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为什么卖不出去?|极客加速
2016/5/31 极客公园

    

     2014 年是智能硬件高速发展年,2015 年中国智能硬件的销售量达到 0.4 亿件,行业预测在 2016 年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会达到 522 亿人民币。这几个数据看似很光鲜,但是与艾瑞数据预测的 2015 年智能硬件代表性品类的销售量为 1.1 亿件的数字对比来看,中国的智能硬件市场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连一半的销量都没有实现

    

     面对这样的事实,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智能硬件创业者怎样打破销售量停滞甚至萎缩的困境?

     智能硬件的产品线、销售渠道、广告流量等应该如何更好的落地?

     极客加速通过多年孵化智能领域的经验以及对专家建议的汇总,整合如下极具实用性的智能硬件增销策略——

     一、影响智能硬件销量的核心两痛点

     核心痛点1:很难实现销售转化和利润率的提高

     产品线方面: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大以及产品细分复杂,导致智能硬件产品的恶性竞争严重并挤压利润空间,即便采取低价策略也无法实现销量的转化。

     渠道方面:线下渠道回账慢、线下实体店需要大量样品,导致创业者无法承受这个巨大成本;线上渠道商不懂得合理利用和激励,在选择电商平台及产品所属类目方面存在错误的判断,导致线上渠道无法实现预期销售;

     用户方面:智能产品自身的特性需要更多的用户进行体验,“不敢买”和“不会买”在本质上决定了智能硬件销售难。

     核心痛点2:受不定因素的影响,销量出现下滑

     受销售淡季的影响,导致销量出现波谷,原有的产品线和渠道的成本还在 「+1」,形成负利润;

     爆款作为另一个主要的不定因素,会形成「淡季」现象,产品线以及渠道承受的压力加大,不利于销量的增长。

     二、来自行业一线专家的可操作建议

     为解决增销核心痛点,极客加速特邀了两位在智能硬件行业的营销专家进行解答:

    

     尹阔擅长消费类产品的营销、推广、渠道建设拓展以及供应链管理。前麦开联合创始人,供应链及销售负责人;主要的产品有 cuptime 智能水杯等智能健康相关产品,曾创造单 SKU 近亿元销售额。

    

     现在,尹阔成立了自己的个人护理品牌及多条产品线, Oralshark 作为口腔线产品将率先跟大家见面, 首批产品智能牙刷即将在 6 月底发布。届时,极客公园将第一时间为大家介绍和评测。

    

     Steven 擅长科技类产品的品牌建立、销售推广以及海外市场拓展,曾任职于 Amazon、Google、APEC 亚太经合组织,拥有丰富的中美跨境创业实践经验。2013年在 UC Berkeley 哈斯商学院学习精益创业理论,创业项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硅谷 Y Combinator、Plug&Play 的投资。

    

     目前致力于将 Xberts 打造成为物联网领域的新一代 「阿里巴巴」,为新兴的硬件厂商在线连接海外市场的测评大咖和国际买家。已服务过的品牌包括:DFRobot,Vinci,Sleepace,MO,森迪光电,Whome,Lumos,Darma,Acemile 等知名硬件厂商。

     极客加速整合了两位专家的可操作性建议,提炼出智能硬件增销六大要点:

     一. 如果智能硬件品牌单品发展受阻,要启用产品线整体布局来支撑。

     1)产品线布局增加 SKU

     作为前麦开智能水杯的销售负责人,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建议: 智能硬件类产品,仅靠单 SKU 很难获得流量。因此,增加 SKU 是必然趋势,原因如下:

     一般情况下,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最长为 1 年半,为了在有限的产品周期里获得较多销量,需要适当增加产品的 SKU,例如材料、配置、外观等。

     同时,SKU 的布局较多也会在产品发布之后获得更多的流量,从而在产品上市一开始就获得较好的端口。

     2)进行产品迭代,推出配件

     产品迭代可以更好实现 SKU 的增加,并在每一个新迭代的开端加入或者减少用户需求,不断重复以实现 SKU 的量度以及用户需求目标。

     3)产品线要以用户需求为依托

     Xberts 联合创始人黄浩指出:智能硬件品牌要注重不同需求用户的偏好,以用户的需求为依托进行价格设定和产品线的规划。

     究其原因,进行用户需求调研才能抓住买点,实现用户群体细分,满足刚需,实现销量;其次,调研用户需求才能制造用户产品升级欲望,认知逐步带起,转用户刚需为品牌制造刚需。

