会为了逃避惩罚,不敢实话实说,并渐渐会学隐瞒说谎。

     错把威严当最好的亲子方式

     很多家长以威严威慑孩子,跟孩子说一不二,习惯以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以家长自居的父母会给孩子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孩子无法反抗时就容易采取沉默不应答或哭闹的方式。威严型的父母不容易让孩子打开心胸跟自己交流。

     请父母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接纳与欣赏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尝试像朋友般交谈。拒绝跟孩子说类似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我数到一、二、三……否则……”等。

    

     自以为激将法让孩子上进,而不惜贬低孩子

     “瞧人家不用学都得了100分,你大概是脑袋长草了”,“你让我这个当妈的丢脸丢到家了”,“这道题再给你10个小时都解答不出来”……有多少愚蠢爸妈错把激将法当教育的?

     激将法可能对某些大人有用,但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孩子即使觉得不公平,也不容易产生“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结果只能是孩子缺乏了父母的赏识,从而变得没有了自信。

     把孩子成绩放第一位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建议把孩子的成绩放首位对待。因为除了成绩,孩子还有人生。你把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让孩子当一台“考试机器”,而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找到人生的意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孩子的整个人生都在父母的安排下过,有多少父母真正听过孩子们的心声?

    

     首先,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这种情况无可厚非,但在与孩子有所接触的时间里,应该多与孩子聊天、交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正确引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应当如何解决,如何排解压力,让自己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其次,父母不可以考试成绩来定夺孩子的好坏。好孩子与坏孩子之间只差父母的一个肯定,有些父母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气急败坏辱骂孩子,并更加严格要求孩子,剥夺他的自由成长时间,取而代之各种补课、家教,在多重的学习生活压力下对孩子的心理与生理成长都是特别不利的。

     最后,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教育孩子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尊重他人,遇事不烦躁,乐观积极向上。让孩子在素质文明高度自觉的环境里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也是对他未来生活态度、人生目的的最佳导向。

     猜你喜欢

     姐们儿,为了晒个朋友圈,搭进去一条腿,至于吗?

     还在玩清微信好友省空间?哥们儿,别傻了!真相在这呢

     □来源:扬子晚报、北京卫视、腾讯视频、FM93交通之声、网络、半岛晨报

     □责编:李昕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