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非典 今时MERS:望你能铭记!
2015/6/1 医脉通

     ?导读

     欢迎来到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转载请注明出处

     5月26日进入惠州市的一名韩国人被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

     “紧急通知,因为要抽调人员到ICU上班,全部人员不得离开惠州……未结婚的于9:00前回科室抽签参与后备人员梯队。”上周末,收治MERS患者的惠州中心医院发出这样一条短信,引发众多媒体与网友致敬。

     据世卫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尔介绍,MERS并没有持续的人际间传播,病毒并不容易人传人,除非这些人有过密切接触。当然,这种“除非”,让进入ICU特护室的医护人员,陡增了风险。

    

     传染性不及非典,但病死率比非典高,约为40%!

     “就跟2003年非典时候一样,医护人员都没有后退。”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负责人说,自从收治韩国MERS患者后,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积极响应去做这项护理工作。

     围绕着救灾、抢险、传染病救治,从未缺少的是医护人员的身影。在灾难面前,许多网友回想当年非典时期的医护,感慨万千。

     @Kumokun 昂小维:

     非典时小学三年级,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停课每天在家里看报纸上更新的数字,确诊的疑似的哪怕当时对传染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晰。我麻麻和姨妈都是护士,尽管工作不在一线,疫悄控制住后她们也没有任何症状,但当时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是强制隔离至少半个月才让回家。都会好的,当年是,现在也一定是。

     @纯良英俊的笑了笑:

     那一年,是口罩,板蓝根,满教室的醋味。每天量体温,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自己会感冒。电视里铺天盖地都是某地多少被隔离了,多少人不幸离开了,多少医务人员又被感染了。数字每天都会刷新,每个人都提心吊胆。

     @扛扛不是杠杠:

     非典那会儿我才上小学但是印象很深刻,因为爸妈爷爷奶奶姑姑姑爷全部都在一线了,我那个时候还不懂天天问我外婆爸爸呢妈妈呢,外婆就抱着我哭,好在最后他们都平安回来了,昨天妈妈科室开会了,如果有意外这次他们又会站在那个地方,

     @_桃病娇与苦楝向日:

     想着那年才小学。天天看着电视里的数字不断刷新,多少无辜的人因病毒离开这个世界。学校停课,大家都带着口罩。记得CCTV 有个公益广告:“ 我们可以选择打的,但他们(售票员和司机)不能;我们可以选择不出门,但他们(医务人员)不能。” ,病毒、体温计、口罩、板蓝根、消毒剂组成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Zyl_ing:

     我妈是医院负责疾控的。有一天她很晚才回家,我刚想黏上去要抱抱却被她厉声叫我离她远点,她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用消毒水泡着,然后叫爷爷来把我接走,我当时委屈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她那天去一个从广东打工回来的发烧患者家,只戴了普通口罩,怕自己也感染上非典传给我,更怕自己要是走了我怎么办。

     灾难面前的“战士”: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护理首班护士李春梅

     “没有抽签,我有孩子!”1983年出生的李春梅,因为有着5年的传染科护理经验,2年多的ICU护理经验,第一个主动申请并获安排,在韩国患者入住负压病房后,作为首班护士进行护理。在她之后,有感染科、重症科护理经验的护士姐妹们已完成轮班安排,每四小时一个班,科里40名护士一律轮班,无人推摚,无人退缩

     在同事的帮助下,李春梅花10分钟才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面罩,裹上N95口包,全副武装来到金某的病床前。护理内容则与以往的呼吸系统重症无多大区别——监测体征、呼吸状况、体温,看有无不适,按医嘱护理,也同样,隔着防护服,她一直与金某零距离。

     由于不懂韩文,金某也不懂中文,他们只能打手势等进行交流,后来通过视频以及病房外同事的帮助,用纸张写上中文和韩文,沟通就开始顺畅了。

     “说真的,刚开始心里也会害怕,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李春梅坦言,她也是有家庭和孩子的人,女儿今年5岁半。轮班休息后,医院统一安排医护们集中休息,不能回家。这几天,她只能每天跟女儿通通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哭,想她,想她快点回家。她安慰女儿:“妈妈会回来的,而且会给你惊喜……”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李春梅说,很想念女儿。在接到任务的前一天,她就已经为女儿买好了衣服,当作六一儿童节的礼物。但到今天,她还是没能把礼物送出去。

     该院ICU里的全体医护人员在5月29日都写好了《决心书》。

     面对MERS,他们没有退缩,面对灾难,他们从来都是勇往直前。让我们多些铭记。铭记他们的无私与无畏,铭记他们的救死扶伤精神,并且,让这种铭记去缝合医患关系。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众多医友一起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