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转 | 患者送来“古龙小说”版感谢信
2014/12/4 医脉通

     导语

     这不是武侠小说,而是 患者写给医生的“古龙体”感谢信。

     感谢信是患者写的,并不长,但它新颖的方式,还是让不少医务人员忍俊不禁,纷纷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内。

     近日,扬州市一院收到一位患者别出心裁的感谢信,模仿古龙体,写了这样一篇微型的“武侠小说”,送到了医院,想借此表达自己对医生的感激。

     小编特地把这封感谢信收集来,一起来欣赏——

     古龙小说版感谢信

     扬城,一间不起眼的屋内,

     人,男人,两个男人。

     一老一少,老者坐着,少年站着。

     老者红光满面,少年满面愁容。

     “是你?”

     “是我。”

     “你来了?”

     “我来了。”

     “你毕竟还是来了。”

     “我毕竟还是来了。”

     沉默,良久的沉默。

     “为什么来找我?”

     “因为我知道,你是第一刀客!”

     仿佛泥塑木雕的两人,对峙着,周围人越来越多,却始终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老者散发的气场不是一般人可以撑住。

     “你来干什么?”老者最终打破沉默。

     “动刀。”干脆利落,一字一顿,没有半点迟疑。

     老者盯着眼前这个人,他还年轻,但是他的皮肤,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忘记,是一个字,黑,因此他的实际年龄肯定比看上去要小。

     他知道眼前的少年己下定决心,但是他也知道,每天慕名前来的人实在太多,皇宫贵族,走马贩卒,三教九流,如果每次都要自己出手,一是没有这么多时间,二是自己还想在技艺上有所突破,需要潜心修炼,真是名声害人,遥想当年自己刚出师门时,孤身一人闯荡天下,行侠仗义,救死扶伤,何等的快意江湖。

     老者沉吟少顷,缓缓道:“难道非要动刀?”

     “不错,”依然干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周围还是那么寂静。

     突然,老者动手了,他真的出手了,没有人看清楚他是怎样出招的,只见他左手掀起少年的衬衫,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在少年后背连按数下,名震江湖的马一刀终于出手了,周围胆小的人己丝捂起双眼。

     少年依旧保持刚才的姿势,因为他知道,现在他不能乱动半分,整个身体己经被老者气息锁定,现在乱动,是很不理智的。

     瞬息时间,老者己经收手,“好吧,既然你决意动刀,你去住院部十楼找周医生,就说我马主任让你来的,他会给你安排病床,下周我抽空给你做手术,小手术,别担心。”

     这正是:

     久闻扬城马一刀,

     妙手回春艺高超。

     慕名而来把病瞧,

     名不虚传媲伯高。

     【幕后故事】

     被医生的耐心感动,他写信致谢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上这封感谢信的作者俞伟。俞伟介绍,今年5月份,年仅32岁的他背部长了“脂肪瘤”,当时他并不知道患上这种病意味着什么。他曾听说肿瘤就是癌症,所以非常担心。

     惊恐之余,俞伟到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进一步诊断,当时为他看病的是医院肝胆外科的主任医师马建明。面对俞伟提出的诸多问题,马建明都一一作答,丝毫没有厌烦情绪,遇到俞伟不懂的,还细细给他解释。也正是在马建明的一番引导下,俞伟才知道,实际上自己患上的并不是什么绝症,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手术就可以了。

     俞伟称,正常情况下这种小手术医院会安排普通医生来做,但他因为害怕便向马建明提出,希望他能亲自手术。“马主任很爽快就答应了,没多久就给我安排做了手术。”俞伟说,更让他感动的是,手术前,马建明多次建议他选择最省钱的方案,最后尽管自己选择住院手术,但马建明在每一个环节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能不挂水就不让我挂,给我省了不少钱。”也正因此,出院后的俞伟颇为感动,因而写下这篇文章向马建明表达谢意。

     医生说:为患者解疑是应该做的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联系上了马建明,电话中他笑着说,要不是早上有人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他都想不起来曾有个病人叫俞伟。

     马建明称,实际上,俞伟的手术非常简单,并不算什么大手术。马建明说:“医生不但要技术高,还要对病人带有人文情怀,解答患者的疑问实际上也是诊疗内容,让患者了解病情才能更配合手术,这没什么大不了。”

     (综合自现代快报、扬州晚报)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