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中国医学科研诚信遭质疑
2015/4/16 医脉通

     ?导读

     到2019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领先的研发经济体。然而,中国的科研诚信却没有跟上,科研不端行为——如编造、作假、剽窃和捉刀,有可能掩盖中国取得的成就。

     来源:睿医资讯;作者:《柳叶刀》,翻译:蔡晓峰

     随着在研发方面的空前投入,中国在英文科学论文产量方面已经仅次于美国了。根据《2014年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到2019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领先的研发经济体。然而,中国的科研诚信却没有跟上,科研不端行为——如编造、作假、剽窃和捉刀,有可能掩盖中国取得的成就。除了写论文的枪手以外,现在又出现一种审稿枪手的新现象。

     3月26至31日,Biomed Central撤销了中国医学研究人员提交的42篇论文。由于同行评议过程被不当操纵,这些论文的发表受到了影响,这种不当操纵是指作者建议的审稿者是虚假的,有的使用看似真实的姓名(但电子邮件地址是伪造的),有的则使用完全虚构的姓名。在撤稿通知中,Biomed Central指出:“系统的、详细的调查显示,对于提交给不同杂志的大量稿件,在潜在同行评议审稿者详细信息的提供方面,有第三方的参与。”

     这些第三方机构看似为作者提供语言编辑和论文提交的收费服务,但不可能确定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还为他们提供虚假的审稿者,也不知道是否这些作者自己提出了这些虚假的姓名。这种不端行为令人失望,不只是因为撤稿的数量巨大,而且是因为撤销的许多论文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和西安的知名医疗机构。这个事件提示,不端行为可能不局限于孤立的个人或机构,而是可能已经更广泛地渗透到该国的科研文化中。

     尽管学术造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但中国成为重灾区,可能有一些特殊方面的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评价体系严重依赖于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的压力,就象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中国医生头上,因为晋升与论文发表密切相关——甚至很大程度上是由后者决定的。所有医生一刀切的晋升制度从村卫生室到三级医院一律适用。许多临床医生面临的沉重的临床工作负担又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因为临床工作重就意味着医生不能在科研上投入必需的全部精力。另一个问题是论文发表的奖惩制度。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为作者挣得大笔奖金。杂志的影响因子越高,奖金数额就越大。

     事实上,在中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中,无论毕业、晋升、研究资助,还是报酬,都用SCI排名和影响因子来对候选人进行评判。相反,对卷入医疗科研不端行为者的惩罚则过于宽松。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杨卫称,中国需要确立标准来认定科研不端行为,还需要法律、法规来惩罚不端行为。此外,中国的科研资助体系缺乏机构间的有效协调,也缺乏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度。

     如果中国的科研文化和监管体系不发生深刻的改变,那么当前在生物医学科研上的巨大投入就不会转化成新的发现或更可靠的医学证据。Biomed Central的撤稿行动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可反映出其当前的措施,也可供思考如何重建一个大环境,才能产生更强的医学科研。3月31日有公告称,到2020年中国医生的数量将增加近一倍,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消息。它将减轻所有医生的时间压力,并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产生更多受保护的科研时间。这一改变需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资助者、医疗机构、医生团体,以及杂志共同形成一个坚定的集体领导。研究界培训和指导年轻研究人员的方式应能够培养科研诚信的最高原则。2007年,《柳叶刀》发文指出:“中国不但在研究数量,而且在研究质量上都有机会领导世界。”今年,《柳叶刀》系列杂志与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合作,邀请中国研究者向在北京举行的柳叶刀-CAMS健康峰会提交论文摘要,该峰会提出以国家科研合作的方式来提高科研质量。通过与中国医学科研人员的这种合作,我们希望推动中国医学科学走进一个更为人信任、更多产的未来。

     (原文: The Lancet. China's medical research integrity questioned. The Lancet , Volume 385 , Issue 9976 , 1365.)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众多医友一起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