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那些挥之不去的误诊
2015/4/13 医脉通

     ?导读

     一次错误也不犯,是每个医生的愿望。我们只能朝这个方向努力。客观世界的规律决定,这句话只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望。——曾昭耆教授

     来源:健康报;记者 谭嘉 王潇雨

     题记:

     误诊是一个古老的医学话题。近半个世纪以来,医学科技迅猛发展,诊疗手段日新月异,但国内外研究显示,与几十年前相比,临床误诊率并没有实质性下降。误诊为何仍挥之不去?面对误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10年间,误诊率并未明显下降

     “误诊疾病、误诊原因及后果、误诊率……”3月底,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一栋三层的白色小楼内,《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辑部临床误诊疾病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正在核实录入数据,为误诊病例样本数据库年内公开上线,进行最后冲刺。

     “数据库目前已采集2004年~2013年10年的3万多篇标准误诊文献内容,涉及上百万个病例,可检索的单病种达2400个。从近10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看,误诊文献年度误诊率基本在27%~31%之间波动,并无明显下降。虽然新的诊断设备不断进入临床,但并未使误诊率出现实质性下降。”主持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晓红就开始关注误诊问题。她的团队此前对我国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的近4万份误诊文献数据分析显示,年度误诊率也基本维持在30%左右。

     德国学者Kirsch和Schafii 1959年~1989年每隔10年随机选取100个病例,将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让人颇为意外:30年间,虽然新增了同位素、超声、CT、核磁等先进检查手段,内窥镜也从硬铜管改进为柔软的玻璃纤维,临床误诊、漏诊率反而有所上升。研究显示,1959年、1969年、1979年、1989年误诊率分别为7%、12%、12%、11%。而这30年间,患者使用核磁、超声、CT的比例从零提高到77%,内窥镜使用比例从3%提高到23%。

     “两位德国学者在1996年发表的这一研究报告,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多国学者随即开展了类似研究,结果却惊人地相似。”北京医院心内科曾昭耆教授介绍,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美国20世纪初与20世纪末误诊率并无显著差别。我国1989年也有文献报道,5312例尸体解剖结果显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误诊总率为31.3%。其中,上世纪50年代为28.7%,60年代为29.1%,70年代为36.7%,80年代为32.5%。

     新技术带来新的误诊因素

     诊断手段与技术日新月异,但几十年间误诊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不免让人感到意外,甚至沮丧。对此,我国医学大家吴阶平曾撰文分析说:“新的诊断手段在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误诊因素。”

     “任何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无论其功能多么精确,得出的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因为疾病是很复杂的,仪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误差、检查项目的适应范围等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不能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并正确分析检查结果,就会造成误诊。”陈晓红举例说,细胞学检查被视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但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率也仅有80%,如果加上仪器功能、操作者的技术、试剂、取材方法等干扰因素,误差率将会更高。

     “技术进步可以带来诊断能力的提高,但未必能降低误诊率。技术的合理运用,依赖医生的诊断思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吴东副教授说,如果医生不了解需要采用哪种检查手段,同样无法提高诊疗水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卫燕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进步了,但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深度和高度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现代技术手段提供的信息越多,反而越容易让医生感到迷茫。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也提到,医生可利用的技术、设备越多,诊断某一疾病的路径选择越多,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大,误诊的几率也就越高。

     专家指出,随着CT、MRI等可视化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长足进步,“单因单果”疾病的误诊率在下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在多因多果、成因复杂的疾病面前依然鞭长莫及,因此,误诊率与过去相比并未下降。

     “我们对疾病与生命本质的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不能认为有了高新技术,误诊率一定会下降。”王一方说。

     “医学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改变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仍然有一些不治之症,是医学暂时无法解决的。”曾昭耆坦言,对医学上的点滴进展轻易使用“重大突破”“突出成就”等词,往往会误导公众,以为不论多么复杂的疾病都能药到病除,这会让医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当前的医药研发体系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王一方也提到,科学家与医药研发企业为吸引投资与培育潜在消费者,常常把局部的、阶段性的成果当作系统性的突破,隐匿新技术研发过程的不乐观结果,人们在这种技术乐观主义的鼓动下,误认为新的诊疗技术无所不能,老百姓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带来的是高技术、低满意度,高消费、低信任度的后果。

     避免误诊,永远在路上

     “误诊误治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客观存在,永远不会消失。”正如医学前辈姜泗长教授所言,由于医学的复杂性,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误诊都不可能完全避免。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但对于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新疾病往往要经历逐渐认识的过程。如肺血栓栓塞症是外科患者术后猝死的重要病因,过去医生对该病缺乏了解,很多猝死患者被误诊为冠心病。“现在,随着对肺栓塞的了解深入,误诊就会减少。”吴东说。

     多年不见的疾病卷土重来,医生也可能会“相见不相识”。1964年,我国宣布消灭梅毒等性病,从此,医学院校大多不再讲述此病,教科书中也砍掉了有关章节。上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误诊率高达60%以上,且误诊范围极广,涉及40种皮肤病。

     医学对于一些疾病的本质还不了解,即使同一疾病发生在不同个体上,其表现也是千差万别。医学前辈张孝骞教授就曾形象地说过:“病情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医生虽然掌握了不少知识,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对于每一位新病人,医生只能从零做起。”曾昭耆强调,临床医学的探索性决定了诊断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出现判断上的偏差,甚至处理上的失误。

     “虽然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纵容一些不该发生的误诊发生。”陈晓红强调说,医生应该尽职尽责作出正确的诊断,杜绝由于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的不可原谅的误诊发生。

     (原标题《设备多了 误诊为何没少》)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众多医友一起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