     二. 如果智能硬件品牌产品线少,建议选择线上渠道放弃线下渠道

     在选择代理商选择方面,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建议:前期利用优势政策广泛吸纳代理商,从而获得一个代理体系先机,前提是产品确实具备吸引力和竞争力;样板代理商是代理商赚钱的代表,便于与未来代理商之间的洽谈。

     除去代理商,也要与自营店铺,如京东、亚马逊合作。Xberts 联合创始人黄浩表示:建议与各大电商平台的自营模块合作,众筹选择淘宝,首发选择京东,利于融资和流量的双入口。选择与自营合作原因在于,选择第三方平台开店,流量小、竞争大、运营成本高,而自营平台汇聚流量,在成本和销量方面都是低风险保证。

     线下渠道存在回账慢以及产品成本过高的弊端,智能硬件创业者在产品线过少的情况下应放弃线下渠道,主攻线上渠道。

     三. 面对爆款带来的名利,应当埋伏爆点。但能否成为爆款,运气成分较大。

     「什么是爆款?」

     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表示:智能硬件品牌想要制造爆款,就要埋下爆点,而是否会在销售中成为爆款,还要很大一部分的运气。因此,根据用户需求寻找买点和痛点,合理的扩展产品的 SKU,埋伏产品爆点,才会有成为爆款的可能。

     四. 智能硬件创业期广告流量效果并不乐观,「做,不如不做。」

     广告是否会增加流量入口?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认为:在创业初期,流量广告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类产品,还是要看产品的关键词属性和转换率,否则很可能投入的资金都石沉大海,可以适当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流量入口的扩宽。

     自媒体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口,尤其微信和有赞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流量,但广告流量的转换问题及广告效果在初创期都是不乐观的,建议可以适当放弃。

     五. 面对国内销量回落,可以选择国外市场及国外众筹

     面对智能硬件品牌纷纷尝试海外市场的现象, Xberts 联合创始人黄浩表示:国外市场更加成熟,定价空间较大,尤其是北美地区,其次是德国、英国、迪拜、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国内的硬件厂商进入海外市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前期的准备包括:产品海外市场的认证 — 产品体验的本地化(比如:语言&外观设计&使用习惯等)— 产品海外市场的定位(例如:产品定价、卖点挖掘)。做好前期的铺垫以后,厂商可以选择海外众测(Xberts)、海外众筹(Kickstarter, Indiegogo)等平台进行产品的海外市场首发,以吸引第一批潜在海外买家和早期用户。对于国内大多数新兴的硬件品牌,如果要切入海外市场,首先需要建立起品牌的信任度,比较好的方法是寻求国外媒体进行报道,或者邀请特定领域的意见领袖为产品进行测评和背书,这样可以更快地获得海外买家对产品的信任。

     面对是否应该选择国外众筹的时候,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认为: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是流量转换和性价比俱佳的引流平台。原因在于,国外热门的社交媒体,是流量的最好入口,同时具备高转换率而且价格远比国内的 KOL 要便宜。

     六. 寻找渠道销售人才,构架创业销售团队

     作为前麦开智能水杯的销售负责人,小阔科技创始人尹阔认为:在构架销售团队方面,寻找善于对外沟通渠道的人才,创始人应放权给销售,对于新兴的智能电子产品,更应该让销售团队在试错中找到最合理的渠道模式。原因在于,流量的多元化,产品的跨界化导致并没有完全吻合的对应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应在相关行业内寻找有资源经验的人,让团队销售之间的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

     以上智能硬件增销六要点,其可操作性决定了可以帮助创业者更早打破困境,更快提高销量。但智能硬件增销路漫漫,不断的实践加超人的毅力才能谋得成功。

     祝智能硬件创业者一切顺利!

     极客公园旗下投资和孵化器业务「极客加速」,重点关注智能硬件领域优秀项目,欢迎申请投资或申请孵化服务!扫码加我们的运营“加加”的微信,即可提交 BP 或申请孵化服务。

    

     本文为极客加速原创

     你可能还想看:

     在这 27 款极客范手表面前,智能手表只算「小打小闹」

     刘作虎带着一加 3 去见韩寒,然而自拍里并没有小野

     用这款 App 自学吉他,可能比半路出家的「老师」靠谱#iOS|挖App

     使用华为 P9 拍照一个月,看看「徕卡认证」的双摄像头什么水准?

     Minecraft 正式进入中国,为什么又是网易拿到了代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极客公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