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遇上伦理,碰撞出什么火花?
2015/8/11 医脉通

     导 读

     daodu

     遇到这些问题,你怎么做?

     关于安乐死

     尽管美国有六个州的法律允许医生协助实施安乐死,但医生们和公众舆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依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过半(54%)的医生支持安乐死并认为罹患绝症的病人有权选择出于自愿的,仁慈而带着尊严的死亡。另一部分人则持现实观点:“为什么要让病人自行了断?”另外,少数激进分子(31%)甚至提出“安乐死亵渎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说法,“医生是生命使者,而不是死亡工具”。

     总体上,美国医生比起其它国家医生来说,对安乐死的接受度要高得多。有超过一半的医生是支持的。然而欧洲国家的医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却是平分秋色,支持率和反对率都是41%。

     弗莱明博士指出,尽管美国医生的态度可能反映了美国公众对安乐死的接受度也在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个人愿意帮助病人结束其生命。

     无效的生命是否该支持治疗?

     医生书面评论明确指出:“无效”这个词太过绝对,常常不适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但是“同情心”却总是可以被接纳。参与调查的医生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医生说:他们会给予无效生命支持(19%)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生命支持(46%)。

     “‘无效’这个词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弗莱明博士说。“无效”不仅取决于大众所理解的医学治疗是否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参考治疗带来的利弊。“关于无效,不单纯意味着我们是否提供了切实的治疗手段,”他说,“我们也要考虑病人本身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是很难界定的。”

     在医生们写的评论中,许多医生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无效”是个相对的概念。“无效”关怀或许会给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们带来获益。有人写道:“如果某个病人多存活了几个月并且他的家人可以与他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那么即使这位病人最终还是因病离世了,但这样就不是无效的。”

     也有人写道:“如果无效支持治疗可以给一个病人多一些时间去见他的家人或者实现他的临终愿望,那么对这个病人和他的家人来说,用支持治疗来维持几天或几周生命应该就是值得的。”“给谁进行无效支持治疗?为什么要做?”第三个人写道,“我会去和病人商讨一下他们这么做的目的。”

     尽管还有部分医生会对没有希望的情形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有的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奇迹会发生”,但是大多数医生认为,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同情心会驱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许多医生还说他们会采取短暂的没有疗效的措施,让家人们可以握着病人的手陪他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或者让远道而来的亲人来得及见病人最后一面。某位医生写道:“有的时候即使我已经预料到是无效的,我也会采取一小段时间(有常规时间限制)冲击疗法,让病人家属相信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确实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他们爱的人了。

     你会将昂贵稀缺的医疗资源优先分配给年轻人而非老年人吗?你曾经给坚持要求接受治疗的病人开出无关紧要的治疗或安慰剂么?有不良行为或不听医生建议的病人是否应支付更多的医药费?关于医患恋医疗过失与医药公司如果医疗过失伤害到病人,怎么办?如何处理与医药公司关系?

     小脉

     个人微信号:medlive2006,添加与亲畅聊!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众多医友一起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