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位令我泪眼婆娑无声哽咽的病患
2015/7/7 医脉通

     作者:千手呓语,来源:医脉通

     本文系作者投稿(tougao@medlive.cn)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

     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人生喜怒哀乐、生死离别象一粒石子投入水中只能激起一圈稍纵即逝的涟漪。这不是冷漠,不是倦怠,这是因为生与死每天在医院上演太稀松平常,这是因为医院忙碌工作让你来不及儿女情长!对于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太多,大多只能混个眼熟,让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病人太少,对于特别难侍候的病人或家属,我们诚惶诚恐地治疗,尽可能让他们风平浪静地早出院。出院后仍让我们念着他好的病人少,能让我们为他健康牵肠挂肚的更少!

     他因为高位截瘫、压疮、糖尿病辗转住过许多科室,五年前因为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第一次入住外科,花白的头发和一大截拉茬胡子之间露出一张由于缺少阳光、营养而苍白不见血色的脸。他除了头部可以转动,肩部以下无法动弹,瘦削的四肢只剩下一付骨架,由于废用性挛缩卷缩成一团不能辦直。面对高位瘫痪打击,排尿不畅的痛苦,糖尿病限制饮食等种种陆续发生的病痛,他依然乐观坚强。

     每天家长里短以亲身体会开导郁郁寡欢的病友;与接班医务人员述说昨天晚班医生、护士多么忙碌多么辛苦!和他同住一病房病人都特别善解人意,他是我们和病人之间纽带,是肿瘤病人鼓起生活勇气的榜样!

     住院第一天,护理员总是要忙乎半天,理发、刮胡子 、洗澡、剪指甲、更衣,这时的他很开心常自我调侃地说这是:褪猪。随着反反复复多次住院,了解到他由于无儿无女长年住养老院,多年卧床鲜有人帮他洗澡、刮胡子,甚至有时口渴想喝点水都是奢侈。他说每次住院都幸福地象过年,有专人为他洗澡擦身、端水送药、翻身拍背,还有这么多人可以聊天。

     从医20多年,第一次听到有人喜欢、留恋空气中弥漫着消毒味,人声嘈杂、恶心呕吐、咳嗽咳痰不绝于耳的病房,他是多么寂寞孤独的一个人啊!我们平常不以为然自由行走、嘻笑打闹,这些是他这一辈子的奢望!由于农医保规定,每次住院疗养调理几天,尾骶部压疮及病情好转,他就会无可奈何、恋恋不舍地说,又快出院了。

     让我们念着他,不单单是他坚强乐观,更主要的是他善解人意,以君子之腹度人。由于反复住院和肌肉挛缩,他静脉是病区里最难打的,每次扎针不成功,他总是安慰紧张不安的护士是他静脉差,鼓励她们慢慢找,再试试,没有丝毫埋怨和不满。有时三更半夜来住院,尽管当晚需要静脉输液,他体谅夜晚光线不好,总是和医生说明天白天输液好了,今晚他忍忍!这样设身处地替医务人员想的病人真是少之又少!

     虽然他家境贫寒,身体残疾,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可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心中只有感恩,在这人心浮躁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他住院期间,很少有亲朋好友拜访,有一次来了两个庆元籍的年青人探望,从年青人那里了解到,他们是邻居关系,以前年青时他虽然双腿行走不便,可凭他理发手艺和好人缘,能够自食其力,常常尽力帮助孤寡老人和生活条件差的人,对年幼的小孩很是呵护。年青人得知他高位截瘫,在养老院生活艰辛很是心痛,他却乐观安慰他们,象他这种人如果生活在旧社会早就死上一百次了。

     这一次他由于肺部感染病情加重又住院了,原本他是应该住内科的,内科床位紧张,他自告奋勇地要求住外科,他总是说外科的医务人员象他的家人。他以善念唤醒他人心底柔弱善良的一面。在面容枯槁、气如游丝弥留之际,他叫人联系红十字会,兑现他5年前许下的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回报社会的承诺,看着意识清楚、呼吸气促、费力地用尽全身之力点头和眨眼表示赞同,平静地策划身后捐献的事情,我们无言以对、泪眼婆娑,哽咽地安慰他要坚强战胜病魔!他身体力行地用善良划上了句号!他悄悄地走了,又如他悄悄地来!每个人心中的善念从未曾走远,它一直悄悄地蛰伏在心灵深处,只需要你我用善良之水去滋润它、去培育它,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编者注:7月2日中午,文中的病患——叶其庆老人,因器官衰竭在龙泉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66岁。下午,老人家完成了生前遗愿,进行眼角膜和遗体捐献,这是龙泉市第一例眼角膜捐献。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众多医友一起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