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医生涯中的第一次流泪】恨自己无能
2015/12/30 医脉通

     ?导 读?

     亲爱的医生/医学生朋友,行/学医生涯中是否曾因某个病人而感动或伤心至流泪?还记得第一次让你无语凝噎甚或失声痛哭的情形吗?医脉通【我行医生涯中的第一次流泪】专题采访,欢迎你来讲述,用故事在这个寒冬温暖人心。

     来源:医脉通;本期受访者:暨南大学第六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 马常青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年轻的时候被病人或家属感动的次数很多,但真正让我哭还是在觉得自己无能,不能把病人救活的时候。

     当时刚工作没多久,我在急诊值班,收了一个车祸重伤病人。大概10岁左右的小女孩,来的时候已经昏迷,没有了自主呼吸。我给她进行紧急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用药物治疗。

     小女孩长得很漂亮,看着很可怜,我每天都看着她,很想把她救活。从收治她那天到她去世,连续15天我都待在医院,很少休息,有其他医生值班时我就睡在科室办公室的桌子上,有时就睡在病房,反正就看着她。

     慢慢的,她能眨眼睛了,又过了几天,能动动手指头了,我觉得越来越有希望。到第14天的时候,病人开始出现一些情况,我们必须给她吸痰,每吸成功一次,就救活一次,前面几次都救过来了。第15天的时候,痰无论如何也搞不出来了,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没了心跳……

     当时主任和其他科室领导也都在,抢救结束,他们出去跟病人家属宣布坏消息,我自己一个人跑到角落里掩面痛哭。我恨自己无能,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本来很有希望救治成功的生命,就这样在我眼前没了。我不能相信,我不能接受,一个人怎么就这样被一口痰给活活憋死!

     后来我们讨论很久,大家都还是更倾向于认为是呼吸机的雾化功能缺陷导致病人痰液粘稠,所以很难吸出。

     这件事对年轻的大夫来说真的是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太无能了,直到现在想起来也很伤感,它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我现在回忆这件事眼泪就出来了。

     这件事过去以后,我到现在也不敢再接手那样的病人,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后来在急诊再遇到情况比较重的病人,我只负责前期的抢救工作,最多到做完气管切开,以后的其他操作步骤我都不再直接处理,而是交给其他更专业的医生。

     现在我基本不再去急诊科。因为一想到急诊科,就是抢救病人,病人随时可能就没了,心理过不去。我还不如做点骨科、整形美容,看着病人越来越好,那多高兴。

     作为一个医生,当你救人的时候,因为任何原因,无论是设备条件差还是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任何一点,如果不能够把有希望的人救活,那真的是人生一大悲哀。就像你自己养一个孩子,养了很大,就快长大独立的时候,突然死了。受不了,真的受不了,就盼着病人能活过来。

     END

     更多温情,等你来诉说!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留一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