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着批评的幌子,伤孩子
2016/5/28 萍语文

萍老师在线教育问答平台
咨询 / 合作 / 交流-sdyiwen@163.com
萍老师微信-pinglaoshi0726


家 长 问
萍老师好!我家孩子总犯错,天天批评也不奏效。现在越来越过分,只要我批评,要么一句不吭,要么扭头就走。我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请萍老师为我解惑。

萍 老 师
孩子犯错,家长批评,自古天经地义。但若打着批评的幌子来伤孩子,就杯具了。批评孩子的这五种艺术,你得认……
-认 时 间-
家长批评要认时间,孩子最忌讳一早一晚挨批。谁也不愿早晨一睁眼,就遭一顿臭骂,一天的好心情全没了。心情本不爽,若再碰上老师指责同学嘲笑,小宇宙真的要爆炸啦!
起床迟了,做事慢了,家长先别急着发火,等到学校受了罚,下次自然就快了。早晨的那些鸡毛蒜皮,忍一忍也罢!找个好时机彻底聊,比大清早的急风骤雨,效果要倍增。
有些家长喜欢秋后算账,积了一肚子的火,专赶在孩子晚上睡觉时数落。孩子含着眼泪入睡,半夜里被噩梦吓醒,既伤身体又伤感情!
-认 场 合-
很多家长,批评孩子不分场合。人越多,越得瑟,抓住孩子的把柄就借题发挥。十几岁的大人儿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自尊被剥夺干净。内向的孩子,用沉默来反抗;有个性的,直接走人啦。其实,孩子常比家长有风度,至少他不会当众揭你的短出你的丑。
当着老师的面,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就算是说缺点,也可以委婉一些,没必要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在同学面前,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夸人家孩子的同时,一定要顺便赞美自家的!大街上批评则更要命,如果孩子一冲动跑到马路上,伤的就不只是自尊,伤的是命!
-认 尺 度-
孩子犯错,家长暴怒,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兴致来了,还送上几个如来神掌,好不酣畅淋漓!批评尺度过大,家长倒是泄了一己之怒,孩子却成了惊弓之鸟。
批评不一定要狂风暴雨,和风细雨更能润物无声。陶行知用三颗糖教孩子自重,这叫批评;老师借小纸条提醒孩子上课不讲小话,这叫批评;你以一个故事一首诗启发孩子自律,也叫批评。
尺度过大的后果是,孩子脸皮越来越厚,挨完骂照样嘻嘻哈哈,跟没事一样。下次毛病照犯,等你发飙时,又装出一副可怜样儿。如此恶性循环,孩子没了自尊,家长没了威信。
-认 事 情-
大事需警醒,小事需纠正,芝麻小事还请放过。一位家长告诉我,孩子考试写错了一个字,他无法容忍这种低级错误,不仅破口大骂,还罚抄100遍,不允许吃饭。如此苛刻极端的批评方式,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结果是越怕越错。
孩子犯错,未必是坏事,艺术性地纠错那才是正理。如果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写错字,就要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纯粹是知识漏洞,就要针对错别字反复听写;若是方法问题,就要培养孩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哪样方法都比打骂奏效啊!
若遇到孩子爆粗口、闯红灯、偷东西,就不能哼哼哈哈得过且过。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必须要从小敲警钟。大事小事,家长心里要有杆秤,不能稀里糊涂还大谈教育。
-认 主 题-
批评要就事论事,讲深度,忌广度。家长头脑一发昏,翻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吐为快,从古到今,从内到外,从事到人。眉飞色舞做完了演说家,竟然不知道为何发火。
批评若抓不住中心,缺乏条理,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时间一久,孩子就麻木了。你在张牙舞爪发怒,他很可能暗自窃笑,数着时间等你骂完,一切只如浮云。所以,家长跟孩子谈话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功课。不要随心所欲,把批评当情绪的发泄场。
批评的最高境界是——你只需润物无声,却令孩子自省吾身。你做到了吗?
(十点一问原创文章,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作者及公众号,并不可改动原文,侵权必究!)

逛逛萍书房

金麦田品格教育精品阅读(全6册)这是一套值得推荐给所有教师、家长和孩子的优秀读物,培养孩子品格必读!每一个温暖的小故事,都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弥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空缺。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即可参加团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萍语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