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医生快乐?
2015/3/19 医脉通

     导语

     只有能为医生提供更多“快乐因子”的环境,才会让医生主动释放全身的“能量”。

     本文首发在2014年《中国卫生》第10期;作者:梅松政(本文系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

     2014年8月31日,《光明日报》以题为《医生的快乐你懂吗?》关注了医生的生存困境与人生是否快乐。文章引用一位医生的话说道,“人的一生很短暂,郁闷、焦虑、沮丧的一天又一天,会让人非常痛苦、疲惫,甚至度日如年,但快快乐乐的一天、一个月、一年,则会过得很快,很充实。人生的目标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但是,我的人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快乐!从医三十多年,虽然忙碌、辛苦,但快乐始终伴随着我。”

     历来,医生的职责就是治好病人。实际上,这里的“病人”应该是病和人。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身上的病,还要让病人学会预防疾病。既要有让病人当下身体恢复健康,又要让其以后少有生病。依笔者看,这样的医生才可谓大师。然而,在现实过程中,医生诊疗目的大都“变了味”,预防疾病少有医生去做。或因单位没有给医生去做的时间,或因病人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或因医生本身就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总之,当下医生过得比较“彷徨”,总有高兴不起来的“绊脚石”。

     其实,医患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共同受益。两者之间,病人尊重医生,较为单纯;医者尊重病人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制约,导致一些医者想尊重和帮助病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如何为病人选择最实惠、有效的诊疗方案,医生的行为往往受到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者等的约束而“失去自由”,致使一部分医生总觉得自己“不想干坏事,又无法不干坏事”。所以,全社会应该给医生更多的快乐,病人才会受益更多。

     医疗环境要给医生提供“快乐因子”

     可以说,医生是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当这个“主力军”没有“战斗力”,或者说打不起精神,医疗行业就会出现萎靡不振。近年来出现的“大部分医务人员不希望子女学医”、“高考状元不报考医学类学校”、“70%以上的医生过得不快乐”等等,折射出医疗行业已经走到“彷徨时代”。

     在笔者看来,要让医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为病人,需要很多行业“后盾”互助。比如,管理者要给医生足够的“发言权”、“知情权”,少些我行我素的“权利管理”;医院要给医生足够的人文关怀,让医生感受到工作是一种享受;各种精神文明建设要“光顾”到每一位医生,让医生感觉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种社会责任。

     总之,只有能为医生提供更多“快乐因子”的环境,才会让医生主动释放全身的“能量”。

     让医生走向自由诊疗才会快乐

     医学永远具有未知性和局限性,固然导致没有一种诊疗方法能适应所有的病人。哪怕是一个很单纯的病种,也没有一套“人人适合”的诊疗方法。这种情况导致医生的处方,包括化验单处方和治疗药物处方,无法达到“人人一个方”。这种局限性让医生处方本身就左右为难,若是医院、药商、医保等再去扮演医生处方的“跟我走”,医生的诊疗方法就会出现正常的忽悠。

     据笔者调查,很多医生坦言自己的诊疗方法“身不由己”。一位县级医院医生说道,“本来不想开那个中成药,可是医院要求所有感染病人都‘搭上’,我没学过中医,不知道这样是否有效?最主要的是怕患者服用后发生意外。”一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30多年的老医生见证了多位院长的“持家之道”,他说,“几乎每一个院长都在药品上下功夫,前一任院长所联系的药品,我们用习惯了,后任院长一来就说不行,又得重新适应‘新药’。”甚至有的医生直言,“我们医院的辅助检查结果基本上不可靠,几乎对病人没有任何意义。”

     如此看来,大多数医生或多或少被“管家”约束,失去原有的“自己处方,自己做主”自由。试想,这样类似于在“郁闷圈”中行医,会有多少快乐呢?所以,医生只有从“单位人”转化为“单位中的自由人”,或许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让所有人深入医生的“内心”,医生才会有幸福感

     医生不仅在做“侦探”,在做一种“冒生命危险”的活。不管是普通疾病,还是急危重病,医生总是面对有一种“不确定的危险”。比如,医生能知道谁对维生素过敏吗?虽然,这样的比例极少,但是还是总有这样的人。20年前,笔者就见到一位对维生素C严重过敏的病人,她自述对大多数抗生素过敏,卫生院医生则单纯运用维生素C注射液给予输液。结果,大约半小时后,病人全身起疱疹,医生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要是这样的病例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病人死亡了,谁会相信医生无过错呢?

     正如《光明日报》原引著名神经外科医师凌峰教授所说:我们的快乐是在探索中经历痛苦,在发现中回味快乐;在救治中承受压力,在康复中享受快乐;在合作中体会宽容,在理解中尝到快乐;在研究中耐受寂寞,在成就中升华快乐。

     然而,近年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医生是“神仙”,一旦病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通通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让医生流汗又流血,甚至“剥夺”医生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医学科普不到位,老百姓就诊期望值很高,一些不良医生故意制造医学的“神秘”,或许诱使病人逐渐把医生逼上“神仙”位置。只有真正的走进医生的内心世界,让医生有勇气冒险就诊每一位病人,医生才会有幸福感。

     医生快乐了,病人才会受益更多

     笔者从医20多年,对临床诊疗有一些切身体会。面对充满不确定后果的诊疗过程,只有医生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笔者在县级医院实习时,有位医生得不到医院的重视,整天无精打采,任何病人去就诊,他都是固定一个处方。试想,这不是病人遭殃,还会是谁呢?笔者在卫生院工作时,有位医生对院长的“安排用药”不满意,最终总是跟病人说“医院没药”。这些典型例子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该禁止的,但是医生同样是具有七情六欲之人,难免也会不顾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发泄“心中不满”。

     要让整个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医生的快乐不可忽视。医院、管理部门、社会体系、病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应该把医生往人人向往的“制高点”关照,医生才会有信心持之以恒终生为病人服务,自然,病人受益就会多多。

     总而言之,让医生快乐,病人受益;让医生难过,不仅是病人遭殃,而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国家和人类遭殃。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